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過去是患者,現在是患者,將來更是患者,我要替醫生來說話。

“我過去是患者,現在是患者,將來更是患者,我要替醫生來說話

這是白巖松2017做的一場醫學與醫德演講報告中的講話。


這個視頻我今早剛看到,很感動,讓我想到了當下的疫情中那些英雄的醫護人員!


英雄不易,救疫情如救火。


這場疫情,讓那麼多的醫療救援人員義無反顧地奔赴疫情前線。

然而每一個“英雄”的背後,都有著普通的家庭,有父母,有孩子。

他們也是普通人,有著普通人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有著煩惱和掙扎,他們就是我們每一個人。


可一旦國家需要,他們毅然放下一切,站在人民最需要他們的崗位上,與死神搏鬥,與時間搶生命。

我過去是患者,現在是患者,將來更是患者,我要替醫生來說話。


可即便如此,在這次疫情中依然傳來不和諧的聲音。


每日奮鬥在前線72歲的李蘭娟院士,卻被網絡輿論所攻擊,甚至有人人肉搜索他的家人。


惡毒的謾罵更是普天蓋地:“這就是無恥的利益輸送”“一對母子在發國難財”。


還有在這次疫情中倒下的李文亮醫生,第一個吹響預警哨子的人,活著的時候卻被有關部門傳訊簽下了“訓誡書”。


事實證明,網上的謾罵李院士的都是謠言,而傳播“謠言”疫情的李醫生卻是第一個說出真話的人。


一切太魔幻,不管公眾是不明真相還是憤怒,希望我們都要做一個明辨是非的人,不要傳播謠言,散佈負能量,不要讓英雄心痛而寒心。

說到這裡,前幾日看到某論壇上在討論這次疫情過後你還願意當醫生嗎?


有人回答:看到疫情這麼嚴重,我都不敢報醫學這個專業了。

也有人回答:這次疫情過後,就準備辭去醫生的職業。


我們不去討論疫情當下人性是否恐慌的問題,單純從醫生的這個職業來說,醫生確實是高危職業人群。

這次疫情感染了許多衝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更有多名犧牲者。

拿白巖松的話來說:醫生是個介於普通人與上帝或佛之間的一種職業。


可面對危險,他們依然選擇逆行。


我過去是患者,現在是患者,將來更是患者,我要替醫生來說話。


在中國有兩個職業帶有“德”,一個是教師,一個是醫生。


教師教書育人,教書容易育人難。


醫生肉體治療和精神撫慰,肉體可以治療,精神撫慰卻是一種醫術之外的東西。


近100年前,有個女孩報考協和醫院,在考場上有個考生突然暈倒了,這個女孩毅然放下考試,把這個考生抬出考場給與搶救治療,因此錯過考試的時間。


然而這場考試的主考官目睹了這一切,寫了個報給給協和醫院,協和醫院又調看了這女孩以上幾課的成績,決定破格錄取這個女孩,錄取的原因,就是這個女孩身上具備了一個從醫人的品德,捨己為人,甘願犧牲。

這個女孩就是後來的被稱為“醫學聖母的”林巧稚。

她的學生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林巧稚大夫每次巡查病房,一邊治療一邊與患者聊天,本來灰暗的病房就好像突然充滿了一種溫暖的寧靜的力量。

這次疫情中,也有一位老人帶給我們這種神奇的力量和溫暖。

他就是感動整個中國的鐘南山教授!

我過去是患者,現在是患者,將來更是患者,我要替醫生來說話。


這次疫情爆發的最初,鍾南山教授就說:

“所有人不要去武漢,我一個人去!”

“大家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 武漢本來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

“非必要,不出門,不走動,不流動,不串動……待到真正春暖花開時,一切都會好起來!”

一個84歲的耄耋老人,每一句話都是那麼鏗鏘有力,春風一樣撫慰著恐慌中的人們。

從南到北,都靜了下來!每個人的心裡充滿了希望和力量。

這就是我們中國的醫生,這是除了醫術之外的一種精神

醫者仁心,醫者父母心!

我們每個人這一輩子生老病死都離不開醫生,疫情依然沒有結束,依然還有許許多多像鍾南山一樣無私奉獻的醫生,他們依然戰鬥在前線。

我們要向這些帶給國家和民眾希望的醫生致敬!是他們在國家危難的時候,衝在最前面。

我們這個國家無論什麼時候,都不缺為民請命,為民請法的人,他們就是中國的脊樑,中國的精神。

最後用加拿大醫生特魯多的墓誌銘的一句話結束今天的文章:

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在安慰。


最後留一個討論給大家:疫情結束,你願意選擇醫生這個職業嗎?歡迎留言。

我是雲心般若,一個專注當下,用心寫作的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