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

emptymalei


打鼾、睡覺打呼嚕這個是很司空見慣的事,但其實,打鼾是一種危害很大的疾病。打鼾者的上氣道由於各種原因狹窄,呼吸不夠通暢,所以他們常常在睡夢中被憋醒。而且由於氣道狹窄,氣流通過時阻力增加,打鼾者在睡眠時常常是張口呼吸,讓乾燥的冷空氣直接進入咽喉部,等醒來時咽乾舌燥,很容易引起咽部充血及水腫等,加重氣道狹窄,嚴重者可導致上氣道完全阻塞和呼吸停止。研究發現睡眠中呼吸停止持續10秒以上可以造成患者血液裡的氧氣明顯減少,引起機體缺氧,因而將10秒以上的呼吸停止稱為呼吸暫停。當這種呼吸暫停頻繁發生,其頻率超過5次/小時,就會因多次發生的缺氧及患者反覆從睡眠中憋醒,引起一系列的臨床表現,醫學上稱之為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

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這個名詞乍一聽很多人可能不清楚是啥意思,畢竟太專業了,其實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最主要的症狀就是打呼嚕,主要是由於上氣道的阻塞引起的。睡眠中呼吸暫停,反覆的睡眠中低氧,會導致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和腦血管疾病等併發症,甚至出現睡眠中猝死。

如何預防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呢?重點是找出上氣道狹窄、塌陷的原因,包括鼻息肉、鼻中隔彎曲、扁桃體肥大、軟顎過長、下頜弓狹窄、巨舌症,舌骨後移等等,對於鼻腔、咽喉部解剖結構異常引起的上氣道狹窄,預防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的最好辦法就是通過手術解決氣道狹窄的問題。比如切除鼻息肉,糾正鼻中隔偏曲,切除肥大的腺樣體,顎垂軟顎咽成形術,舌成形術等等。

肥胖的人容易發生睡眠呼吸暫停,也是引起睡眠呼吸暫停最主要的因素,大約有60%以上的肥胖症患者患有輕重不等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且體重指數越大,病情越嚴重。對於此類情況,減肥是最根本的治療方法。只要使頸圍縮小,頸部脂肪減少,氣道就會逐漸通暢,睡眠打鼾和呼吸暫停現象也自然會消失。

長期打鼾的人平時最好戒菸戒酒,增加體育鍛煉,保持良好的作息,不熬夜,睡眠時可以採用側臥位,睡前不要口服鎮靜、安眠藥。


胡洋


(耳趙問答20180427)這個提問並不準確,應該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OSAHS)。這個疾病是因為上呼吸道的空間狹窄和阻塞,引起上氣道狹窄和阻塞的原因很多,包括鼻中隔彎曲、扁桃體肥大、軟顎低垂、小下頜、舌體肥厚、下頜脂肪堆積等。出現OSAHS的問題後表現就是睡眠時鼾聲有停頓(憋氣),在鼾聲停頓的過程中是有呼吸停止或者通氣量明顯下降,最終導致血液中氧含量下降,早期氧含量下降時間短影響不大,隨著病情的發展,鼾聲停頓時間逐步增長,對全身多個器官都有影響,尤其是心腦血管及神經系統。在預防出現OSAHS或減輕這個疾病的症狀方面,普通人能做到的就是控制體重和保持側臥睡姿,因為肥胖者的下頜脂肪堆積是造成上呼吸道狹窄的因素之一,而側身睡眠會改變口咽部空間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