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註冊的董銘霄很可能隨天津女排征戰下賽季聯賽,如何評價這位天賦異稟的奇才?

沐浴陽光的女神


小董我去年看了天津青年對的比賽,當時不是主力是替補,扣球高度可以,力量不足,扣球不如江蘇吳夢潔。一傳,防守,小球技術還有不少差距。教練也意識到了這點。碩下去以後專門訓練小董基本功。小董天賦挺好,父母都是跳過運動員。基因好,估計這半年下來進步非常大。明年聯賽打不上主力,鍛鍊鍛鍊,將來組建天津女排全華班,姚笛,孟子旋,李盈盈,王竹藝,董明宵,王暖暖,王寧,天下最高最強女排,可以和國家隊五五開。打遍國內天下無對手。風騷排壇,無人敵,津門花🌸開永不落。


天津大師


傳說中的天才少女終於要出現在球迷的面前了。

董銘宵,2002年出生,今年還不滿17歲,身高1米95,臂展達到驚人的2米05。一度盛傳她的彈跳高度為3米50,比現在炙手可熱的埃格努的3米44還要高。雖然還沒有得到官方的數據證實,但從側面說明她的彈跳力相當了得。身高臂長彈跳力好,天生就是打排球的料,一個活脫脫的天才少女形象應運而生。

董銘宵是河北人,最開始是在河北青年女排訓練和比賽。去年曾經跟隨天津青年女排訓練過一段時間,都以為是轉投了天津隊,但年初中國青年女排公佈集訓名單時,董銘宵的單位還是寫著河北,看來兩家還是在爭奪。

河北的女排水平較低,像董銘宵這樣的好苗子如果一直呆在河北隊,也許會被耽誤。朱婷若不是去瓦基弗銀行,呆在河南隊的話肯定沒有現在的成就。有這個先例在前,希望之星董銘宵也得好好規劃才有利於今後的發展。如果能夠加盟天津隊當然是最好不過的了。

董銘宵能夠在天津完成註冊,下賽季也應該還是呆在天津青年隊練好基本功。即使進入天津一隊,也不可能打主力,畢竟還小,成年組和青年組的賽事水平還是有差別的,貿然使用對她今後的提高不利。

董銘宵具備了成為優秀攻手的潛力,現在還十分年輕,需要沉下心來修煉自己的內力,提高自己的各項技術水平。球迷和媒體應該遠觀,給予她安靜的發展空間。

假以時日,董銘宵必定會成為中國女排的一員得力干將。


水文2018



知事淵博


董銘霄加入天津女排,是一件大好事。還沒有看過她的比賽,只知道她參加過U17亞錦賽,隨隊獲得銀牌。但從不多的數據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有天賦的球員,身體素質極佳,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苗子。這樣的小球員加盟天津女排,對她個人和天津女排未來的發展,以及對中國女排的長盛不衰來說,都是好事兒。天津隊不僅有意願,更有實力把董銘霄培養成一名優秀的選手。

由董銘霄的熱議,我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世界排壇巨星的成名年齡是越來越小了。像大家熟知的瓦爾加斯,13歲進國家隊,14歲首發;意大利的埃格努,17歲時,單場就可以為國家隊貢獻30分了;塞爾維亞的博斯科維奇,14歲加入俱樂部,19歲進入國家隊……。這種現象必須引起中國女排的注意,我們一定要重視小球員的發掘和培養,要讓一些有過人能力的小球員儘早地得到重用,不要讓論資排輩的陋習耽誤了她們的運動生涯。儘早發現人才,儘早重用人才,是延長她們運動壽命的最佳途徑。對有天賦的小球員,國家隊要有一個特事特辦的機制,保證她們不會在歲月的消磨中淪為庶人。這一點,對女排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我們的女排,不止有一個董銘霄,她們正等著伯樂們去發現,認識。祝福她們!




Star說



董銘霄只能算是潛力之星,她沒有打成年隊比賽,實力到底如何還是未知之謎。董銘霄有沒有在天津註冊還沒有官宣消息,河北和天津關於對董銘霄的爭奪究竟如何還是未知,董銘霄現在在秦皇島跟隨二隊集訓,她是以河北攻手身份入選的,不管她去向何地,希望小姑娘能夠打出來,夯實中國女排的後備力量。


河北籍的董銘霄出身體育世家,今年17歲,身高達到195cm,彈跳極為驚人,網上甚至爆料董銘霄的進攻高度達到350,而我們攔不住防不起的意大利艾格努彈跳只有344,正因為董銘霄的身體天賦出色,被球迷給予很高的期望。

不過我們還是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她,首先去年12月國家隊利用空閒期,由包壯出任主教練組建了“國家隊後備人才集訓隊”,其中有12名女隊希望之星入選,其中不乏有國青國少悍將董銘霄、車文涵、孫燕、周頁彤等,其中董銘霄,孫燕和王文涵三人還獲得“希望之星”稱號,但是耐人尋味的是,今年國家隊首次集訓由於大多國手在征戰排超聯賽,所以國家隊招入多名國青隊員跟訓,如山東車文涵,河南毛鈞怡,上海陳芳林,陳睿瀾,江蘇的孫燕,雖然這幾位隊員隨著國家隊主力隊員的歸來,相繼回到二隊備戰世青賽,但是其中並沒有徵召董銘霄。這說明小姑娘的實力並沒有傳說的那麼邪乎,她的實力還不能滿足國家隊的需要。


如果說董銘霄有出色的彈跳,很好的臂展是她的優勢,而一傳卻是她的劣勢,現在主攻必須均衡發展,董銘霄如果一傳不合格,很可能成為阻礙她再進一步的桎梏,我們可以參見天津隊裡的主攻楊琳琳,身高也不錯,力量也有但是一直在替補席坐到退役也沒有打上主力;前幾年天津和河南、遼寧爭搶王藝竹,王藝竹最終作為李盈瑩的對角進入天津青年女排,她在2017年和隊友拿到了全運會青年組冠軍,但是到了成年隊因為一傳不足只能坐在替補席上了,而隨著李盈瑩去國家隊集訓,王藝竹在全國冠軍賽等賽事成為主力主攻,但是一傳波動以及進攻上還是比較稚嫩,所以天津女排不得已在主攻位置招入外援,她再次被壓在替補席上,看來她要成為天津女排的主力隊員還是任重而道遠。如果董銘霄沒有好的一傳,棒頭達不到凌厲可能就會淪為和王藝竹一樣的情形。


不過董銘霄能到天津的話要比她留在河北更好,畢竟河北作為青年軍作戰,她們在排超聯賽鮮有贏球機會,隊員防守和一傳都比較糙,說明在基本功的訓練上河北做的不是很細膩,如果董銘霄能在天津女排利用教練的細膩打磨,她的一傳和防守能有一個長足的進步對於天津也好國家隊也罷都是利好消息。
所以本人認為:

下一年季排超聯賽,如果說董銘霄要在一隊打上主力還不是很現實,除非她有李盈瑩的實力去打強力接應,因為如果她進入主力陣容,主攻李盈瑩必須能撐起六輪一傳,否則她還要在替補席上等待。


排球那些事


由於女排精神激勵著全國人民,女排奪得許多獎牌,為國爭了光,使很多美麗的女生喜歡上了排球運動,從而也湧現出了許多優秀的選手,董銘霄就是其中的皎皎者。

那個身高達到195釐米,扣球高度3米5的天才少女,帶著所有人的期待她終於入選了國青女排。 前些日子,中國排協公佈了女排二隊的21人集訓名單,董銘霄、車文函、毛鈞怡、許璐瑤、倪非凡、孫燕等中國女排的後備人才基本上都出現在這一名單中。



董銘霄的父親是一名跳高選手,她從小就受父親的影響,熱愛排球運動,由於遺傳因素,所以董銘霄有著驚人的彈跳和爆發力。當天津女排發現董銘霄後,就招收到天津青年隊進行培養,由於開始是在河北隊註冊,在受限制期滿後,於今年三月在天津女排完成註冊,正式成為天津女排隊員。

2018年11月,董銘霄參加了全國排球希望之星訓練營,接著又參加了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進行集訓的女排國家隊後備人才訓練營,目前她正在國家女排 二隊集訓。而她的位置主要偏重於主攻,也兼顧接應,一個是她有驚人的天賦,另一個是她的機遇非常好,接受到全面的培訓,受到國家隊和頂級俱樂部的重視和栽培。



雖然天賦很高,但缺乏實戰鍛鍊,接一傳也偏弱,但隨著訓練,會較快成長起來的。她的位置最好能主打接應,這樣就能補強天津女排的短板,下一個賽季,她很可能做為替補加入到聯賽中來,以賽代練,假以時日,董銘霄一定會成長為一名主力球員,成為中國的埃格努。


戶外體育健身


董銘宵上賽季就被傳的沸沸揚揚,終於完成註冊是好事,她終於可以代表球隊出現在排超聯賽賽場上一展風采。如果加盟天津女排,無疑是球隊的又一重要得分點。李盈瑩、董銘宵雙劍合璧,也許會創造津門傳奇。

董銘宵身高195cm,彈跳出眾,扣殺高度傳言達到了驚人的3.5米,比天才少女艾格努的扣殺高度還要高,實在讓人不可思議,值得期待。


董名宵在我看來,有點誇張的成份吧!就算她的彈跳力再好,要想達到3.5米的高度也不太可能。對於董名宵,我們不要過分關注,過度包裝,讓她自由成長,在聯賽中成長才是硬道理。過分關注,解讀會變成毒藥,讓她無法成長為國家隊需要的人才,還她一片淨土,讓她自由成長為超級攻擊手才是真正的好。

我們有理由相信,董名宵可以成長為我們需要的巾幗英雄。


東邪體壇泰山


董銘宵現在只是個學徒工,還要在青年隊磨練,下賽季不可能進入一線隊,她雖有良好的身體條件,但正規訓練起步晚,球商如何還有待觀察。希望董銘宵能夠迅速成長,兩三年後,與李瑩盈,王藝竹共同擔當大任。


老牛2019


就看天津女排有沒有這種魄力了,王藝竹,董宵銘,這些身體素質好的年輕隊員最需要的是比賽經驗積累,都別和李盈瑩相比,李盈瑩是中國最有天賦的球員之一。


水滴養蜂


大家好,我是體育小豬。其實針對於各個時期出現的天才運動員,小編還是建議不要過多地吹捧和貶低,畢竟一個10多歲的小孩子還需要足夠的成長的空間,才能成為技術和心理上雙高的球星。

2017年中國排協組織了全國青少年女排“希望之星”訓練營,一共有30名2000-2002年出生的優秀青少年選手被選中參加此次訓練營。在這批女排苗子中,最受關注是來自河北,身高達到1米95的主攻董銘霄。當時董銘霄是一名來自河北的青年運動員。

2018年,董銘霄又隨國家少年隊參加了亞少賽,當時在決賽中1-3輸給了日本隊。其實很早之前小編就知道這個號稱彈跳碾壓一眾成年運動員的天才少年,當時小編也是滿懷欣喜,希望在朱婷和李盈瑩後能出現更多的攻手。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他總是跟對訓練和參加比賽,但是很少是首發,估計還是在基本功上需要提高的有很多吧。

至於,一直傳聞的董銘霄轉會到天津訓練、並且註冊成為天津運動員這一事件,小編是這麼看的。其實,人往高處走,這些都是無可厚非的,就像我們的朱朱去最好的聯賽、最好的球隊一樣,只是礙於國內聯賽和全運會機制的原因,我們國內的運動員流動還是太死板了,真的希望能在聯賽中看到越來越優秀的年輕運動員。

最後小編其實一直有個想法,全運會為什麼一定要和聯賽掛鉤呢?為什麼不能讓這些優秀的人才流動起來·,不要永遠都是一個隊7個人從小打到大?其實可以讓優秀的人在聯賽不同隊伍中生存,四年一屆的全運會再聚集起來就好了。這樣也就不會損失了很多球迷口中的天才少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