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懷疑穿山甲是新冠病毒中間宿主可能有利保護瀕危動物

中國小康網2月12日訊 老馬 在尋找中國新冠病毒流行病的動物源或其它源頭的過程中,穿山甲成為最新候選者,這種身披鱗甲、以螞蟻為食的哺乳動物已是瀕危物種,被大量進口到中國用作食物和藥材。

美媒:怀疑穿山甲是新冠病毒中间宿主可能有利保护濒危动物

在疫情發生之前就已經有報告稱,穿山甲可能成為人類感染冠狀病毒的一個源頭

紐約時報報道,穿山甲的市場非常龐大,據信是地球上被非法販賣最多的哺乳動物。所有四種亞洲穿山甲都在極危狀態,目前還不清楚被認定為病毒宿主對穿山甲來說是好是壞。這可能會減少穿山甲貿易,也可能引發對它們的強烈牴觸。

目前也還不清楚穿山甲是否真的將這種新病毒傳給了人類。蝙蝠仍被認為是病毒的原始宿主。如果穿山甲也與疫病傳播有關,它們將扮演中間宿主的角色。到目前為止,科學研究只是提示性而不是結論性的,由於這種病毒引發的強烈關注,一些斷言在經過傳統科學評審程序之前就已經公開了。

這些主張引起了動物到人類疾病傳播專業研究者的沮喪,因為它們缺乏公開的數據以及經過其他科學家審核肯定的研究方法陳述。

當科學家們正等待基因研究的細節時,在更平凡但同樣重要的疾病路徑追蹤過程中,卻存在一個巨大空白。為了確定這種新病毒究竟經歷了什麼,研究者需要明確武漢市場上出現過哪些可能對疾病傳播起到重要作用的動物。

該病毒在與市場有關的人和市場環境中被發現——比如在表面或在籠子裡。但一些早期病例,包括可能是第一起病例,都出現在與市場無關的人身上。紐約生態健康聯盟(EcoHealth Alliance)的科學與推廣副總裁喬·愛普斯坦(Jon Epstein)表示,這意味著病毒從動物到人類的第一次躍遷可能並沒發生在市場裡。人們可能在另一個地方或更早的時候從動物身上感染了這種疾病,而可能有尚未了解的病例在市場感染並傳給了其他人。

更復雜的是,武漢市場的動物似乎很快就被處理掉了,儘管來自中國的報道稱,這些動物樣本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陰性。

“那就是我們的黑匣子,裡面有哪些動物,有哪些參與了傳播,”愛普斯坦說。

在疫情發生前的一份報告早已顯示,穿山甲可能是人類感染冠狀病毒的一個源頭。中國研究者在去年10月發表的一份報告中記錄了穿山甲可能攜帶多種冠狀病毒。他們將分析得到的基因序列發佈到公共數據庫以供研究。

而在週五,新華社報道稱華南農業大學(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的研究者在穿山甲身上發現了一種病毒,與感染了四萬多人、致死超過900人(截至2月10日24時,死亡人數已達1016人——編注)的新冠病毒有99%的匹配度。這是迄今為止最接近的匹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