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衣、塑料袋、玩偶服,這些當防護服穿出門,能起到防護的作用嗎?

雨衣、塑料袋、玩偶服,這些當防護服穿出門,能起到防護的作用嗎?

疫情快訊

據北京市衛健委消息,2月11日0點到24點,本市新增10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包括密雲區1例。

截至目前,密雲區已累計確診病例7例,都是十里堡鎮河漕村王某家庭成員,該家庭共同生活的7名成員已經全部感染並確診。經排查,與該家庭成員密切接觸的共有52人,已有9人解除觀察,還有43人正在進行集中醫學觀察,目前身體狀況良好,未出現症狀。

疫情期間,減少聚集!不必要的情況下儘量不出門。不過,偶爾必須出門補給生活物資時,除了口罩和手套,有人甚至穿上了雨衣或者網購的玩偶服。這種防護有必要嗎?能達到效果嗎?

雨衣、塑料袋、玩偶服,這些當防護服穿出門,能起到防護的作用嗎?

賀雄 北京健康科普專家、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雨衣、塑料袋、玩偶服,這些當防護服穿出門,能起到防護的作用嗎?

張繼明 北京師範大學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心理援助工作小組心理諮詢師


雨衣、塑料袋、玩偶服,這些當防護服穿出門,能起到防護的作用嗎?

雨衣、塑料袋、玩偶服,這些當防護服穿出門,能起到防護的作用嗎?

有人穿著雨衣當防護服,出門買東西,能起到防護的作用嗎?

從疾病防控的角度來看,我們首先要了解病毒是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傳播,比如說飛沫傳播:有病患或者帶有病毒的人打噴嚏,或者是咳嗽噴出來的飛沫,我們吸進去了,或者接觸到了,就被感染上了;另外一個途徑是接觸傳播:病例的飛沫或者痰液汙染了我們經常要接觸的環境,我們在不知不覺的過程中接觸了,有可能也會帶來新的感染。

再回到自我防護上來說,接觸首先是口鼻,然後是手,我們把住這兩關,就可以解決問題的絕大部分。那麼穿一個雨衣能不能有防護作用?我們自然就會發現,實際上你的臉部、口鼻仍然是暴露在外的,所以它沒有什麼防護作用

雨衣、塑料袋、玩偶服,這些當防護服穿出門,能起到防護的作用嗎?

雨衣、塑料袋、玩偶服,這些當防護服穿出門,能起到防護的作用嗎?

雨衣、塑料袋、玩偶服,這些當防護服穿出門,能起到防護的作用嗎?

雨衣、塑料袋、玩偶服,這些當防護服穿出門,能起到防護的作用嗎?

雨衣、塑料袋、玩偶服,這些當防護服穿出門,能起到防護的作用嗎?

淘寶上買的玩偶服、自制的塑料袋等“奇葩防護”有用嗎?

也是一個道理,沒必要,防護服是針對醫護人員,需要和病人近距離接觸。這種非專業防護服雖然可以起到隔絕作用,但還是會帶入病毒帶進去。在居民區,注意戴口罩和勤洗手就可以了。

雨衣、塑料袋、玩偶服,這些當防護服穿出門,能起到防護的作用嗎?

2月4日寧波市新增確診病例中,一男子在菜市場和感染者共同處留約15秒,且兩人未佩戴口罩,就被感染。病毒最快多久可以傳染?

時間是我們關注的一個變量,但還有接觸方式,是另一個需要關注的點,所以大家不要糾結於這個15秒,實際上我們的接觸模式、接觸距離才是需要關注的,平時我們應該儘可能保持安全的距離,同時給自己做好防護,這個比時間更值得關注。

有人說新冠病毒存在氣溶膠傳播,那麼氣溶膠傳播究竟是怎麼回事?戴口罩能不能避免氣溶膠傳播?

首先什麼是氣溶膠?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一個走廊裡面,有人在那裡抽過煙,但他已經走了,其他人再去那個地方的時候還會聞到煙味,這就是最淺顯的關於氣溶膠的一個例子。換句話說,菸草燃燒的細微顆粒跟空氣裡面本身就漂浮著一些微塵的緊密的結合,如果有病原體的情況下,就會延長病原體排出體外之後的生存時間。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在有一定濃度的情況下,感染周邊的人的機會會相應增加,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氣溶膠傳播。

在現實生活裡面,我們需要關注的是相對密閉的空間、人員流動比較大的地方。所以電梯頂部的排風扇一定要正常運行,減少形成氣溶膠的機會;另外每個人乘坐電梯的時候都要加上正確的個人防護,就不用擔心氣溶膠。

需要補充的一點是,醫學領域裡面對於疾病的認識是逐漸增長的過程,到目前為止,我們的診療規範、防控方案裡,都說的是氣溶膠傳播目前還沒有確鑿證據。但是我們要提防它,要進一步通過研究來認識它。一旦有必要的時候,我們肯定會馬上在診療方案和防控方案裡進一步提醒。

雨衣、塑料袋、玩偶服,這些當防護服穿出門,能起到防護的作用嗎?

返程的交通工具上,要注意什麼?

實際上乘坐任何一種交通工具都避免不了跟人聚集在一起。那麼在這個時候就要把個人防護做到位,整個旅途要做好自我的防護,不能因為坐下來以後心情放鬆了,就把這些東西都給忘掉了

比如說我要從家鄉去北京了,就得琢磨琢磨重點的口、鼻、手,怎麼去保護我自己?讓這些所謂的焦慮和擔心,變成了解相關知識,採取相應措施的行動。

除了個人做好防護,我們的交通部門也已經提前做好準備,比如分流措施,火車到站,如何讓乘客儘快出站疏散出去;還有體溫監測,如何遠距離用紅外線檢測出人群中體溫明顯偏高的,及時甄別出來。

雨衣、塑料袋、玩偶服,這些當防護服穿出門,能起到防護的作用嗎?

如果身邊出現一個沒有戴口罩的,或者說沒有做好防護的,不停的還在打噴嚏、咳嗽怎麼辦?

兩個層面:一個是負責任的角度來講,我們可以向場站,比如說車站、機場的相關人員報告這個情況,請場站的醫務人員幫助去排查;

另外一方面實際上跟心理學有關係。因為身邊的人都存在某種風險,所以我要做好自己的事,做好自己的防護。如果我們所有的人都有這個意識,每個人都做好了自己的防護,就變成了一種大家都行動起來的局面,整個的環境就更加安全了。

除了科學防控,如何依法防控?

7日,北京市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針對超市、公交車、地鐵等公共場所,出現個別人員不願戴口罩的問題,北京市司法局局長李富瑩表示,疫情防控不是政府部門和醫療機構一家的,每一位公民都有參與和配合的義務。

實踐中的確是發生過一些不聽勸阻的,甚至還發生一些衝突的情況。如果按照適用刑法來追究刑事責任的話,

輕的可以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重的有可能判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國家衛健委已經把新冠肺炎列入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乙類傳染病,但是後邊還有一句,按甲類傳染病管理。甲類傳染病意味著什麼?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有義務無條件的配合整個疫情防控的相關措施,要參與進來,因為大眾的健康就要靠大眾,全社會動員起來,才有可能把疫情控制住。

幾乎所有的省針對這個疾病的流行情況、傳播情況,在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響應裡面都是一級響應。一級響應就是全社會都參與進來,每一個人都對自己的健康負起責任來。

雨衣、塑料袋、玩偶服,這些當防護服穿出門,能起到防護的作用嗎?


內容來源丨北京新聞廣播《新聞2020》 “新聞建外14號”

更多經濟、社會等各領域新聞戳下方“瞭解更多”!

歡迎下載聽聽FM客戶端,收聽《新聞2020》相關專輯,還有更多精彩等你收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