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護工一度流落街頭 收治後仍需隔離

感染護工一度流落街頭 收治後仍需隔離

  【財新網】(記者 包志明 實習記者 何京蔚)“我們露宿街頭兩天,要不是志願者幫忙,真的不知道現在會怎麼樣。”2月11日,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下稱後湖院區)做護工的陳翠蘭向財新記者表示。她和另一位護工張蘭因為發熱染病被退回居住證所在社區。然而由於她們在社區內並無住處,一度只能流落街頭。她們經歷的困境也是武漢諸多留守護工的一個縮影。

  48歲的陳翠蘭和52歲的張蘭都是後湖院區的資深護工,在該院從事護理工作多年。1月26日,由於後湖院區被徵用為新冠肺炎定點醫院,該院其他病人都轉至武漢中心醫院本院,陳翠蘭和張蘭也跟著病人一起轉移。

  轉移後的第二天,陳翠蘭照顧的老年患者開始發燒,後來該患者被醫院隔離。2月5日,陳翠蘭也開始發燒,她給自己買了一些藥吃不見好轉。2月6日晚,陳翠蘭在醫院做了CT和驗血,結果與新冠肺炎症狀形似。同日,在同一病房工作的張蘭也出現症狀。7日,陳翠蘭做了核酸檢測,張蘭則做了CT和驗血。9日,陳翠蘭核酸檢測呈陽性,被確診,而張蘭的結果則一直未出。

  “我做核酸檢測那天(7日)的早上7點,護士長到我們病房,要求我們兩個10分鐘內搬離,說擔心是新冠肺炎傳染別的病人。我當時心一下子就涼了,哭了起來。” 陳翠蘭說,“我們平時都是24小時住在醫院,在外面沒有住的地方,被趕走後只能流落街頭。”醫院護工平時都住在病房或雜物間,並無獨立的居所。武漢封城前,很多護工都離城而去,目前各醫院護工人手仍十分短缺。

  張蘭表示,“我們每個護工固定照顧一個病人,有的老年人一日三餐不能自理,都是我們幫助喂的,還要幫忙換尿不溼、固定時間翻身等等,晚上困了就在病房裡打個床鋪睡覺。沒想到因為感染無家可歸了。”

  離開病房後,陳翠蘭和張蘭無處可去,只能白天坐在醫院花園裡的花壇上,晚上在附近樓房裡找個角落睡在地板上。“我們沒有吃的,帶的衣服也不多,武漢晚上又很冷,我們第一天晚上凍得整夜直哆嗦,後來有志願者給我們送來了棉被和生活物品,情況才好了一點。” 陳翠蘭說。

  陳翠蘭回憶,後來醫院曾有另一個護士長來過問,說要對她們進行隔離收治,不能在外面亂跑,但當時中心醫院已經沒有床位了,只好作罷。

  2月9日,陳翠蘭被確診,醫院方面表示,“你症狀不重,可以去方艙醫院,那邊有床位可以收治。”然而,陳翠蘭二人到了方艙醫院,卻因沒有社區證明無法入住。期間,陳翠蘭打了110、120、12345市長熱線等電話求助,均無結果。陳翠蘭和張蘭只好繼續流落街頭。

  2月10日下午2點,武漢市“清零行動”截止期前,區防疫指揮部和社區協商溝通後,將露宿街頭三天的陳翠蘭和張蘭安排進了武漢弘濟骨科醫院。陳翠蘭說,在弘濟骨科醫院一日三餐都有保證,她們很感謝。不過武漢弘濟骨科醫院的工作人員表示,這家醫院只是臨時用來“收人”,後續病人如何安排還要看上面的指示。由於醫院不能提供治療方案,陳翠蘭擔心會不會傳染給同病房的未確診病人。

  “家人給我打電話,讓我安心在這裡治療,聽醫生話吃藥。我不敢把實情告訴他們,怕他們擔心。我希望能早點有人給我治病,康復後能早點回去。” 陳翠蘭說。

  張蘭則擔心如果自己不是新冠肺炎,過了隔離期後,又將面臨無家可歸、流落街頭的境地。“心裡有時也很矛盾,既怕自己得病,又怕自己不得病沒地方住,也不知如何是好。”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發佈於今日頭條平臺,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實時全面深入的疫情報道,請點擊下載財新App閱讀

更多對武漢肺炎疫情的相關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