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茶鄉群防群控暖心戰役

紅色茶鄉群防群控暖心戰役

中新網湖北新聞2月12日電(楊威 彭玉潔 周勝蘭)兩百元錢,低保貧困戶關宏線送了又送,年輕的村支部書記周瞻推了又推。眼看著這個77歲的倔強老漢流下了淚水,最終,周瞻收下了這筆沉甸甸的防疫愛心款。這是2月8日在採花鄉前坪村發生的暖心一幕。

抗擊疫情,處處都是戰場;病毒面前,人人拒絕旁觀。

“這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共同守護她!”在紅色茶鄉的抗疫戰場,許許多多感人故事,正在生動演繹;縱有千難萬險,採花鄉黨員群眾同心協力戰疫情。

守好小家為大家

“出去轉轉吧。我們往山上走,那邊基本上沒啥人(居住)。”2月8日,農曆元宵節,王新的老伴楊松蘭有些委屈地詢問。

“再忍忍吧。別人並不一定知道我過了觀察期,到處走動、影響不好。”王新對妻子輕聲解釋。

王新從武漢返家後,正月初一就收到了村裡送來的居家觀察通知書。50歲的王新欣然接受,並把自家的收音機放在陽臺上,每天義務轉播宣傳防疫知識。

“返鄉本就為了團圓,不能給鄉鄰們‘添負擔’。”王新說到做到,連一年未見的孫兒上門來,也被拒之門外。而陽臺上,為孫兒準備的布娃娃早已洗淨晾乾半個多月。

盼團圓的還有45歲的蘇鳳英。1月22日,離異的她在楠木橋村委會接到武漢返鄉的兒子,就開始了14天的居家觀察期。

不讓出門在家如何解悶?晚上,看著熱鬧的村微信群,蘇鳳英試著發了一條信息:“我們都是一村人,危難時期都應該堅持一下,每天聊聊家常也不錯。”沒想到,靜默片刻後的群裡贊聲一片。

號召大家不串門、防控好,1月31日,蘇鳳英還主動向村裡捐了500元防疫款。那天,原本是她出門務工的日子。

在採花,1257名居家觀察戶安於留守,奉獻抗疫。

脫貧變身“戰鬥員”

“第7天啦,再堅持下您就勝利噠。”貧困戶劉傳香笑著給居家觀察戶譚徽春遞去了體溫計,一句俏皮話讓譚輝春咧嘴笑了起來。

劉傳香患有心臟病,家中花甲之年的父母藥不離身,兒子劉鄧也正在讀大二,重擔曾差點壓垮了這個家。精準扶貧中,劉傳香家堅持發展茶葉,生活大有起色。

“病看了,還為兒子貸了助學貸款,多虧了黨的好政策。”身在土家,劉傳香經常教育劉鄧要知恩圖報,更是在抗疫之初就主動請戰——自願包保5個重點返鄉戶和村一組公共區域的消殺。

受母親影響,劉鄧以外婆的名義悄悄捐給村裡600元防疫款。

“捐了兩次才捐出去。”劉傳香解釋,頭回村裡說他是學生給拒絕了。兒子回來後“鬧”了三四天,說獎學金是國家給的,理所應當在危難時刻回報國家。第二次,才“變著法”如了願。

“他還叫我給他保密。”說完,劉傳香靦腆地笑了。

採花臺村後槽海拔1600多米,冬季長期冰雪覆蓋。正月初一,貧困戶熊德平就為熊海濤送來了體溫計。“真沒想到他來了,”居家觀察的熊海濤感慨不已。但他不知,熊德平騎摩托車20分鐘,又步行了半個多小時,才順利抵達。

“獎補了4畝多藥材,務工改造了10多戶貧困戶危房。”採花臺村黨支部書記杜平介紹說:“他脫貧全靠拼。其實他家裡有學生、老人要照顧。”

捐款,你一百我兩百,9萬多元涓涓細流匯成江河;志願服務,你一個我一個,目前300多名貧困群眾自願加入防疫戰,守護共同的家園。

守望相助顯大愛

“書記,我想給大夥義務跑腿。”村民王明軍主動請纓。原本,栗子坪村支部書記馮美鋒要拒絕——王明軍正處手術恢復期,妻子患有哮喘,還有兩老和兩個孩童要照顧。但王明軍一再堅持,馮美鋒同意了。

“村裡這幾年帶我們搞農家樂,種獼猴桃,叫我們保護環境,發展旅遊,現在我不出去也能養活了一家人。”王明軍表示,村裡為我們著想,我幫村裡做點事也是應該的。

“村裡人我熟,街上的人我也熟,簡單!”說話的王俊,是採花集鎮的返鄉創業人員。防疫期間,他一邊免費為村民採送物資,一邊自願加入集鎮巡邏小分隊,勸返街頭行人、勸關集鎮商鋪、勸停外地車輛,忙得跟妻子只能在視頻裡才能見上一面。

24歲的朱永浩是採花鄉黃家臺村最年輕的黨員。疫情中,他第一時間報名參加村黨員突擊隊,並在消毒後的私家車頂上豎起黨旗、裝上喇叭巡邏宣傳,又載上村醫協助測體溫、送物資。

萬里村村民楊海捐贈3套雨衣,白鶴村黨員譚敬捐贈50只口罩,前坪村退役軍人江蕾捐贈5000元防疫款,苦竹坪村退休教師李先鳳捐贈500元防疫款......225公里外,長茂司村31歲的吳松因疫情被隔離在松滋市。聽聞家鄉口罩緊缺,他籌措8天購買了400只防疫口罩輾轉送到防疫一線。

“謝謝你們為人民服務!”收到群眾感謝信,正忙在集中隔離點的苦竹坪村黨支部書記覃士新信心滿懷地回覆,“你們的鼓勵和支持,就是我們抗疫的堅強動力!”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採花各地黨員群眾正組建起黨員突擊隊、防疫志願服務隊、退役軍人應急隊等,衝鋒一線展開防疫宣傳、交通巡邏、消毒殺菌、體溫監測及保障群眾生活,“五位一體”築牢鄉村戰疫防線。

红色茶乡群防群控暖心战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