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警察不退#隔離觀察點裡 336 小時的堅守

#疫情當前警察不退#隔離觀察點裡 336 小時的堅守

為被隔離人員送完飯菜後,周義找醫生包紮受傷的手指


“陣地”距家15公里,大年三十起,他主動請纓進入戰位336個小時沒有挪過窩;晝夜安全巡邏檢查,他每半小時一次,風雨無阻雷打不動;面對隔離觀察難點,他創新“微信‘聊養’思想工作法”,為被隔離者減壓化解顧慮180多次;送飯時鐵門反彈,他左手食指被擠壓破鮮血直流,仍堅持為觀察人員發放飯菜……他就是資陽市公安局雁江區分局迎接派出所所長周義。
接到命令就出發
  1月24日,大年三十,到處都在掛燈籠、貼對聯、聚團年,喜慶傳統的新春佳節。全國各地新冠肺炎疫情悄然升級,川東資陽的雁江區也吹響了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集結號。
  晚上7時許,周義帶隊檢查疫情防控工作後剛回到派出所,手機響了,他以為是家屬催促回家吃團年飯的電話,拿出手機一看,原來是資陽市雁江區副區長、區公安分局局長盧高峰打來的。“上級決定在雁江區某鎮建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密切接觸人員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分局黨委決定請你們派出所馬上安排一名責任心強、工作經驗豐富、甘當使命重任的民警去執行這次值守任務。”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周義主動請戰打頭陣,晚8時許,他安排好所裡的工作,戴上口罩和警用裝備,揹著行李包進入疫情醫學觀察點,開始在自己的崗位上履職盡責。
對症下藥解難題
  我是“正常人”,又沒有病,為啥還要把我隔離觀察?這是進入疫情醫學觀察區域每名群眾的心中疑惑。為打消他們的顧慮,減輕心理壓力,消除緊張情緒,主動、自覺地接受隔離醫學觀察,周義把平時做群眾思想工作的絕活,充分發揮在疫情防控工作的實戰中,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月28日晚上,由於有過密切接觸,新冠肺炎患者王某的外公、外婆被送到醫學觀察點。剛來時,面對陌生的環境,老兩口情緒十分激動,不管工作人員怎麼說、怎麼勸,就是不進隔離觀察房間住,鬧著要回家。正在隔離區開展安全檢查巡邏的周義得知這一情況後,迅速走過來安撫老兩口。周義說:“新型肺炎病毒可以靠空氣和口沫傳播,一旦傳染上是非常可怕,甚至命都難保。”“別嚇我們,我身體又不發燒,健健康康的,哪來的怪病?”老人家說。“這種病潛伏期最長可達14天,讓你們來隔離醫學觀察,是黨和政府對你們的關心,有病治病,無病通過了觀察期就可以回家了。這裡是免費管吃管住,除了換洗衣服自帶,住房一人一間,配套設施、生活用品齊全。”周義解釋道。但老人家還是有些不信,周義和其他工作人員一起把老兩口送到住房。一看這麼好的住宿條件,他們說話的口氣變軟了。周義又反覆叮囑老人,隨時注意戴口罩,勤洗手、不串門、不打堆,夫妻間面對面說話保持2米距離,儘量待在各自的房間用電話交流,防止傳染和交叉感染。

  為了解決老人的後顧之憂,周義協調鎮政府和村組領導,由村上派專人為老人家照管好家裡飼養的牲畜。吃了“定心丸”的兩名老人安了心,再也沒有出現過思想波動,每次送飯到隔離區,兩名老人見到周義時,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探索思想工作法
一趟從成都到資陽的動車上確診了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同乘該車的周某被送到了醫學觀察點隔離,她心中想不通。周某認為,她回來好幾天了,也沒有發燒和咳嗽的症狀,自己也在網上查了,可以居家隔離,沒有必要到集中點隔離觀察。
  當週義從醫務人員口中得到這一消息後,立即找到了周某的電話號碼,在通話中徵得她的同意後相互加了微信。在通過17分鐘的電話溝通無果的情況下,周義換了一種思維方式。年輕人喜歡微信聊天,他便採用微信交流溝通的方法,告訴她如果感染上了新冠肺炎,將會一傳十,十傳百……極大地危害社會,危害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周義通過長達212條微信的思想開導,讓周某打消了僥倖心理,主動要求留在醫學觀察點,接受檢查測試。
  通過這件事情的成功處置,周義探索出的“微信‘聊養’思想工作法”,被推廣到其它隔離觀察點形成實戰能力,有效化解疫情隔離區醫學觀察人員思想矛盾50多起。

護飯菜壓破手指
  2月2日中午,在給觀察人員送飯時,周義的左手食指不幸被反彈的鐵門擠壓破了,頓時鮮血直流十分疼痛。為了不讓觀察人員的飯菜掉落在地上,他咬緊牙關克服疼痛,使勁護著飯菜。
  當時,周義食指的鮮血不停地往下流,還死死地護著飯菜,等待著觀察人員一個個來領走。看到這一幕,有的被隔離觀察人員說:“飯菜等會來發,趕緊找醫生先包紮止血。”
  周義卻強忍著疼痛微笑著說:“沒事,等飯菜分發完再去找醫生。”一句簡單樸實的話,深深打動了原本不願接受醫學觀察的張某。他透過口罩低言細語地說:“周警官,我認識你,你像在派出所一樣對咱老百姓那麼好,我們還有啥怨言和理由不好好待在這裡隔離觀察呢。”直到飯菜分發完後,周義才找到醫生包紮了傷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