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復工並舉,福建全省各地各類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截至2月11日,福建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已連續3天下降。目前,福建在堅持疫情防控不放鬆的同時,以“硬核”政策和真金白銀,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各地企業正逐步開始復工,有序推進企業復產。


2月9日,福建已出臺21條措施,有序有力有效復工復產。包括: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工作、分類有序推進企業復產、組織重大項目復工開工、全力做好交通運輸組織保障、努力提高公共服務保障能力、抓好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壓緊壓實企業和屬地責任等7個方面。


190家臺資企業恢復生產

防疫復工並舉,福建全省各地各類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2月11日0-24時,福建省報告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5例、疑似病例19例;新增治癒出院病例7例。至此,福建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272例,其中危重型8例、重型16例,無死亡病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46例,目前住院病例226例;現有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病例共74例。


梳理可見,福建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已連續3天下降;福州市64例、莆田市52例、泉州市43例位居福建各地市前三;莆田市城廂區30例位居福建各縣域首位。


目前,福建在堅持疫情防控不放鬆的同時,以“硬核”政策和真金白銀,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積極推動復產復工。福建省水利廳通報,截至目前,羅源霍口等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已全部復工。


福建省是兩岸合作先行先試區域。連日來,福建省部分臺資企業開始逐步復工,同時防疫、復產措施並舉,有序推進企業復產;截至2月11日,全省臺資企業共有190家恢復生產。


福建各地積極為具備復工條件的臺企做好保障工作。其中,平潭臺灣創業園出臺多項措施助力園內臺企復工復產。平潭兩岸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平潭臺灣創業園內的個體商戶、中小微企業免除今年2月1日至4月30日租金。


在東南(福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剛剛復工的工人們穿著工作裝、戴著口罩在生產線上忙碌。該公司臺籍總經理助理呂元錦說,“為確保生產安全,該公司選擇先局部復工,主要生產春節前接下的緊急訂單。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推進,企業的生產經營會恢復正常。”


自1月28日起,福建省就開展在閩臺胞臺企數據摸排工作,為在閩臺胞臺企做好各項服務。截至2月11日,在閩臺港澳同胞無新冠肺炎確診或疑似病例。


糧企復工加“引糧入閩”
福建糧食供應扣上“安全帶”

防疫復工並舉,福建全省各地各類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福建省發改委消息,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糧食供應不脫銷、不斷供,福建各級發改、糧儲部門在動員、支持糧食應急加工企業復工生產的同時,積極“引糧入閩”。目前,全省糧食庫存充足,市場供應平穩。

福建一方面運用糧食交易市場平臺和窗口作用從產銷協作省調入糧食,補充省內糧食供給;另一方面組織骨幹糧食購銷企業到省外採購糧食,充實企業庫存。據不完全統計,1月26日至2月10日,福建從江西、安徽、江蘇、黑龍江、湖南等產銷協作省調入38000噸糧食。


福建各地開始逐步復工,

同時防疫、復產措施並舉,

有序推進企業復產

福州:部分企業分批有序開始復工復產


防疫復工並舉,福建全省各地各類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圖為星網銳捷公司員工在生產交換機線路板。


10日起,福州部分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分批有序開始復工復產。


福清江陰港城經濟區成立6個核查組,逐家走訪摸排,落實督查日報告制度,嚴格核查在產企業和擬復工復業企業落實22項防疫措施是否到位。


除了用足援企穩崗政策,高科技的助力,也讓疫情防控更加精準。


福州軟件園各企業的員工,可以通過微信或園區APP獲得電子入園憑證,上面記錄著員工的籍貫、車牌、敏感區域接觸史、是否處於隔離期等信息,還附帶二維碼。員工入園時,只要用手機刷一下憑證,就能快速“通關”。園區還可以統計出入次數、分佈情況,並利用大數據有效防控疫情。“利用這個系統,能將各種防疫資訊、防控要求等信息快速傳給每一家企業。”福州軟件園有關負責人說。


廈門:服務業企業有序復工


2月11日從廈門市商務局獲悉,疫情期間,全市主要副食品批發市場、生鮮超市、加油站等沒有停工,全力保障民生供給。截止2月10日,全市大型超市及連鎖企業約有70%門店營業,員工返崗率達到90%。商場、百貨、購物中心約有57%正常營業。外貿企業、電子商務企業通過移動辦公、線上運營等方式逐漸復工。


為做好服務業企業有序復工,促進行業平穩發展,2月10日,廈門市委、市政府制定印發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推進服務業企業有序復工工作方案》及《服務業從業人員健康防護手冊》,進一步確保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不誤。


《方案》指出,廈門市將分類進行復工安排,全力保障民生必需的生活性服務業和生產必需的生產性服務業儘快復工,同時明確了企業復工條件。《方案》明確,各服務業企業應嚴格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抓好企業內部疫情防控工作的組織實施和督促落實,切實做到防控方案制定到位、員工信息摸排到位、防控物資配備到位。


此外,廈門市鼓勵支持企業通過互聯網等信息技術開展網上辦公、遠程辦公和居家辦公,實行彈性工作制;鼓勵支持企業組織未返崗員工參加各類線上職業培訓;並將根據行業特點研究出臺服務業專項扶持政策。


據瞭解,2月8日,廈門市商務局還聯合廈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廈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出《關於對春節期間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連續開工生產企業提供穩崗支持的通知》,將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穩崗支持。該補貼對象包含經商務部門認定的疫情防控期間積極配合保障民生的肉、菜、水產品批發和限上批發零售企業(限超市、連鎖便利店)及與其開展密切合作的城市配送企業(需為本市獨立法人企業),補貼時間範圍為2020年春節假期期間,即2020年1月24日至2月2日,共計10天。


漳州:這些地方有序有效展開復工復產


抓實抓細疫情防控,有序有效復工復產。面對即將來臨的返工高潮,漳州市各地根據中央和省、市部署,在做實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科學有序做好復工復產工作,做到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兩手抓、兩不誤”。


泉州:分類分批有序復工


2月9日,泉州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發布《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如下:


一、堅持因地因企施策,分類分批有序復工。在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指導企業分類分批有序復工,做到“一批優先、一批有序、一批暫緩”。


(一)已開工企業繼續穩產。已開工企業要全面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減少工人流動,並按防控要求做好新返員工管理工作。對於防控措施不到位的企業,必須立即責令停工,待整改到位後,經批准可復工。


(二)涉及民生企業優先復工。涉及保障城市運行必需(供水、供氣、供電、通訊等行業)、疫情防控必需(醫療器械、藥品、防護品生產和銷售等行業)、群眾生活必需(超市賣場、食品生產和供應等行業)及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相關企業優先復工復產。


(三)重點龍頭企業及關聯企業、其他企業有序復工。對訂單多、效益好的品牌企業、上市公司、重點製造業企業及關聯企業,在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有序安排復工復產。對於復工方案預案成熟、本地用工較多、防護物資儲備充足、隔離區設置規範的其他企業在達到復工條件後,可有序復工。


(四)文體娛樂經營等企業暫緩復工。對棋牌室、電影院、遊藝遊戲場所、歌舞娛樂場所、書店、網吧、健身館、足浴店、室內游泳館、培訓機構等文體娛樂經營企業,旅行社、景點、民宿、農家樂等旅遊休閒經營企業(戶),廢品回收、一般性專業市場等場所相對密閉、人員相對集聚的經營性企業(場所)暫緩開工開業。


二、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全面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各企業對本企業復工生產和疫情防控工作負主體責任,落實“五要五不要”要求,按照“一預案”和復工前、復工後“兩環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一)制定防控預案。建立企業內部疫情防控組織架構,完善企業疫情防控內部責任機制和應急預案,明確企業疫情防控應急流程、具體工作人員及工作職責,確保復工生產不發生疫情傳播。


(二)抓好復工前準備。企業要負責做好各類工作場所和職工宿舍、食堂、室內活動場所、垃圾點等場所的消毒處理,落實設置測溫點等防控措施,自行採購儲備所需的口罩等重點防控物資。


(三)抓好復工後防控。企業應採取封閉管理模式,加強員工健康管理,調整優化工作方式,做好作業車間防護,特別是要採取分餐、錯時就餐、錯區用餐等方式加強用餐防護管理,儘可能減少人員流動、拉開距離、減少接觸。


三、強化屬地責任,確保疫情防控和保障生產“兩不誤”。各縣(市、區)、泉州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要落實好屬地責任,建立嚴格的疫情防控責任制,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六穩”工作。


(一)制定分行業企業復工工作方案。將屬地所有企業復工生產納入監管範圍,按時序進度做細做實企業復工復產方案,指導、督促、幫助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建立並落實好企業復工報批制度。抓緊針對屬地不同的產業結構,建立企業復工報批制度,細化企業復工須達到的防疫條件、報批程序、審批單位等,明確“如何報批”“向誰報批”“由誰批准”,並嚴格落實到位。擬復工的企業應作出書面安全承諾,並按程序報批,未經批准,不得擅自復工。


(三)加強防護物資採購保障服務。市、縣兩級防控疫情應急指揮部物資保障組要為企業提供防護物資採購渠道信息,搭建防護物資供需對接、統一採購平臺,協助復工企業做好防護物資採購儲備工作。


(四)堅決打擊違規生產行為。加強對無證無照經營企業的打擊力度,做好對復工企業周邊小餐館、生活服務場所、個體工商戶等的監管工作,督促其落實好防控措施,對違反規定復工的企業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11日上午,泉州市委常委、晉江市委書記劉文儒帶隊調研復工復產企業和項目,察看疫情防控及復工投產等工作情況,現場協調解決存在問題。


“你好,請先測一下體溫。”在普斯特公司大門入口處設有健康登記處、測體溫區、消毒區等區域,工作人員逐一對返崗員工進行身份、車次及身體健康狀況等信息登記。進入車間大樓,公司返崗的員工按要求佩戴好口罩正在各自崗位上忙碌著。面對疫情,普斯特公司主動做好防控工作,除了對返崗人員進行摸排外,還實行分階段下班、分流就餐等管理,一天兩次對廠區進行消毒消殺,井然有序推進復工投產。


防疫復工並舉,福建全省各地各類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金百利公司、百絲達公司等也都按照有關要求做好相關疫情防控工作,為員工提供安全有序的工作環境。


三明:已有17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產復工


2月10日,在接受完體溫檢測後,走進位於三明梅列區的三明齒輪箱有限責任公司,濃烈的消毒藥水氣味撲面而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標語和海報隨處可見,車間整齊有序,生產設備伴隨著轟鳴聲全力運轉,工人戴著口罩迎來節後首日的工作。


三明齒輪箱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鄒輝介紹,該公司按照三明市和梅列區的有關要求,填報了企業復工審批表,制定了企業復工防控方案。目前,該公司對於返崗的172名員工,都按要求實行“一人一檔”,在復工前實施檢疫檢查和健康防護。對於廠區各個公共場所每天定時消毒、換氣、通風,確保廠區衛生、清潔,不留盲區和死角。


特殊時期企業復工,首先要保障防疫物資。鄒輝表示,非常感謝政府部門的幫助,公司在復工前備齊了口罩、消毒液、紅外線測溫儀、專用垃圾桶等必要的防疫物資,確保了企業在疫情特殊時期,得以順利復工。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三明市先後出臺《關於疫情防控特殊時期推行“五辦工作法”切實做好服務群眾工作的通知》《關於積極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全力支持中小微企業共渡難關十二條措施的通知》《關於切實做好疫情期間企業復工復產有關工作的通知》《三明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加快推動建設項目有序開工復工若干措施》等文件,切實履行各級各部門職責,全力幫助全市中小微企業堅定信心、渡過難關,推動全市企業有序、錯峰、安全復工復產。


據悉,2月10日當天,共有17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產復工,其中復工員工29775人,復工率9.98%。預計至2月22日,將有151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產復工,復工員工達120496人,複用率達87.04%。


莆田:科學有序組織企業復工


按照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第十次會議的統一部署,從2月10日開始,將科學有序組織全市相關企業復工復產。對於復工復產企業,應注意以下幾個事項:一是全市所有復工復產企業必須堅決服從轄區黨委、政府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實行復工復產報備制度;二是制定防控預案,建立企業內部疫情防控組織架構,完善企業疫情防控內部責任機制和應急預案,明確企業疫情防控應急流程、具體工作人員及工作職責;三是做好復工前準備,提前做好各類工作場所和職工宿舍、食堂、室內活動場所、垃圾點等場所的消毒處理,自行採購儲備所需的口罩等重點防控物資,設置測溫點、隔離區,做好返崗員工隔離醫學觀察;四是抓好復工後防控,應採取封閉管理模式,加強員工健康管理,落實每日清潔消毒、員工佩戴口罩上崗、上崗前人員體溫檢測、出入廠區車輛登記、人員體溫檢測等防控措施,調整優化工作方式,做好作業車間防護,特別是要採取分餐、錯時就餐、錯區用餐等方式加強用餐防護管理,同時,要做好職工上下班通勤保障,有條件的企業可自主安排接送班車。


南平:240家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


記者從市工信局獲悉,全市工信系統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工業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截止自2月10日17時,全市240家規模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復工率23.6%,其中,太陽電纜、南孚電池、南鋁股份、南紡公司等大中型骨幹企業已復工。


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定要嚴格按照上級的精神及我市下發的文件才能復工,復工前必須按程序進行申請、核查。企業要復工,辦公場所、生產車間、食堂等必須要定期消殺,返崗員工口罩等防護物品必須配備到位,員工的健康檔案必須完備”。為推動我市企業科學有序復工,我市各級工信部門開展紮實細緻的前期工作。2月4日開始,市、縣(市、區)兩級工信部門開展湖北籍、溫州籍企業員工摸排工作,確保不漏一人,並通知這部分員工延遲返崗。市工信局建立企業復工工作專班,深入各縣(市、區)指導企業復工工作,落實每家企業復工具體時間表和防護措施,幫助企業協調用工、原材料購買、外地員工返崗交通等問題。


順昌縣委、縣政府積極動員民生保障物資生產企業儘快復工,20多家海鮮菇生產企業春節期間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堅持不停產,截止目前,順昌縣規模工業企業復工率達到76%。光澤縣做到“三個提前”:提前做好廠房消殺,為生產營造良好環境;提前做好設備檢修和原料儲備,為工業生產提供硬件保障;提前做好人員摸底調查,深入摸排是否存在湖北、溫州籍返崗員工和因接觸確診、疑似病例而被隔離觀察的人員,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58.3%。


為支持我市企業復工,市工信部門提前謀劃,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通過省上調配從漳州、廈門等地購買口罩41萬個,並及時分配到各縣(市、區)和市本級三大產業組團,按照“口罩優先分配給一線員工”的原則,分發到員工手中,全力保障返崗員工的生命健康安全。另一方面,嚴格落實“聯防聯控、分類指導、一企一策、精準施策、分階段分批次”的要求,指導企業認真對照《工業企業員工健康防護手冊》要求,制定復工方案,尤其對返崗人員做好登記工作,建立健康檔案,進行動態管理,確保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


龍巖:進一步推進疫情科學防控和企業項目有序復工復產


11日,省政協副主席、市委書記、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總指揮許維澤主持召開市縣視頻會議,進一步部署推進疫情科學防控和企業、項目有序復工復產工作。市領導、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領導王龍、詹昌建、陳廈生、黃慶輝、郭麗珍、謝海波出席。


許維澤指出,疫情防控仍然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與此同時,統籌做好“六穩”工作、推動企業和項目復工復產刻不容緩。全市上下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科學解決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的“兩難”問題。要嚴之又嚴、實之又實、細之又細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提高疫情防控法治化水平,做到認識再提升、領導再加強、機制再完善、責任再落實、重點再突出、防控再精準、紀律再嚴明、保障再到位;要因地制宜、科學精準、有序有效推進企業和項目復工復產,掛鉤市領導要帶領專項工作小組下沉到縣(市、區)重點指導推動企業和項目復工復產工作,各縣(市、區)和龍巖經開區要落實好屬地責任,統籌制定並實施好分類分批覆工復產方案,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工作,確保取得疫情防控鬥爭的全面勝利,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會上,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王龍解讀了《龍巖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紮實做好“六穩”工作的若干措施》《關於進一步加強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企業復工復產省外返崗員工健康管理服務的通知》,並通報了當前全市經濟運行情況。


防疫復工並舉,福建全省各地各類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圖為11日該縣工業園區盼盼食品公司防疫人員對進入廠區的工人進行消毒。閩西日報記者 傅長盛 通訊員 陳天長 謝和杉 攝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長汀縣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穩妥地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各項工作,到昨日,長汀工業園、晉江(長汀)工業園等園區80家企業開工復產,生產秩序井然。


寧德:有序推進企業復工


2月10日,福建盈浩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內,工人們佩戴口罩,排隊依次通過體溫檢測、消毒後,投入生產。


“今天第一批開工的是52名本地員工,主要負責復版、打樣等工作。”該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陳振芳介紹,目前公司已接到8000多萬元的生產訂單,以及待確認的近9000萬元外貿訂單,需加緊生產。


為全力做好防疫和復工復產工作,該公司實行分期、分批覆工復產。同時,建立全員健康監測制度,每日2次以及進出廠區時實行全員測量體溫並進行健康詢問、登記,嚴格要求員工做到“口不離罩、足不外行、手要勤洗”;每日對員工生產生活場所進行2次消毒,並實行簡約配餐、錯時取餐、分散用餐,全力保障員工的安全。


在福鼎市點頭鎮,已有5家企業經上級工信部門批准,於2月10日復工。10日下午,在福鼎市福鑫機車部件有限公司車間內,各條生產線悉數運轉,員工戴著口罩熟練操作機械設備,生產井然有序。據瞭解,車間員工均為當地職工,除個別請假未能按時到崗外,絕大多數均已到崗。


“我們每天堅持入廠前對員工進行體溫監測,做好登記,並落實員工務必佩戴口罩,同時對生產車間及公司公共區域進行每天消毒,確保各項疫情防控措施準備到位,保障好全體職工的身體健康安全。”福鑫機車部件有限公司負責人黃宜群說。

防疫復工並舉,福建全省各地各類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福鼎防疫復工兩不誤。新華網發(福鼎市委宣傳部供圖)


防疫復工並舉,福建全省各地各類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工人戴著口罩開工。新華網發(福鼎市委宣傳部供圖)


防控疫情是一場硬戰

各單位復工的同時

也要緊繃防控疫情這根弦

只要每個人都行動起來

就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