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如果持續三個月甚至半年,你的生活可否正常維持?怎麼辦?

一輛老車跑江湖


在上週,已經有人說自己錢快用完了,公司上個月的工資又還沒發,該怎麼辦?而當時僅僅停工半個月時間,可想而知,如果是半年時間,有些人的生活確實會受到影響。在企事業單位上班的人肯定不會有影響,延遲復工還可以繼續帶薪休假,主要受到影響的是兩類人:

一類是工作不穩定的,比如說服務性行業上班的人,本身屬於高流動性從業人員,疫情對服務性行業影響最明顯,比如娛樂業、餐飲業,這些行業持續停業,從業人員自然就沒有收入來源。

另一類是沒有積蓄的人員,這些年,很多人的生活觀念發生了改變,不喜歡存錢,覺得錢會越存越窮,都在透支消費,各種信用卡,各種網貸,都借了個遍,每個月一發工資第一時間就是還欠款,一旦收入來源被切斷,確實生活壓力比較大。

那麼這次疫情會持續到多久呢?

確切的時間並沒有人知道,不過根據2003年非典時期的經驗來看,當時是持續半年時間,我認為這次全民抗疫,大家防控工作做得很到位,持續時間會短於當年。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11日時接受路透社採訪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增感染病例已經在一些地區出現下滑,疫情有望出現緩解。他預計峰值將會在2月中下旬出現,4月前可能結束。

我認為鍾院士的說法還是比較可靠的,現在已經是2月中旬,如果疫情能在四月前結束的話,持續時間就不會太久,對於受到疫情影響的人,只要把這段時間扛過去了,自然就會柳暗花明。對於這一類人群,當前需要做什麼?

第一,控制好自己的支出,非生活必須的支出,能省就省點,首先保障自己基本的生存,原來計劃購買的東西,暫時就不要去買,把計劃延後。如果沒有持續的收入來源,一旦把所有積蓄都花光了,可能連正常的生活都無法維持。

第二,尋找幫助渡過困難,如果自己沒有什麼積蓄,自己又是月光族,沒有了收入怎麼辦?只有尋找別人的幫助,向家人、親戚、朋友們借點錢先週轉,有句話叫“救急不救窮”,在這種特殊的時候,別人一般也會施以援手的。如果信用卡、借唄等平臺還有額度,可以先借些週轉一下。

第三,儘量找到收入來源,如果短時間沒有收入來源,問題不大,比如說延遲一週或兩週復工,只要生活能保障,復工後就有了收入來源,但是如果短期無法復工,需要儘可能找到收入來源,做些條件允許的兼職賺點收入補貼一下。

困難是客觀的,但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辦法總比困難多!面對困難,一味地去恐懼、憂慮也改變不了什麼,發生疫情屬於不可預測的事情,用坦然的心態去面對,力所能及地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我相信困難很快就會過去的,大家一起加油吧!


財經宋建文


我們家六口人,上面兩個老人,都有退休工資,中間我們兩口子,都是編制教師,旱澇保收,下面兩個孩子,大的五歲半,小的快兩歲。無房貸,無車貸,有存款,別說三個月到半年,就是一整年,我們也不擔心。

其實現在扛不住的未必是低收入家庭,這種家庭確實工資收入不高,但另一方面,負債也不高,甚至沒什麼負債。只要平時節儉一點,手頭上有個一兩萬存款,不出門,只是消費吃喝,我相信還是足夠的。

相反,中產階級則未必輕鬆。

中產階級大多有貸款,房貸,車貸是硬性開銷,平時有收入,看起來風光無限,但其實現金流及其匱乏(這裡的現金流匱乏是指的房貸,車貸等硬性開支),收入多,開銷也大,一旦停工,收入驟減,兩三個月光是房貸就能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第二類是偽精緻生活主義者。

這類人平時工資不高,可能也就只有兩三千一個月,但講究,喜歡提前消費,三千塊不到的工資用上萬塊的手機,隔三差五還買這買那。想著反正有花唄,借唄,信用卡。分三期五期都嫌不夠,十二期,甚至二十四期。一個月也就還那麼幾百上千塊,而且還可以繼續透支。這種人一旦出現這種變故,還款壓力就大了。即使這一兩個月銀行不催,不上徵信,但疫情解除後,幾個月的欠賬一次性要還,想想還是蠻恐怖的。

第三類就是擴張太快的大老闆。

這種人既是富翁,也是負翁,本質上和第二類人沒有太大的區別。生活風光但欠債無數,資金鍊及其緊張,一旦出現變故,三個月都撐不下來。而後期我相信即使勉強獲得貸款撐過去,後面也是舉步維艱。餐飲行業,房地產公司尤甚。

最後,我希望通過這次疫情能給所有人一個冷靜的思考期。為什麼我們抵禦風險的能力那麼差?是我們平時花得太嗨了,還是我們在創業路上走得太快了。如果是前者,省一點,量力而行。如果是後者,創業難,守業更難。一個企業不可能一直順風順水,發展慢一點,別讓自己在一次打擊下,就萬劫不復。

省一點,慢一點,穩一點。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要給自己留一點退路。


雲在藍天8480


我是農村的,農村四合院,一輛雪佛蘭,存款六位數。無房貸車貸信用卡花唄。和公公婆婆住對門,公公有退休金,平時吃飯在公公家吃。我們小三口吃飯才過去,平時都在自己家。疫情封閉後我們就只買點水果,給孩子買點吃的。生活挺平靜,不用擔心哪天會沒錢花,會被貸款打電話。正好今年有疫情休息我老公可以在家好好陪陪孩子。要不每年的正月十五就去山西了,一呆就呆到八月十五。



叫我秦美眉


我感覺我家快堅持不了啦,因為我老公是搞裝修的,必要要到外面跑業務接單子做事才有錢進,而且我們還負債了很多錢,可以說我們現在都是刷信用卡過日子的,我們又不會做電商開網店,沒有額外的收入,再這樣下去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所以了我希望疫情早點過去吧!



娟妞寶貝


那我還可以堅持下去,之前我和老公都是海乘,結婚兩年才要寶寶,今年我剛好懷孕,目前三個多月,疫情開始前就回家養胎了,老公還在遊輪上上班,非常慶幸我們當時決定,先存錢,再要寶寶,現在生活還是非常正常的進行,跟之前的計劃差不多,老公所在的遊輪昨天經過臺灣的檢驗檢疫,確認船上安全,無感染者,現在就希望疫情趕快結束,武漢加油!!!


甜甜甜甜甜甜甜甜甜甜甜甜甜甜姐


如果疫情持續三個月甚至半年,很多人是沒有辦法維持生活的,疫情一旦延續這麼長時間,很多企業是沒有辦法正常的運轉,對我們的收入是有影響的,而且我國是個高負債的國家,很多人的存款是撐不了半年或者三個月。

那些人影響巨大

需要人流密集行業的從業者受到的影響最大,電影院從業者、餐飲從業者、商場從業者,需要戶外勞作的,比如廣大的農民工兄弟。

那些人影響不大

人流不密集行業的受影響不會太大,可能還是一個行業的新的機會,比如說現在的在線教育,疫情導致了很多中小型學生沒辦法按時上課,現在只能通過線上的方式學習,因此對很多線上的培訓機構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說說我的情況,我的存款還能夠夠用上半年,時間再長就很難說了,我們現在的企業還在正常的運行中,因為企業的規模還可以,現金流還是能夠足夠撐一段時間,但是未來也取決於企業是否裁員。

現在在疫情拐點未來之前,還不明朗時候,我們需要做好資金計劃,能省一點則省一點,現在不要大筆的開銷,滿足平時的生活必需品為主。其他的消費可以放一放,再堅持一段時間,會正常的!


互金圈


俺是農村滴!地裡種的菜吃半年沒問題,米麵油也都是自己地裡的東西。小麥磨麵粉,玉米磨棒子麵,花生榨油。家裡養了十二隻母🐔,兩隻公🐔。在老院子裡關起來散養沒怎麼管過,平均一天下六七個雞蛋。一星期一隻🐔也夠家裡吃了。由於散養沒管過,三兩天收次雞蛋。最近發現有兩隻母🐔窩在窩裡不出來,今天去收蛋發現孵出來了4個雞仔[捂臉]


5五味


如果三個月到半年不工作,我的備用金剛好就可以維持半年,但是我有副業收入,所以,按照目前來看,可以維持相當長的時間……

過年期間,我還在老家,因為家裡是做生意的,鄰居就在抱怨說生意繼續這麼冷清下去,今年要虧損了,結果不到初六,我們就接到通知,不能開門營業了,這下好了,不是冷清了,而是直接關門了。

到今天為止,沒有復工的企業並不少,而一些企業為了自救,只能選擇斷臂求生的方法,所以裁員現象隨處可見,我一個表姐就是做餐飲生意的,500多平米的門店有近20名員工,在春節前進了幾百萬的貨,就想著每年春節賺點錢,結果錢沒賺到,每天虧好幾萬,前幾天看到像是老了十歲,因為前幾年賺的錢都壓到貨裡了,所以沒辦法,只能選擇裁掉一半的員工求生。

本次疫情受影響最大的行業無疑是第三產業的服務業,而人員流動性大的行業更是受到衝擊,如果疫情維持三個月以上,必然會出現很多的失業人員,試想一下,假設餐飲服務人員全國的總需求是1億人,其中半數企業宣佈裁員,可能有工作的就還剩下7500萬人,另外一半的餐飲企業雖然沒有裁員,但是想要繼續擴大規模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另外2500萬人很難找到工作,然而你會發現這2500萬人會湧向其他行業,可問題是有相當一部分人除了會做服務員以外,並不具備其他謀生的技能。

那麼結果就是一部分人在疫情的長期影響下,不可能維持正常的生活,因為還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月光族,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靠父母、靠朋友救濟了,比方說前天,我的一個朋友支持不住了,公司沒開門,上個月工資也還沒發,連房租都交不上了,想找我職員一點,我沒有任何猶豫就把錢轉給他了。

前文就提到了我又副業收入,這段時間我也一樣沒有工作,沒有主業收入來源,但是副業收入每天還有千兒八百的,對於信得過的朋友,當然選擇能幫就幫了,畢竟他的孩子也才三歲,我也是做父母的人,怎麼也不能讓孩子餓著。

鍾老說過,這次疫情可能會在4月前完結,但是對於疫情沒那麼嚴重的城市來說,不可能持續性歇業,復工肯定會逐漸進行,然而困難的確存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我們更多的努力,不要因為客觀因素而喪氣,我們應該考慮這個過程中能有什麼好的辦法來增加自己的收入,相信渡過難關指日可待……


易論招財圈


除了在家無聊,眼鏡看手機會瞎以外,堅持兩年沒點問題!

三套房,一套自己住,一套出租,還一套裝修好了空著散味,準備開年後搬的,沒車,沒貸款,手上還有點存款。在家只要點生活用品足夠用幾年的。

我非常地感謝我自己,年前車都看好了,鬼使神差的沒買,不然日子也不好過,兩個小孩不上學也不用交學費補課費午託費什麼的,只要點零食,一家人在一起也舒服。

別人都說在家要得病了,我倒覺得蠻好的,肺炎過了你要我去上班我倒會有點不適應了!


岳陽小唐


我個人而言,別說三個月到半年是沒什麼問題,因為其實這次疫情減少了我的開支,不出門就沒有娛樂等消費,就是買菜做飯這些物資價格可能高了點,而且外賣不好點了,再者,本來去年辭了銀行的工作全職做自媒體,理論上不用上班,在家也能賺錢。

過這次隔離,給一些財富啟示

1.留足3-6個月支出的備用金,以備不時之需

2.房貸支出佔收入的比重不能太高,否則一旦收入受影響,就捉襟見肘

3.得有一輛私家車,這樣可以不乘坐公共交通,減少傳染概率

4.家中應急物資能多備就多備一點,免的到時候花高價增加支出

5.投資要有風險意識,控制好倉位,鼠年第一個交易日就給大家上了一課

6.最好有個像自媒體這樣的副業,在家寫文章、拍視頻能賺錢

所以作為一名理財師,有些建議

1.至少留足足夠應付3個月支出的備用金,尤其是有房貸車貸的人

2.最好有個副業,比如自媒體、微商啥的,能保證足不出戶就有收入

3.如果工作還能忍,輕易不要辭職,同時也要想好退路,沒了現在的工作你能幹什麼

4.控制好透支消費,花的時候挺爽,還的時候沒錢就囧了

5.健身卡、美容卡,不是特別需要或者特別優惠儘量不要辦,理性消費

最重要的兩點,持續保持足夠的現金流,做好風險意識,無論是對個人還是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