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下,養殖場雞蛋積壓,儲存成問題,養殖戶如何破局?

內事不決問百度,香事不決,上『百料匯』!


封城,封路,活動受限……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影響,旅遊、餐飲、影視等行業紛紛受到波及,一些中小企業壓力陡增。

距離疫情中心越近,受到影響越大,湖北的養殖戶正身處漩渦中心。據《華夏時報》記者瞭解,湖北是禽蛋大省,大概有1億多隻蛋雞,雞蛋產量可佔全國產量的十分之一。如今,養殖戶生產經營壓力巨大,不僅銷區不敢接收湖北蛋,就連回程的運輸車也受阻,再加上蛋託等包裝短缺,雞蛋的儲存也面臨考驗。

疫情影響下,養殖場雞蛋積壓,儲存成問題,養殖戶如何破局?

疫情影響下,養殖場雞蛋積壓,儲存成問題,養殖戶如何破局?

2月5日,湖北佳優美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蛋王”閆鐵山接收《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地的養殖戶面臨多個難關,他們最為迫切等待著的,還是疫情早日結束,人能夠流動起來。

短期的舉措是保證道路的暢通。據《華夏時報》記者瞭解,目前全國的雞蛋價格有小幅上漲。超市方面負責人表示,由於屠宰場沒開工,現在市場上雞肉、魚肉、豬肉等肉類供應不夠,所以雞蛋作為補充蛋白的來源,賣得不錯。一方有需求,一方有庫存,但受限於交通、物流等因素,產區的蛋運不到銷區。一旦路通,可以緩解部分問題,也能解決包裝和飼料的供應。

而長期來看,除了路通,更要人通。在閆鐵山看來:“如果路通了,大不了一個星期,雞蛋就能流通出去。全國所有銷區都雞蛋爆滿了,但是雞蛋還是需要人來購買,人沒通,食品加工行業就沒有通,餐廳、酒店、學校就沒有通。市場還是不要雞蛋,因為賣不出去。”他說。

就現狀而言,閆鐵山建議養殖戶做好“強制換羽”的準備。強制換羽就是人為給雞施加一些應激因素,使其停止產蛋,體重下降、羽毛脫落,更換新羽。可以讓整個雞群在短期內停產、恢復體質,提高蛋的質量,延長雞的經濟利用期。

疫情影響下,養殖場雞蛋積壓,儲存成問題,養殖戶如何破局?

疫情影響下,養殖場雞蛋積壓,儲存成問題,養殖戶如何破局?

“放開運輸不是幾天能解決的問題,對雞齡在400天以上的進行強制換羽,能緩和半個月的時間。雖然對未來有些不利,但對養殖戶來說還是利大於弊,損失最少。不僅可以緩解其他雞的飼料、包裝問題,也可以降低賣蛋等一系列的麻煩,對防疫流動也有幫助。”閆鐵山說。

現在,養殖戶都在等待屠宰場開門殺雞,他們沒有辦法再繼續養雞,撐不下去了。如果真殺雞了,再加上雞苗運不出去,少了一個月的小雞供應,兩相疊加,會對今年下半年7-9月的雞蛋供應影響很大。

此外,與蛋雞比起來,種雞、肉雞的養殖戶損失更為嚴重。肉雞的平均養殖週期是40天,一旦週期結束,就需要賣出。而在疫情影響下,肉雞養到了20天左右,養殖戶已經開始著急,害怕養滿了40天也無法賣出,會提前殺雞,以節省飼料、降低損失。

疫情影響下,養殖場雞蛋積壓,儲存成問題,養殖戶如何破局?

疫情影響下,養殖場雞蛋積壓,儲存成問題,養殖戶如何破局?

閆鐵山舉例,“我們當地有一家養殖戶,本來是想請村裡的人幫忙殺雞,再把雞冷凍起來,能存一段時間。但是冰箱也買不到,殺也殺不了多少,只能開始填埋了。”

肉雞還可以多養幾天再殺,種雞則是一出殼,就要全部填埋,“一點也不會留”。因為剛出殼的小雞必須運輸到育雛場,放在育雛籠內,不能散養。種雞場沒有育雛籠這個設備,孵化的場地也非常小。現在道路不通,出殼雞運不到育雛場,只能填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