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萬人社區的“守門人”

4萬人社區的“守門人”

熊玉蘭

4万人社区的“守门人”

熊玉蘭(中)帶領社區工作人員走訪摸排

“爸,現在疫情緊急,我在一線走不開,清明我再陪您一起去看奶奶。”晚上9點過,在社區忙碌了一天的熊玉蘭回到家,跟遠方的父親視頻溝通了下情況。臘月廿八熊玉蘭的奶奶去世後,她一直未能抽出時間回老家。“爸爸理解,電視裡每天都在播防疫的消息。你天天在外奔波,可要保重自己的身體哦!”老父親疼惜地注視著滿臉疲憊的女兒。

洗手,摘口罩,給自己做晚餐的當口,老公也一身疲憊地回家了。熊玉蘭的愛人是金沙派出所的一位民警,過年期間也一直在一線奔忙。此時,他們上高中的女兒已經睡下,桌上還放著她自己煮的方便麵晚餐。

女兒宅家學習,丈夫和她到一線防疫。從早上6點到晚上九十點鐘,熊玉蘭一家各有各忙。雖然同在一個屋簷下,卻幾乎很少說話。“辛苦是真的辛苦,但沒什麼可抱怨的,像我們這種情況的很多。疫情就是命令,社區就是應戰的一線。”熊玉蘭說。這兩天排查新返城的社區居民,她敲門把手都敲腫了。

一天接200多個電話

手敲腫也要完成排查任務

熊玉蘭是成都市青羊區蔡橋街道同瑞社區的黨委書記。自春節期間接到疫情管控宣傳排摸任務以來,熊玉蘭一直沒有休息過,她所在的同瑞社區雖然只有1.02平方公里,卻有著5大商業中心,一家大型醫院和4萬多常住人口,人口密度非常大。

每天走好幾萬步,接200多個電話,處理各種群眾反映的信息,安撫大家的緊張情緒,挨家挨戶打電話確認情況,對多個重點院落進行走訪摸排……熊玉蘭忙得腳不沾地。

有些小區居民租戶多,很多都在外地沒回來。“我們只有反覆滾動上門,張貼溫馨告知,經常去敲門,多做嘗試。”幾天下來,熊玉蘭手都敲腫了,右手手指關節腫脹發紅,甚至有些破皮。

在熊玉蘭和同事們的努力下,同瑞社區在1月29日就完成了第一輪全面排查任務。

“大部分居民都很自覺。最怕碰到個別不太配合的居民。”熊玉蘭說,2日他們在藍光SOFA遇到一個居民,非要從已經封閉的2號門出去,熊玉蘭和社區工作人員到場,跟物業一起拉著勸了半天。“現在這個時期,每個人都需要配合,只有這樣才能戰勝疫情。”

發動多元力量

為社區“守”好大門

用腳步丈量社區,奔波在一棟棟樓宇間,已經成了熊玉蘭工作的日常。

早上給重點小區、居家隔離人員打電話問情況。11點開始捱到小區轉,跟物業人員交流,檢查防疫物資、公共區域消殺、人員登記情況。下午轉路面、弄統計表格,社區的13條街,熊玉蘭每天不知要走多少遍。下午四五點鐘,要給街道和各部門提交疫情統計表。六七點是小區人員流動的高峰,正好到重點小區宣傳防疫知識。一直等到八九點結束,還要回社區統計情況,彙總第二天的工作要點。

“有時整晚了,又累,第二天真有點起不來了,但想想社區這麼多事情,這麼多居民群眾,咬咬牙還是得堅持住。”熊玉蘭說,社區幹部不怕苦不怕累,就怕缺物資,怕事情做不完做不好。“社區那麼多人,如果我們沒做好守門人,讓疫情擴散過來,咋個辦嘛?”

由於有地鐵、醫院和多個大型商超,同瑞社區平時的日均人流達10萬-30萬人次。“戰疫”階段,這裡無疑屬於“重點區域”。熊玉蘭和社區幹部們忙爆了,11個人承擔的工作量是平時的好幾倍。

“你想嘛,光是凱德風尚就是4000多戶人。”眼看進入小區裡提著拉桿箱的人越來越多,熊玉蘭有些焦急。她在幾個微信群裡求助,希望得到外援,幫忙一起進行電話摸底,把新回蓉人員再次“過一遍”。

很快,社區各小區的13家物業公司紛紛聯繫熊玉蘭,說他們願意抽人手配合社區工作;黨員、志願者也給熊玉蘭發信息,希望安排工作,為社區一線出力;業委會、物業公司和一些轄區企業主動跟熊玉蘭聯繫,詢問社區是否需要捐贈口罩等防疫物資;社區兩新黨組織至增堂更是送了100多袋中藥過來,說讓社區工作人員增強抵抗力……“有時我都有點暈乎乎的,撐這麼多天全靠大家支持。”熊玉蘭告訴記者。

眾人拾柴火焰高。如今,社區1500多家企事業單位和商家紛紛行動起來,與社區工作人員一道,織起了一張對抗疫情的基層防護大網。

越來越多的幫助

越來越有信心

短短兩個多星期,同瑞社區某小區的吳浩(化名)感受了悲喜兩重天。從開始的滿腦子迷糊和恐懼到如今的滿心感激。

“生病可能會煩躁,可能會毛焦火辣,你要注意情緒,心態要好哈,保持平靜哈,沒啥子的,不是你一個人在戰鬥,我們都在你身後,有事給我打電話,我24小時開機。”這是吳浩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後,熊玉蘭發給他關心、鼓勵的短信之一。

由於無法直接面對面交流,在吳浩治病期間,熊玉蘭和工作人員經常通過電話、短信瞭解他的基本狀況,關心他的身體和心理狀況,寬慰他,為他加油打氣,讓其安心治病,消除後顧之憂。

2月9日,熊玉蘭終於收到吳浩病癒回家的消息。考慮到他和家人的生活所需,她主動與吳浩進行溝通,得知防護物資緊缺後,第一時間送去了口罩、酒精等防護物品和800元慰問金。她誠摯地跟吳浩說,有需要可以隨時電話聯繫,社區和小區物業可以為他們家提供生活物資的“跑腿代購、代辦”服務,讓他及家人的生活有充足的保障。

“我們隔離的是病毒,不是人心。”熊玉蘭表示,疫情防控無小事,基層工作就是要讓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一直都在。隔離病毒不隔愛、不隔心,只要我們眾志成城,一定能打贏這次疫情阻擊戰。

記者手記

風險下的“逆行者”

在成都,當我們宅在家中配合疫情防護時,像熊玉蘭這樣的30多萬基層工作者正忙著“走街串巷”,他們放棄春節假期,將自己暴露在潛在的風險裡,事無鉅細地為我們的安全做著各種瑣碎的工作。熊玉蘭和青羊同瑞社區的故事,只是成都“戰疫”日常中的“冰山一角”。

“守住人,看好門”,一線社區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築起了堅實的基層防護網,說壓力不大,是不可能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基層幹部責任大、任務重,不少人都忙成了“八臂哪吒”“千手觀音”。他們是風險下的“逆行者”,用自己點點滴滴的努力守護著我們共同的家園,他們的身影讓我們在疫情籠罩的陰雲下看到光明,溫暖著這座城市的每個角落。(李自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