未來需要的步兵戰車,火力優先,還是防護優先,有人還是無人?

大馬哈魚12


步戰車也有很多類型啊,不同作戰場景下對步戰車的火力、防護、機動的需求也不一樣。但總體來說步戰車不是坦克,它更多的是一種能搭載步兵的移動火力平臺,在武器上更多的是能與坦克高低搭配,彌補坦克與步兵之間的火力空白。

現代步戰車上一般三種武器,機炮/低膛壓炮,導彈,機槍

20-40mm的機炮用來拆輕型掩體,輕型裝甲目標。也有使用大口徑榴彈炮或者低膛壓炮的,這種主要用對付各種掩體,殺傷有生目標,屬於一種支援武器(帶大口徑炮的一般都能玩炮射導彈)。

步戰車上有反坦克導彈或者防空導彈(M2布拉德利可選裝拖式或者毒刺,但一般是拖式),顧名思義在遇到重裝甲目標時不至於沒戰鬥力。同時,導彈也能用於摧毀碉堡或者建築等大型掩體

同軸機槍用於對付步兵這種軟目標,不浪費機炮炮彈。


這三基本已經能讓步戰車履行自己的職責,沒必要給步戰車搞一門坦克主炮,這樣一來整個底盤都得重新設計,重量也會上升,效能上和輕坦衝突。

防護方面則很講究你拿步戰車幹啥,一般步戰車也就是防護機炮這一級別,還不能是太猛的機炮。但最近基於坦克底盤重型步戰車越來越紅,主要是因為反恐治安戰的大背景下,步戰車經常會遇到路邊炸彈襲擊,也需要經常鑽城區作戰,容易受到四面八方的筒子襲擊,因此裝甲一定得厚,因此體重往往都在50噸以上。現代更多的也會採用無人炮塔或者無炮塔設計。


最後...步戰車有人和無人

兄弟,你要知道步戰車有個很大的功能是運兵... 所以一定是有人的,如果是無人,那則是另一種東西


瘋狗的輕武


步兵戰車,是一種裝有裝甲的軍用車輛,主要任務是搭載了機械化步兵分隊,協同坦克作戰,消滅敵方輕型裝甲車輛、步兵反坦克火力點、有生力量和低空飛行器等目標。

任何武器系統的研發,設計者都是在滿足軍方諸多要求的前提下, 對各項互相影響、甚至互相沖突的設計進行協調和取捨。步兵戰車自然也不例外。是火力優先,還是防護優先,需要根據軍隊的作戰需求和戰術思想而決定。不同的需求則會使步兵戰車的研發選擇大相徑庭。

比如,蘇聯則是奉行以裝甲部隊為核心,航空兵為輔助的大縱深突擊戰術,也就是“鋼鐵洪流”,重進攻、輕防禦,所以蘇聯的步兵戰車強調火力和機動性。

而冷戰結束後情況又發生了變化,繼承了蘇聯大部分遺產的俄羅斯, 其迅速萎縮的綜合國力和急劇惡化 的地緣政治態勢,迫使其放棄了戰略進攻思維,轉向戰略防禦。俄羅斯步兵戰車的設計也受到國家總體戰略的影響,不在著力強調火力和機動性,防禦方面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像俄羅斯新式的庫爾幹人-25步兵戰車與老式蘇聯時期的BMP系列步兵戰車相比雖說不上是天差地別,但已是大為不同了。

至於,步兵戰車無人化是不太可能的,步兵戰車就是用來搭載步兵作戰的。無人不搭載步兵的話,還叫什麼步兵戰車,那叫做火力支援車。

就到這裡,以上是本人個人觀點,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個贊,還有“關注”。


東斯坦因


本人觀點是未來步兵戰車應該是火力優先,因為無論步戰車裝甲防護有多好,依然無法扺擋不住坦克一炮,所以在防護方面能夠抵禦35mm以下的攻擊就夠了。未來步戰車應該會慢慢減少乘員最後變成無人戰車,因為根據現在坦克的發展,漸漸無人化應該可以說是發展趨勢,所以未來步戰車應該是無人的。


LEBRON17


防護優先,不然幾下子就沒人了可該怎麼辦,現在的都是流水線生產,不怕沒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