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路上灑真情——漵浦縣三名基層黨支部書記防控疫情的暖心故事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12日訊(通訊員 鄒康一)春回大地,漵水河畔黨旗飄揚。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疫情防控前線,戰鬥狀態一刻也沒有鬆懈。

城市鄉村,到處都是共產黨員忙碌的身影。每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每一個故事都溫暖人心。他們衝鋒在前、戰鬥在前,用“血肉之軀”築牢了防控疫情的“銅牆鐵壁”,用實際行動在漵浦大地灑下了真情。

“老黃牛”戰疫情

疫情之下的春節,讓漵浦縣盧峰鎮屈原社區黨支部書記田顯臘忙得不可開交。社區的老百姓都說,“田書記是個‘老黃牛’,平常幹工作就很拼命。”

田顯臘從小就得了小兒麻痺症,腿拐了幾十年,但在學習、工作和生活等方面,他從不服輸。特別是2010年進入屈原社區工作,當上社區黨支部書記之後,幹起事來勁火就更足了。

為了方便工作,他按照縣裡推行的網格化管理模式,將社區網格逐一建立微信工作群,每天隨時隨地在群裡處理各種大小事物,24小時從不間斷。

疫情發生後,田顯臘就把這些群充分利用了起來,每天將疫情信息和相關政策發到群裡,以最快速度傳遞到了每家每戶。對收不到信息的老年人,他們再上門送資料、講政策,這樣既減少工作量,又能大大提高信息傳遞速度和居民知曉率。

屈原社區人多面廣,防控壓力很大。一次,田顯臘在帶領社區工作人員開展“地毯式”排查中,發現一個可疑車輛,但車主卻稱不是來自疫區。為了以防萬一,他又多方勸導、詳細瞭解車主近期出行狀況後才放心。田顯臘說:“排查工作絕不能有任何疏忽, 一戶一人都不能漏。”

有幾戶從湖北、溫州回來的住戶,在社區工作下,主動居家隔離。為了給他們做好服務,田顯臘每天都會跟這些居民通電話,發微信視頻聊天,關心他們的生活和身體狀況,一有困難,立馬安排人員解決。周勝就是其中一位,他深有感觸地說:“社區幹部真的很了不起。手裡拿著最少的薪水,肩上卻挑起了莫大的責任。”

“請最近到過武漢等地的居民,主動到社區登記,或撥打我的電話……”為了加大社區防疫宣傳,最近,田顯臘還把常用的流動“小喇叭”換成了聲音更大的隨身小音箱,每天帶著它穿街走巷,宣傳預防知識。

“跟著田書記搞工作,雖然很辛苦,但我們從來沒有怨言。”屈原社區民兵營長鍾祥多年來對田顯臘的工作責任心很是佩服,“做任何工作,他總是衝在最前面,講方法、很細心、有擔當。”

“一步一拐瘸腿走,疫情不完他不絕不會放手。”家住屈原社區的縣電力公司退休幹部唐吉相與田顯臘相知多年。他介紹,田顯臘現在已是四個孩子的爺爺了,“有時我也搞不明白,老田怎麼還有這麼旺盛的精力。”

“楊書記”放鴿子

連日來,漵浦縣雙井鎮鳳凰村黨支部書記楊捷都會早早的來到6組居家隔離村民朱某某家,詢問她的身體生活情況。朱某某說,“楊書記待人很好,我們提出的困難每個都細心解決,非常不錯。”

27歲的楊捷是該鎮最年輕的村黨支部書記。2013年,楊捷從湖南工商學院畢業後,沒有選擇外出務工,回村當起了村幹部。由於工作出色,2017年,他被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

2015年冬天,楊捷認識了周芳,後經朋友牽線搭橋,兩人很快便相愛了。2017年底,兩人便計劃結婚,但因為村裡的扶貧工作任務繁重,楊捷與周芳商量,多次將婚期推遲。今年1月,拗不過雙方父母催促,兩人決定將婚期定在1月28日。

正當大家緊鑼密鼓地置辦物品、預定酒席、通知親朋的時候,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了。楊捷一收到鎮裡的工作要求,立即投入戰鬥,又忙開了。

“我必須馬上回到工作崗位上去,疫情不停不結婚!”面對突如其來的新任務,楊捷沒有過多考慮,毅然做出了暫緩婚禮的決定。

“大年三十值班不回家也就算了,婚禮這麼大的事放鴿子,家不要了是吧?”一開始,周芳對楊捷的違約很不理解,差點引起爭執。

“疫情防控關係到全村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我是支部書記,必須帶好這個頭!”楊捷耐心解釋,周芳最終才消除了疑惑。

“書記作了表率,我們也不辦了!”為了第一時間防止人群聚集,減少感染風險,楊捷帶著村幹部挨家挨戶宣傳防疫政策,普及預防知識。大家得知書記自己帶頭連婚禮都推遲了,所有計劃辦酒的群眾都取消了宴席,13名相關返鄉人員也自願落實了居家隔離觀察措施。

“等疫情結束了,我再好好跟她道個歉!”說起周芳,楊捷心裡滿懷歉意。他說,相戀以來,不知道多少次因為工作而與周芳爽約。訂婚那天,楊捷就答應周芳去拍婚紗照,到現在都還沒有拍成。

“鐵柺徐”上前線

“鐵柺徐”這個稱號,是漵浦縣低莊鎮低莊村黨支部書記徐儒雅最近才獲得的。只是通過這次疫情,“鐵柺徐”在村裡可就家喻戶曉了。

自1999年起,徐儒雅就在村裡擔任村幹部,群眾非常信賴他。駐村幹部張華介紹,去年9月,徐儒雅在走訪貧困戶的路上不慎受傷,左腿小腿骨折,一直在家休養。

農曆大年三十,得知鎮裡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後,他主動請纓上前線。村幹部和家人好言相勸,但他執意要參加:“腳傷了,我還有柺杖!”

路口值守、入戶排查、上門宣傳、上報信息……村裡防控,工作面廣量大。徐儒雅說,直接和群眾打交道,每個細節都不能疏忽,每個措施都要落到實處。

1月28日,得知村民呂某與武漢返鄉人員有過密切接觸,徐儒雅立即聯絡鎮裡醫生,對他一家人進行居家隔離。

“雞蛋要是吃完了,給我打個電話,我再給你送點來。”最近一段時間,徐儒雅幾乎每天都要上呂某家看看,為他送口罩、雞蛋等物資。看著徐儒雅拄著柺杖,還冒雨為自己送東西,呂某十分感激。

為了讓居家隔離的群眾和其他村民安心呆在家中,徐儒雅拄著柺杖,帶著村幹部,一邊做防控知識宣傳,一邊調度物資。村幹部人手不夠,他又發動村裡黨員參加,讓他們按照就近原則幫助居家隔離群眾排憂解難,勸導鄰居不要外出。

看著60歲的徐儒雅每天忙到深夜才休息,妻子武滿梅很心疼,但又只能默默支持他。“他就是不服老!”武滿梅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