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市民的“米袋子”他磨破了嘴皮子讓1000多噸大米入川

人民網成都2月12日電 (王軍)2月11日凌晨,56歲的周樂松守候在成都市青白江火車站鐵路貨運站旁,焦急地等待著。隨著火車慢慢駛入場站,從山東運來的糧食終於順利抵達,這也讓他輕舒了一口氣。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益民集團旗下成糧集團大茂豐公司承擔著全市重要的糧油保供穩價職能。陡然趨緊的市場變化,讓周樂松倍感焦慮。大茂豐公司的糧食供應區主要在山東及東北地區。

如果不是疫情,周樂松將直接奔赴糧食產區“督戰”。由於疫情的發展變化,各地加大了對流動人口的管理。 周樂松去現場“督戰”的想法,也落了空。同時,由於春節期間,各個企業都已經放了假,生產加工企業一時無法召集足夠的人開工。

“費了很多心思,軟磨硬泡,嘴皮子都’磨破’了。”周樂松表示,沒辦法去糧食主產區,就電話反覆溝通。

山東秋強米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強說,“無論任何困難,只要需要糧食,我們都會想辦法克服。”在疫情特殊時期,生產企業想方設法召集員工,開啟了部分生產線。

這一表態,也讓周樂松倍感振奮。糧食有了,如何運回來。這又讓周樂松犯了愁。糧食裝上了火車,開動了沒有,到了哪兒了。聯繫火車、緊盯糧食運輸進度等等,周樂松一刻也不敢放鬆。

早晨,周樂鬆緊盯著火車站,查看糧食進度;晚上,他又出現在火車站。“青白江火車站負責人王志軍都開始’煩’我們了。”周樂松不好意思地說道。

“不用天天跑來盯著,只要看到火車開動了,由我們時刻盯著就好啦。”王志軍安慰道。

周樂松還是不放心。從東北轉運過來的糧食,要經過武漢。這讓他更為擔心。“如果武漢有物資需求,對當地進行保供,我們全力支援武漢。”周樂松表示,一方面做好支援武漢的準備,另一方面還要採取應急措施,重新協調糧食入川,緩解成都市場的壓力。

保障糧食產區到成都的物流通道暢通,做好綠色物流通道守護者,這也是周樂松給自己的定位。他說, “作為一名老黨員,關鍵時候,不能將講條件、講困難。”無論多麼困難,都要保障這條“綠色”通道暢通。

據瞭解,自1月23日啟動應急防疫保供工作以來,從全國各產地調入1000多噸商品大米,陸續抵達成都。目前,調運入川的商品糧食2500多噸,投放市場近300萬斤,市民的“米袋子”更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