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子彈頭上鑽個眼兒能不能增加殺傷力?

沒想來又沒想走


先說一下子彈的構成。

一枚子彈由4部分構成,如下圖:1-彈頭;2-發射藥;3-彈殼;4-底火。

由於槍械的口徑是固定的,所以,其配套的子彈的直徑和長度也固定的。在這種前提下,要想使槍械有不同的火力需求,就要通過改變彈頭來實現。

現在的絕大部分子彈彈頭都屬於“被甲彈”,其由彈頭殼和彈心兩個部件構成。彈頭殼又稱被甲,一般是銅製的。裡面的彈心是鉛製或者鋼製的。通過改造這兩部分,可以滿足不同的火力需求。

1,增加重量。同樣的子彈,鋼製彈心的彈頭就要比鉛製彈心的彈頭重。更重的子彈,可以產生的能量越高,慣性越好,殺傷力越高。例如,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上,就給特種部隊使用了彈頭更重的子彈,彈頭重量從4.02克提高到4.98克。這種子彈在城市巷戰中,威力明顯高於普通子彈。

2,越尖的彈頭,穿透力越強。這種子彈,追求的是穿透力,用於射穿掩體和防彈衣。

越“短挫”的彈頭,近戰威力越大。圓頭和平頭子彈,近戰時的“停止力”很強。擊中目標後,更容易讓目標失去活動能力。

3,讓彈頭在人體內爆炸粉碎,可增加殺傷效果!

這種子彈最出名的就是達姆彈。達姆彈的彈頭去掉了頂端的“被甲”銅。當這種子彈擊中人體後,彈頭裸露的鉛心會因為慣性作用從被甲內湧出,被壓扁成蘑菇狀,被甲發生擴張或破裂,迅速釋放能量,擴大創傷出口,使彈頭具有類似爆炸彈頭的致傷效果。

為了增加爆炸效果,還可以在子彈頭切割幾條裂縫,更容易形成爆炸下過。這種子彈,就跟題主說的“子彈頭上鑽個眼”差不多,都是讓彈心漏出來,擊中目標後,可以形成爆炸效果。

一發達姆彈下去,皮開肉綻,血肉模糊。軀幹中彈,70%會死。四肢中彈,最好的結果就是100%被截肢,還有20%的幾率死亡。

所以,題主說的這種方法,真能增加殺傷力。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當然可以,早期的“達姆彈”就是某些老兵油子拿刀在彈頭上加工出來的,殺傷力倍增,一不小心成了禁用武器。

然而戰火只要開始紛飛,就總會有嫌子彈“不夠勁”的老兵油子鑽出來自制達姆彈,這東西的好處是完全不需要工業製造,一把軍刀或者一塊岩石即可加工,簡單的很。

加工達姆彈的方式通常在電影中被描寫為給子彈頭刻十字槽,真實戰場上的做法與這有點出入,一部分做法確實是給子彈頭開十字槽,還有部分開的是米字槽、一字槽,直接砍掉彈尖的也有,甚至有磨掉彈頭被甲,露出鉛芯挖孔的搞法。畢竟是手工藝品嘛,老師們對藝術的追求不同,可以理解。

後來便出現了工業化的達姆彈——空尖彈,顧名思義,空尖彈就是彈頭尖端是打孔挖空的子彈,也稱為“彈頭擴張型彈藥”。

目前關於空尖彈和達姆彈的關係存在爭議,部分說法認為空尖彈不是達姆彈,也有說空尖彈就是達姆彈的,不過這個不在問題討論範圍內,我們只需要明白這是種由達姆彈思維發展來的彈藥就行了。

空尖彈的頭部有個大大的窟窿,裡面被掏成了空心,通過內部金屬分刻與外部的修型。這種彈藥相當易於膨開,尤其在命中人體後,子彈會迅速擴張成蘑菇頭或花傘狀,在形成爆破效果的同時,製造出相當可怖的創口。

正因為如此,《海牙公約》中沒管你是達姆彈還是空尖彈,一律進行禁止,規定各國軍隊嚴禁使用會在人體擴張的彈頭。

但說歸說,做歸做,戰場上普通士兵當然沒機會空尖彈,但這種子彈在民間卻相當氾濫,一來《海牙公約》管不著老百姓,二來有些地方反倒建議用擴張型彈藥打獵,能避免造成獵物的更大痛苦。

這種子彈還被廣泛應用在衝鋒槍、手槍彈藥上,以提高槍械的停止作用和威力,因此也有反恐、執法部門使用空尖彈。

總之空尖彈並不稀奇,在子彈上鑽眼確實能提高殺傷力。


王司徒軍武百科


不能,因為子彈漏氣了火藥就發揮不了很大的殺傷力了


新手黨1


不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