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難裡,家人之間相知相守,成為我們面對疫情最重要的依靠與力量

“家人在共同度過危機後,關係將會得到了豐富,會變得比從前更為緊密。”

就比如,1937年,大作家楊絳因生產住進產房,幾天後丈夫錢鍾書去醫院看望妻子時,對她訴苦說, “我把墨水瓶打翻了,把房東的桌布染了。”楊絳說:“不要緊,我會洗。”第二天他又去了,告訴楊絳:“我把檯燈砸了。”楊絳問明是什麼樣的燈,告訴他,“不要緊,我會修。

危難裡,家人之間相知相守,成為我們面對疫情最重要的依靠與力量

錢鍾書摯信楊絳的“不要緊”,不管是錢鍾書從前在國外深造時生病,還是之後文革中被人貼大字報,楊絳那句“不要緊”和錢鍾書對她堅定的摯信,讓他們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波折與難關。

錢鍾書臨終前,楊絳附在他耳邊說的話依然是:“放心,有我。”

錢鍾書與楊絳在一起的60多年間,這個小小的三口之家經歷了戰爭、政治動亂、疾病及愛女病逝,但不論何時,他們的親密與聯結,都成為相互扶持的最大動力。

這次疫情讓人們深切體會到:家人在,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