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臨時黨支部”建在防控一線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我們要充分發揮臨時黨支部職責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用實際行動傳遞黨的聲音。”

  “成立臨時黨支部,就是要更多黨員參與到防控疫情工作中。”

  “臨時黨支部的黨員來自交警、公路、衛生和鄉鎮,大家一起並肩作戰拉起了這根‘安全線’。”

  疫情就是召集令。哪裡有需要,就把臨時黨支部建到哪裡!

  城鄉社區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陣地、關鍵環節。非常時期,遍佈全省大中小城鎮社區的“臨時黨支部”,正帶領廣大黨員迎難而上,為人民群眾築起一道道“紅色防護牆”。

  誰來站崗?——黨員幹部衝鋒在前

  七更點社區轄區內的青弋江段是蕪湖青弋江匯入長江前的最後一段,常年有漁船停靠,為防止疫區人員由江上進入蕪湖,範羅山街道組織人員在長江段日夜巡視值守,社區黨員衝鋒在前,承包了夜間值守巡視的辛苦任務。

  “防控一分一秒都不能松,每節鏈條都不能掉。”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斷深入,社區作為戰“疫”第一線,巡邏執勤、人員隔離、宣傳引導等各方面任務繁重艱鉅,“全天候待命”“聯動化作戰”成為常態。

  2月3日晚上,成立“黨員先鋒崗”的通知一發出,因這次疫情防控而組建的10支臨時黨支部微信群一下子沸騰了,“我在”“我參加”“算我一個”的回覆不斷地刷新著屏幕。

迎戰!“臨時黨支部”建在防控一線

鏡湖區範羅山街道:黨員爭當戰“疫”先鋒


  2月4日一大早,範羅山街道的84個老舊小區裡都早早的搭起了“黨員先鋒崗”,每個示範崗成員也都準時出現在各個小區,他們中有社區黨員、機關幹部、中小學教師,大家戴著口罩,戴上紅袖章,協助社區開展防疫宣傳、環境消毒、排查巡視和隔離居民的物資採購等工作。“作為一名黨員,能在特殊時期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很光榮。“體育場社區黨員程義森說。

  面對繁重的疫情防控工作,蕪湖市鏡湖區範羅山街道周莉娟已經忘了自己還是一名孕婦。

  在接到集結號令後,身為防控指揮辦公室主任,她沒有片刻猶豫,安頓好剛上二年級的女兒,便義無反顧的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線。

  從大年三十開始,她和同事們就始終堅守崗位,爬樓掃街,上門入戶,摸排登記……以實際行動踐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在這場與時間賽跑、與疫情較量的阻擊戰中,為了能多擠出一點時間,她的早中餐就是工作間隙時的一碗泡麵、幾個水餃。

迎戰!“臨時黨支部”建在防控一線

黨員抗疫突擊隊


  “疫情當前,黨員靠前,關鍵時刻不能退縮”這是值守在“黨員先鋒崗”上每位黨員共同的回答。面對疫情,他們帶頭幹在前、衝鋒在前,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為社區居民的生命健康築起堅實屏障。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為一名黨員我有責任參與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來,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我是黨員,這正是需要我們的時候。”“雖然家裡有小孩,但我做好防護就不怕這個疫情會影響到他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現在就該站出來。”……連日來,黨員們紛紛“吵”著表達,真情樸素的話語讓廣大群眾堅定了戰勝疫情的信心。

  防控疫情怎麼做?——不漏一處、不留死角

  “大爺,您好,我們是社區工作人員,請問你們家裡有從外地回來的人員嗎?”

  “沒有,沒有,我們一家都在淮北生活。”

  “那您儘量少出門。出門時,一定要佩戴口罩,勤洗手。”

迎戰!“臨時黨支部”建在防控一線

中城社區全面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這是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淮北相南街道中城社區黨總支書記王豔秋和工作人員每日走訪入戶,對社區居民宣傳防控疫情、排查外地來淮人員情況,舍小家為大家投入到防控疫情前線的縮影。

  為更好發揮黨員志願者、區包保單位、物業公司等單位黨員抗擊疫情先鋒模範作用,社區成立了防控疫情臨時黨支部。臨時黨支部成立後,在東至格林藍天小區和齒輪廠小區設立黨員先鋒崗。家住城區的教體系統數百名黨員申請加入先鋒崗,73名非黨員教師向黨組織申請值班值守。

  臨時黨支部統一調度安排,每天安排20名黨員輪班值守,全面摸排小區住戶詳細情況和動態,為每戶免費發放口罩20只,每天對小區公共場所消毒2次,不間斷在小區內進行宣傳;為每戶辦理出入證,嚴格細緻做好小區出入人員登記,倡導未被隔離的家庭每2天以上指派1名家庭成員外出採購生活用品,減少人員流出流入,切實做到關得更緊,卡得更嚴;認真落實包保工作,為湖北返鄉戶發放體溫表和消毒液,每天聯繫包保戶,及時解決實際困難,切實關心和幫助包保對象的生活,築牢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1月28日起,肥東縣店埠鎮疫情防控全面升級,轄區內所有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店埠鎮鎮西社區提前部署,緊急動員,早在1月23日成立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動員轄區全部黨員力量,眾志成城堅守防控一線,成為戰“疫”中的堅強堡壘。

  鎮西社區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由社區黨員幹部、轄區社會組織、團體、單位、物業公司等黨員組成,支部的46名黨員,以網格片為單位,分成12個小組,全面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鎮西社區位於店埠鎮老城區,居民結構和居住環境複雜。但疫情就是命令,工作刻不容緩。支部成立當晚,黨員們就立即展開行動,走街串巷,入戶宣傳防控科普知識、散發致居民的一封信、排查從疫區返鄉人員及接觸人員信息並做好登記造冊,通知網吧、KTV、洗浴中心等人員密集場所全面關停。

  臨時黨支部的辛苦付出,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不少愛心群眾還主動送來口罩、酒精等防護用品,表達對黨員幹部的敬意和關懷,也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社區臨時黨支部的努力下,在轄區群眾的支持配合下,鎮西社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平穩有序,相信我們幹群齊心、眾志成城,一定能夠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店埠鎮黨委委員、鎮西社區黨委書記丁玉書說道。

  生活物資如何保障?——社區代購、菜籃子進小區

  “吃飯啦!今年定會是個特殊的元宵節!感謝你們給每家送湯圓,謝謝你們!”2月8日晚上7點多,蒙城縣玖隆國際住宅小區C區19號一單元601室的小陳發在朋友圈的一條信息,在同一棟樓的住戶中引發共鳴。

迎戰!“臨時黨支部”建在防控一線

蒙城縣41個臨時黨支部建在社區疫情防控一線


  1月31日上午,該棟樓有居民被排查出疑似病例,樓里居住的18戶83人成為密切接觸者,按規定進行居家隔離和醫學觀察。

  事發突然,整個小區5000多位居民人心惶惶,突然被隔離的住戶更是惶恐不安。為了保障居家隔離群眾的正常生活,小區所在的莊周街道辦事處立即為隔離人員免費配送米麵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及溫度計、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資。

  “我要二斤蘋果,幫我買一盒五子棋,我要手紙……”居家隔離的18戶居民每天需要購買的生活用品,直接發到微信群。

  小區臨時黨支部積極聯繫外賣公司、超市,直接送貨上門。“蔬菜很新鮮,價格也不貴,還給送到大門口。”拿菜的萬女士很滿意。由於管控嚴格、服務周到,十多天來小區秩序井然、居民情緒平穩。“看到我們值班很辛苦,每天都有居民自發給送吃的,感覺鄰里之間更親了。”小區值班黨員張燕說。

  “雖然自行隔離在家,但生活未受太大影響。”在這個特殊的春節,蕪湖市鏡湖區範羅山街道華盛小區一名居家觀察對象,深刻感受到來自社區大家庭的關愛與照顧。“社區工作人員不僅天天打電話關心我們的身體和生活狀況,還將生活必需品送到家門口,解決了我們的後顧之憂。”

  “這裡的菜便宜又新鮮,你說我還非出趟遠門幹什麼?”桃園小區院內平價蔬菜供應點前,前來買菜的袁春俠老人問價之後,心滿意足的挑了起來。

  桃園小區是泗縣第一個商業小區,1990年建成使用,是典型的沒有物業、流動人口多、防控力量薄弱、條件配備不足的老舊小區。為此,桃園小區及時成立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以“紅色引擎”凝聚最廣泛力量集中“戰疫”,因地制宜織密織牢無物業小區防控網,消除疫情防控“死角死麵”。

  “你放心挑,價格質量都打包票!”攤主同時是黨員志願者的韓光濤告訴記者,家中有糧,心裡不慌。桃園小區臨時黨支部成立以來,積極開拓思路解決群眾日常生活需求,動員小區內商鋪正常開業,由黨員志願者做好監管,防止人員聚集。“現在我們小區,饅頭、蔬菜、水果一應俱全,包子都能買到三、四種口味!”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有了臨時黨支部這個戰鬥堡壘在,黨旗就始終飄揚在疫情防控一線。我們堅信,在臨時黨支部的組織引領下,會有越來越多的黨員前赴後繼地投入到這場抗擊疫情的阻擊戰中來,為群眾築起一道道堅固的生命防線。(記者 史睿雯 海報製圖:劉慧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