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記者陶冉:向著故鄉逆行


新京報記者陶冉:向著故鄉逆行

陶冉

湖北是新京報攝影記者陶冉的故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發初期,他顧不上家中還有身患疾病的父親需要陪伴,主動向報社領導請纓,跟隨北京市第一批醫療隊馳援武漢

《戰疫老兵曾憲紅》


新京報記者陶冉:向著故鄉逆行

1月27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出發支援武漢前,曾憲紅的愛人與她告別。

新京報記者陶冉:向著故鄉逆行

曾憲紅朋友得知她支援武漢後,發信息讓她注意休息。

新京報記者陶冉:向著故鄉逆行

2月2日上午,醫療隊隊員臨時駐地,曾憲紅提前將早餐掛在值完夜班的隊友的房間門口。

新京報記者陶冉:向著故鄉逆行

等擺渡車間隙,曾憲紅提醒隊員們醫療注意事項。

新京報記者陶冉:向著故鄉逆行

抵達隔離區的清潔區後,曾憲紅在更衣室戴上第一層口罩。

新京報記者陶冉:向著故鄉逆行

曾憲紅穿上防護服。

新京報記者陶冉:向著故鄉逆行

曾憲紅整理防護服。

新京報記者陶冉:向著故鄉逆行

曾憲紅幫助其他隊員用膠布封住防護服領口的縫隙。

新京報記者陶冉:向著故鄉逆行

穿好防護服後,需要再穿上隔離衣。

新京報記者陶冉:向著故鄉逆行

穿好隔離衣後,隊員幫助曾憲紅在面部口罩的縫隙處貼上膠帶。

新京報記者陶冉:向著故鄉逆行

隊員幫曾憲紅戴上第二層口罩。

新京報記者陶冉:向著故鄉逆行

在防護衣寫上“加油”字樣是鼓勵患者的一種方法。

新京報記者陶冉:向著故鄉逆行

曾憲紅“全副武裝”後走向患者病區。

新京報記者陶冉:向著故鄉逆行

曾憲紅在病區內照顧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

新京報記者陶冉:向著故鄉逆行

從醫院回駐地的擺渡車上,經過幾個小時的工作後,疲憊的曾憲紅在車上一言不發。

新京報記者陶冉:向著故鄉逆行

2月2日,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在隔離病區工作幾小時後,曾憲紅的臉上被口罩和防護服勒出深深的印記。


在與本報記者唐瑜的對話中,陶冉從武漢疫情一線發來的聲音,言語間處處流露著新聞攝影記者深入現場不懼險、不畏難的職業精神。

唐瑜:能簡單地跟我們介紹一下,新京報攝影部這次派您“出征”武漢的經過嗎?你們是什麼時候出發的?

陶冉:我們攝影部目前共有15名攝影記者。1月20日,一位剛入職一年的年輕記者從武漢報道現場回來(目前正在自我隔離中),1月23日上午10點武漢就封城了。在疫情暴發初期,我便向領導申請,如果要派人的話,我要第一個衝上去。一方面因為我是湖北人,對武漢比較熟悉且更有感情。另一方面,我跑突發新聞的經驗相對年輕記者稍微豐富一些。

還記得接到要出發的任務是在1月26日下午2點半,當時非常急,3點半到東單路口集合出發。我正在家中睡午覺,領導給我打電話說,“收拾一下,準備出發。”我說,“去哪?”領導說,“武漢。”我就說“好。”我甚至沒有來得及拿上換洗衣物,帶夠了兩箱器材便與北京市第一批醫療隊一起出發了。


唐瑜:您都帶了哪些設備?防護用品帶夠了嗎?

陶冉:我帶了大疆的御2無機人,多個鏡頭和閃光燈等設備。因為這種重大事件基本上都是要雙保險,以防臨時出問題,我還帶了兩個機身。口罩和手套全部都備好了,唯獨沒想到那邊進出醫院,衣服都需要消毒。目前,因為我僅有來時穿的一身衣服,無從換洗,很不方便。

在報名出征時,我就提前買好了防護用品。口罩當時在打折,我買了100個,考慮到父親重病,抵抗力低於普通人,我只拿了15個,剩餘的留給了家人。防護服和手套也都是自己帶去武漢的,為的是不給醫療團隊增加負擔。我儘量不找醫療隊要任何東西,因為他們是真正的一線,他們的物資非常緊張,我們要再找人家要資源那就不合適了。醫護人員如果缺了防護,就沒有辦法再去接觸病患,而病患此時此刻真的很需要他們的關懷。


唐瑜:在現場,您是如何在拍攝中做好防護的?這次防疫專題中,新京報攝影部是如何部署報道計劃的,您自己又著重拍了哪些題材呢?

陶冉:我所在區域是隔離區的一部分,算是隔離區裡面的清潔區,別的醫院有可能叫半汙染區,我們所在點就叫隔離區裡面的清潔區。隔離區整個戒嚴,進去需要穿防護服。穿脫防護服需要經過專業的訓練,因為在穿脫過程中,有受汙染暴露的風險,所以必須要嚴格按之前訓練的要求進行。另外,我們的設備由於不容易徹底地消毒,因此進入隔離區便不能再帶出來。

拍攝時,我必須把防護放在首位,不光是為我自己的身體健康考慮,更是為了與我每天朝夕相處的醫療隊員們。我不能讓他們承受任何風險,一定要保護和支持他們。

新京報此次派出的3名攝影記者,分3個主場做防疫專題報道。吳寧負責每天衛健委的發佈會,李凱翔負責跑北京地壇醫院等定點醫院進行採訪。我是北京醫療隊隨團記者,我的關注重點自然是在前線衝鋒陷陣的醫務工作者。

我是湖北人,我需要也想要為我的家鄉發聲。在進入封城的武漢之前,我看到了很多關於武漢的網絡傳聞,包括一些外地人對武漢人的誤解。如今網上的各種信息很難甄別真假,這時候,更需要我們這些在前線的記者去把真實的情況報道出來。記者的使命就是不停地向外界傳播最及時的消息,消解人們的恐慌和不安。


唐瑜:一個多星期過去了,在前線拍攝一定很辛苦吧?在拍攝過程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畫面嗎?

陶冉:印象深刻的畫面肯定是有的。高強度的拍攝工作,有時候一天只能睡一兩個小時。但是與我一起出發的很多醫護人員也放棄了春節休假,義無反顧地在崗位上和疫情抗爭。他們跟病人零距離接觸,白色的防護服內溼噠噠的都是汗水。我們的辛苦跟醫護人員比起來,真的不算什麼。

我做了一個選題,跟拍了一位年長的護士,她是北京同仁醫院的護士長,也曾經是2003年第一批入駐非典病房的護士之一。她在防控傳染病方面的經驗相對於年輕護士來說更豐富一些,經常會給其他護士講一些注意事項。我觀察到她的眼神裡透露出來的是堅強與堅定。在病房中,倘若看到患者因病痛苦,她總是希望能多做點什麼,盡力與他們多溝通交流,也在琢磨以更多心理支持的辦法,希望為患者建立信心。這是一條典型的人物線,我就拍她的一天,從每天早上起床去醫院值守,再從醫院回到酒店,最後完成了《戰疫老兵曾憲紅:幫孤獨的隔離者重建信心》組照,並於2月4日在新京報上刊發。


唐瑜:您還參與過哪些重大新聞報道?您覺得類似報道對攝影記者的考驗在哪裡呢?

陶冉:汶川地震的時候,我在上大學,也去當了志願者。2012年到2017年,我在京華時報當攝影記者,在這期間,所有的重大突發事件我都參與了報道,比如馬航飛機失聯,我專門前往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採訪。

做突發新聞記者需要隨機應變能力很強,因為現場往往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如果你反應慢的話,很容易發生意外。我之前在京華時報時還做過暗訪調查記者,這種應變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鍛鍊,在拍攝的時候,才能夠遊刃有餘吧。


唐瑜:您在攝影工作中有什麼好習慣嗎?

陶冉:我父親是攝影記者,他從小就教育我,跟我說圖文並重,兩翼齊飛。他還說,照片如果想讓別人留存,一定要以專題為主,要學會用照片來講故事。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就是拍一些配圖,內容決定我拍哪個我就拍哪個。有了一些工作經驗之後,我開始慢慢地朝著專題方向拍攝了。現在,我會盡量尋找和拍攝一些自己感興趣,並能夠引起共鳴的專題,或者能夠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專題。

父親教導我“好照片不過夜”。當天採訪的東西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印象慢慢變弱,我需要抓緊時間搭配起來。所以,我的好習慣就是當天拍的所有東西,就算不發稿,也會把圖片全部整理好了再睡覺,這也養成了我對照片的“強迫症”。


文章刊發於《中國攝影報》·2020年·第10期·2版

攝影:陶冉

採寫:唐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