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闻“香”识阶层


听闻《寄生虫》荣获奥斯卡电影奖,想起之前写的一篇文字。

在电影的前半部分,社会底层的人会完美寄生在上流家庭之中,如果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这样也不失还为绝妙的讽刺,然而现实世界未必给人这样的机会,社会的阶层不会以这样的方式无缝融和,终究会产生矛盾冲突。

对于底层人民,最残酷的不是贫穷,而是给人以希望的幻象,而现实又把幻象打破在面前。他们可以像富人一样在华丽的客厅中慢悠悠的品着红酒,也可以躺在草坪上晒着不一样的阳光,也幻想结成一家人的生活,然而这一切仅仅是幻想罢了。

这一切被“味道”所打破,那种挥之不去的来自地下的味道。

味道,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在自然界,大多数动物其实主要不是依靠外表来分辨敌友的,因为外表极具欺骗性,味道不会,所以猫会掩埋自己的粪便,老虎会用尿液划分领地,鲨鱼会在几公里之外嗅到一丝丝血腥味,狗用嗅觉认得主人。

味道,其实不仅仅是一种感官上的意义,而是一种象征,可以看成地位身份品位的不同,男女主人抽动的鼻子同样象征着鄙夷与不融合,不认同。是一种源于大自然最真实的反应。

所以宋康昊最后刺死男主人是可以理解的,是希望后的绝望,也可以认为是失去女儿而没人理睬还遭到鄙夷深深的刺痛。

一所光鲜的豪宅,谁会想到有幽暗的地下室,这是房屋主人的设计,同样的,在社会中,底层永远是苟且偷生,被视而不见的群体。这又是谁人的设计的。

所谓“寄生”,其实是相互的,富人靠穷人做家务,开车做饭,穷人依靠富人发薪水,其实会发现,这其实是缺少一环的,富人的钱财哪里来,电影之外,其实是韩国阶级固化的现状,富人占据着社会优势资源压榨底层民众,还可以在电影中根据“莫须有”的理由随意辞退员工,这正是社会矛盾的来源。

当然,电影拿社会阶层说事其实是很容易让人审美疲劳的,韩国似乎不也不乏这样的好作品,比如《燃烧》,这部电影优点在于开篇段落的新颖与转折的意外,电影技术运用的纯熟,缺点是似乎没有没有想象中的深刻,这也是归类于商业片而不是艺术电影的原因。

《寄生虫》闻“香”识阶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