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國家不用華為的5g而選擇別的國家建設,是華為技術不到位還是別的原因?

扛精王中王


有些國家不用華為5G的歸根結蒂的原因是一個字“蠢”!

華為5G產品技術領先2—3年,成本是同類產品的30—40%,不選擇華為5G除了用一個“蠢”形容,還真找不出第二個合適的字眼。那麼這些國家為什麼會犯“蠢”呢?

一是美國幫助。他們相信只要美國製裁華為,華為產品將後續無力,無法給他們的5G產品供後期服務。他們把政治和經濟攪在一起,忘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設”,本人相信,當他們的老百姓發現華為產品既便宜又好用,肯定會罵政府無能扯淡,老百姓有自己的考慮。

二是保護利益。5G遠遠不是一個標準那麼簡單,後面跟著是產業鏈。權威部門公佈的消息,中國現在4G用戶約為14億,而實現物物聯通後的5G用戶將達到140億。可以想像其中有多大的商機和財富。有些國家希望在5G時代能分一杯羹,想使用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產品。

三是不服氣。改變西方發達國家對中國製造的不信任需要時間,他們眼裡的中國還是一個善於製造“假冒偽劣”產品的國家,生產的產品沒有多少技術含量,他們不太相信中國能拿出5G這麼先進的設備,甚至不接受中國引領5G發展潮流的事實,因而與美國一起抵制華為。

四是有替代品。事實求是講,諾基亞、三星、愛立信的5G技術雖然沒有華為先進,但並不是像宣傳那樣差勁,至少是貨正價實的5G。美國圍剿華為的形勢下,有些國家選擇技術可靠,又沒有任何風險的產品也是可以理解。他們應該想想,美國到底為什麼制裁華為?

總之,華為不能像我們預期那樣一開始就以其先進和低成本佔領5G高地,但是一定會後來者居上。華為身後是一個崛起的中國和14億人口的市場,我們一定笑到最後。


看不清楚


就目前所知的情況:韓國、美國、英國已經推出了5G服務,中國前兩天剛批准了5G牌照。還是目前所知:韓國的5G不咋地,美國的5G更不咋地,英國的5G還沒見到普通用戶的評價。至於咱們國家,據報道"打通了第一個5G電話"的城市不少,普通用戶的體驗分享並不多。

德國、日本、法國似乎在5G方面沒有聲音;澳大利亞我只知道它反華為,有沒有開工建設5G不瞭解;俄羅斯是前兩天剛簽了一份協議;前幾天見過說越南要建5G,也不知真假。總之,雖然大家都在說"5G好",真正著手大力建設5G網絡的國家並不多,這裡面有什麼貓膩嗎?

目前的情況是大家只說5G的好,很少見到對其競爭劣勢的分析。凡是這樣的事情,都值得多動腦筋。

1. 從整體投入看,在4G方面的大把投資尚未有效收回的情況下急於推廣5G意味著浪費(現有的4G資源)和消耗(建設5G所需要的資源),千億、萬億級別的投入成功了當然最好,萬一呢?

2. 5G的安全問題。

①個人方面,5G基站密度更大,它們日常運行對人體時時刻刻都有輻射,雖然專家們都說"沒事兒",但如果你不是醫院放射科大夫的話,你願意天天坐在X光室裡嗎?

②社會方面,萬一在"萬物互聯"的時代有某個黑暗心理的人(或敵對勢力)想危害社會——比如"自動駕駛"汽車闖入人群——會怎樣?現在,他最多自己開一輛;5G時代,他有可能同時控制很多輛!

③信息安全方面,4G時代需要1分鐘時間傳輸的信息在5G時代只要十幾秒甚至幾秒,如何防範/追查/彌補各種信息失竊和隱私洩露問題?別忘了那將發生在"萬物互聯"的大環境下。

④網絡戰爭,就算"美國怕大家用了華為設備會讓它無法監聽全世界"的說法是真的,也只是眼下如此,5G時代還會有新的木馬和病毒,如何防範/追查/彌補?別忘了那將發生在"萬物互聯"的大環境下。

技術越先進,搞破壞就越容易,後果也越嚴重。因噎廢食不好,但急於求成也不妥。從陰謀論的角度看,美國似乎一直在刺激中國迅速進入5G時代——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但"星球大戰消耗蘇聯國力"的故事不一定是空穴來風。

5G技術很先進,但結局無非兩種:一種是遍及全球,這在目前看似乎是大概率事件,但眼下的情況顯然是觀望者更多;另一種——雖然看起來不太可能——則是不了了之,或者說是因為出現了更好的解決方案而導致5G逐漸被邊緣化。

因為中美貿易戰和華為事件而激發的愛國熱情,國人希望加速國內5G建設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希望國家能穩妥地推進而不是急於求成——"世界工廠"無非累一些,"世界實驗場"的風險就比較高了。


冬眠覺曉68


因為懼怕。華為手機全球銷量第二,可美國說威脅到其安全,不讓賣。所以當美國說中俄監聽特朗普,存起安全問題,中國外交部直接回應,換華為手機。



手機本無辜,奈何扯上政治。

美國獨霸全球已久,冒頭的國家那個不擼上幾棒?90年代日本被收拾,現在都沒緩過氣。

中美貿易戰,是因為順差嗎?中國人給美國人用環境代價,廉價勞力生產美國便宜產品,怎麼不樂意。怕的是,中國的工業4.0,怕的是華為這樣的中國企業,要在科技上與美國企業一爭高下。



5g技術專利,華為排全球企業首位,有1481件,佔比28%。華為也是唯一一傢俱備從信號標準,基站,終端研發和生產能力的企業。

5g標準,華為polar碼是土耳其arikan教授發明,其實是發明高通ldpc碼的美國robert教授的學生。師出同門,兩種碼各有所長。但美國什麼可能讓華為建網?


琥珀想想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回到6個月前,高通與華為關於5G標準的爭奪戰吧。

秩序統治世界,懂得這個道理的人,也就懂得很多事情。在通信行業上,關於技術標準方面的確定和爭奪也是此起彼伏。

遠的不說,就從4G開始吧。

4G國際標準公佈有兩項標準分別是LTE-Advance和IEEE,一類是LTE-Advance的FDD部分和中國提交的TD-LTE-Advanced的TDD部分。當初推廣4G的時候為何國家會大力幫助移動,先發TD-LTE牌照給移動,14個月後,才向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發放LTE FDD牌照。

所以移動在4G用戶方面當時是遙遙領先聯通和電信的。

那麼如果國際標準採用5G的話,國家也不用這麼用心良苦了,而且還可以一統世界。所以在5G標準方面,華為很是努力,在專利方面也屢獲突破。不過,前面不還站著一隻攔路虎嗎?誰?高通啊!

高通在技術方面,尤其是在手機芯片和基帶方面首屈一指,目前國內大部分安卓旗艦機使用的芯片也都是高通,此前三星、蘋果等巨頭自己芯片的基帶也都是用的高通。更有趣的是,一家半導體公司博通曾想要一舉收購高通,直接被特朗普喊停了!!原因大概是博通公司創始人陳福陽的身份問題。

回到5G標準這個事情上,華為和高通在技術方面可以是最強的兩位,不分伯仲吧。

6個月前那場5G標準的爭奪其實是有三場,長碼,短碼還有控制碼。此次投票而是在決定5G標準是完全採用全LDPC還是LDPC+Polar雙技術。

華為在控制碼方面是公認世界第一,拿下這場毫無懸念。

高通在長碼方面也是公認世界第一,拿下這場毫無懸念。

問題就出現在短碼方面的爭奪,最後華為以一票之差輸給高通,丟了5G標準的制定。實在是太可惜了。

勝利的一方,在5G時代可以憑藉標準獲得專利優勢,全世界都要給他交專利費那種。所以,世界大部分國家都會採用高通的那套標準。

作為國人,當然希望有一天,我們自己的技術也能夠領先國際,成為標準。


藍藍胖子君


這裡的經濟原因不是指國家沒錢,而是指正常的項目投標失敗,項目投標失敗往往是由於投標金額引起的,所以我就姑且稱之為經濟原因。


就我們國家而言,也不會全部使用華為的設備來建設5G,否則華為就壟斷了市場。實際上我們國家的移動通信市場,一直被華為、中興、NOKIA、愛立信這四家把持著。最近在進博會上,我們國家三大運營商還和NOKIA簽署了150億的戰略合作框架

我們國家不全用華為5G的原因,一方面是要適當引入競爭,有些省某些企業的價格比較低,那麼就可以選用合適的產品,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因為要和歐洲做戰略平衡,不讓NOKIA和愛立信進入中國市場,歐洲也不會讓華為進入歐洲市場,這是一種戰略互換。


所以我們國家不全用華為來建設4G和5G的原因,也無非是經濟和政治兩個原因。而在海外國家不用華為的5G,也不外乎是兩個原因:經濟(項目運作)和政治。

從經濟上說,華為在全球各個國家投標也不是百分百中標,總有可能對手出具了更加優惠的價格,或者是對手的客戶關係更好,導致項目被引導,讓華為在技術PK中出局。要知道諸如NOKIA、西門子甚至中興5G其實都是可以商用,而且各有各的優勢,華為不是方方面面全部佔據優勢。


我認為這個是正常的原因,因為做項目總有各種各樣的因素導致項目成功或者失敗

而政治的原因就讓人無可奈何了。例如美國在全世界叫囂,還是有一定的效果的。美國聯盟裡的加拿大和新西蘭屁顛屁顛就不用華為,日本也要拾美國的牙慧看美國的臉色,而越南這種國家也要討好美國,政治因素是最讓人無奈的,明明知道別人要整你,你也無可奈何。


所以,技術有國界是可悲的,但是現實生活中政治因素的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對於我們而言,相信華為是最重要的,因為技術領先的好處是巨大的,想想看同為美國同盟的英國,權衡利弊,還不是允許華為無線設備入夥了嘛!


IT老菜鳥


咱們客觀說,和愛不愛華為沒有關係,和愛不愛國更沒有關係。

一、5G的建設屬於通信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一個國家的發展程度和水平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繫,就和普通人購物一樣,有錢的消費水平高一點,沒錢的消費水平第一點。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國家發展水平的5G建設方案。

和高鐵地鐵的建設是一個道理,為什麼我們08年才開始大規模建設高鐵,有的城市現在還沒有地鐵!發展程度還沒到!


二、沒有那個商品在市場上可以一家獨大,5G也是,華為的5G技術再先進,也不可能全世界都用。整個世界就是市場競爭,技術資源綜合的競爭。從來沒有人是可以百分之百實現壟斷的。

三、就算華為是本土的企業,全國5G建設也有外企進入,因為誰都不能保證華為的5G就是未來,如果全都壓在華為一個身上,技術突然的更新換代,損失是不可估量的!

四、假如把5G比喻成通信技術的鐵軌標準,大規模全部採有一種標準,如果別人出現更新換代式的發展,不僅浪費資源,還會影響未來發展!

想想當初的鍵盤手機,智能手機不是繼承式的發展,而是基因突變了,押寶在鍵盤手機上的廠商回頭的餘地都沒有!

5G技術是同樣的道理,關係到一個國家的基礎設施和未來發展,沒有人願意全都押注在一個身上,哪怕它是本國的企業!

華為是一個偉大的企業,但是不和華為合作的國內廠商,不代表他們不愛國!


暢步防滑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不是有的國家不用華為的5G,因為壓根就沒有華為的5G,他們是不採用華為的5G設備和解決方案。原因不是因為華為的5G技術不到位,而是因為技術外的原因。

拒絕華為的國家是那些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就不必在這裡列舉了。

拒絕華為的國家使用的原因是”國家安全"的原因,而不是技術原因,是違反公平競爭原則的行為,華為是受害者。政治之爭阻擋自由貿易,非戰之罪。

華為的5G相關專利已經寫入了3GPP的5GNR標準,實際上,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只要是建設5G,就無論如何也不能不採用華為的技術。

5GNR是國際標準,現在世界上的全部要想建設的和正在建設的5G網絡,都必須使用5GNR標準,而5GNR中華為的技術專利,是無論如何也擺脫不掉的。所以,各位看官會覺得華為的技術不行嗎?

華為目前已經和世界各地60多個國家的上百運營商進行5G相關合作研發、測試工作,也得到了很多運營商合作伙伴的認可。

華為現在是世界第一大通信業製造商,不是某些人說華為技術不好就可以抹殺這個事實的。

總而言之,華為的5G之路現在雖然受到了一些技術外的阻力,但是並不是華為的技術問題。而且,華為的5G出海並不會因為某些雜音而中斷,華為的5G設備也必將出海。5G之爭才剛剛開始,拭目以待吧。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他國的競爭力不夠,被迫使用一些藉口來保護國內市場。

說的白一點:打不過華為。

華為是中國通訊行業的一個象徵,是夾雜在眾多的中國各式各樣的製造業裡面的一個,如果我們拔高高度,這也充分暴露了某些所謂的“發達國家”到底是幾斤幾兩。


作為的華為的老對手思科,在我年輕的那會,也就是2000左右的嘶吼,思科對華為是壓倒性的優勢,經歷了這麼多年,思科的市場不斷的萎縮,不斷的被華為打擊,而華為一路高歌猛進,從數通到無線,從核心網到終端系統,從傳輸到服務器,從電信運營商到企業網到園區解決方案,到家庭,到手機,華為已經打造了全生態鏈。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通信領域,你幾乎可以只用華為的產品,思科做的到嗎?做不到,你用過思科的手機?


華為的天下是靠眾多的華為人打下來的,早在2000左右的時候,當時的非洲被白人們堪稱一片荒原,華為就看到了機遇,去瘧疾橫行的非洲,去戰火紛亂的伊拉克,去利比亞,日本地震的時候華為依然留守,企業級別的這些產品,最重要的是售後,不能說賣了以後就不管了,華為客服常年有工程師24小時服務。


國外的某些廠商說到底就是競爭不過華為,能競爭的過還用得著用這些骯髒的手段?美國都不讓華為參加國內競標,和電信公司簽訂的招標協議都能強制取消。


為什麼有些國家不用華為5G而選擇別的國家建設?因為如果華為進去,那麼其他公司可能要吃灰了。


李建秋的世界


他國的競爭力不夠,被迫使用一些藉口來保護國內市場。

說的白一點:打不過華為。

華為是中國通訊行業的一個象徵,是夾雜在眾多的中國各式各樣的製造業裡面的一個,如果我們拔高高度,這也充分暴露了某些所謂的“發達國家”到底是幾斤幾兩。

作為的華為的老對手思科,在我年輕的那會,也就是2000左右的嘶吼,思科對華為是壓倒性的優勢,經歷了這麼多年,思科的市場不斷的萎縮,不斷的被華為打擊,而華為一路高歌猛進,從數通到無線,從核心網到終端系統,從傳輸到服務器,從電信運營商到企業網到園區解決方案,到家庭,到手機,華為已經打造了全生態鏈。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通信領域,你幾乎可以只用華為的產品,思科做的到嗎?做不到,你用過思科的手機?

華為的天下是靠眾多的華為人打下來的,早在2000左右的時候,當時的非洲被白人們堪稱一片荒原,華為就看到了機遇,去瘧疾橫行的非洲,去戰火紛亂的伊拉克,去利比亞,日本地震的時候華為依然留守,企業級別的這些產品,最重要的是售後,不能說賣了以後就不管了,華為客服常年有工程師24小時服務。

國外的某些廠商說到底就是競爭不過華為,能競爭的過還用得著用這些骯髒的手段?美國都不讓華為參加國內競標,和電信公司簽訂的招標協議都能強制取消。

為什麼有些國家不用華為5G而選擇別的國家建設?因為如果華為進去,那麼其他公司可能要吃灰了。

一套完整的交易系統應該有趨勢指標,震盪指標和量能指標,為了幫助股民建立起良好的交易系統,我現在就把我自己的交易中用的指標分享下。

我平時用的指標系統有三套,一套是自己編制的纏論升級版指標;一套是長線持股加上波段操作指標;一套是分時圖T+0指標,自認為還不錯,不過指標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把指標用活才是最高境界。領取指標添加本人,【公眾號:Z002307】,給大家介紹下我的三套指標。

第一纏論升級版指標。使用很簡單,當三個指標同時出現建倉提示的時候建倉就可以了。

第二:長線持股加波段操作指標。這個指標最適合做長線使用,因為他有個主力監測系統可以清晰的看到主力的建倉位置和洗盤階段的,長線玩家必備的東西。

第三:分時瘋狂T+0指標,這個指標短線可以用,長線也可以用,做T增加利潤罷了。

筆者03年入市,至今已有十多年了。通過十多年的股市闖蕩,練就了高超的看盤功夫,穩健的實戰技能,乾淨利落的操盤手法,特此建立了一個微信公眾平臺:(Z002307),每天講解選牛股思路,在每天早上都會有很多粉絲朋友感謝本人分享的選股法,看懂後選出不少牛股,也是抓住了不菲的收益。

筆者每天堅持講解,繼續講解來反饋粉絲朋友對我的支持,目前已經有很多粉絲都已經學會,近期都抓住了不少短線牛股。如果你也是操作短線的新股民,希望你發3分鐘看完,之前選的牛股很多,就比如:

摩恩電氣002451是在股價回踩的時候選出,當時股價跌底部出現反轉十字星,主力進場,是絕佳的佈局機會,果斷選出越講解,果然之後股價連續上漲,截止目前股價大漲61個點漲幅,很多看了筆者直播講解的粉絲朋友都是抓到這波收益,這也是長期看筆者直播的粉絲朋友所能把握的利潤!

佐力藥業300181前期該股籌碼震盪吸籌,9號股價回踩支撐線,資金大幅流入,買點出現,根據我所講選股法,及時選出講解,輕鬆收穫55%以上的漲幅,恭喜當時看到筆者選股思路文章的股友及時把握住了該股這波行情。

本人一直在講思路,講技巧,就是為了提高朋友們的選股和操作能力,更好的適應股市!像摩恩電氣、佐力藥業這樣的短期爆發牛股,本人在選股文章會持續講解,又到了每日競猜時刻,看下面今天選出這隻股能不能如上面一樣走出短線行情:

該股走勢非常明顯,上升回檔形態,本週經過連續陰跌回調,主力洗盤徹底,吸籌完畢,回調結束轉強,量價齊升,該股後期走勢和買賣時機將另行發佈,想抓機會的股友留意。【鄒亦梧微信公眾號:Z002307】

思路很多,牛股更多,鄒亦梧希望下一個學會此種思路抓住牛股的,就是正在閱讀本文的你!當然,如果大家手中持有股票已經被套,不懂解套,不懂走勢,不懂操作,都可以一同探討,逍遙看到定當鼎力相助,為大家答疑解惑。

【鄒亦梧微信公眾號:Z002307】


股神逍遙天


要理解這個問題需要關注兩個更關鍵的問題:1.5G技術是什麼?2.國家之間的技術競爭。

5G技術:特性及可見應用

5G網絡技術是世界移動通訊的下一代技術,和4G網絡相比,5G技術已經不僅僅是用於手機終端。5G網絡技術相對於4G來講具有三個方面的優秀特性:1.傳輸高速率:網絡傳遞的速率基本上是4G網絡的100倍以上;2.大容量終端在線:可以允許高數量級的物體在線,從而可以同時可以協調這些物體;3.低延遲:通過5G網絡,無線控制的時滯可以做到最低,甚至可以被忽略。

正是由於這三個主要特性,在應用上5G已經被拓展了三個方面的應用:1.增強移動寬帶業務,就是面向3D/超高清視頻的大流量移動寬帶業務;2.海量設備類通信業務,也就是大規模物聯網業務,例如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3.超可靠低時延業務,也就無人駕駛、工業自動化、遠程醫療等業務。

5G地位:未來二十年人類發展的基礎設施

鑑於5G技術以上的大規模應用,5G已經完全超越了所謂4G網絡時期的地位,而真正成為人類未來十年至二十年人類社會發展的核心基礎設施,這個基礎設施將會包括通訊技術發展本身、經濟、甚至還包括軍|事等多個方面,對於一個國家發展的影響是多方面,也是極其重要的。

國|家未來之爭:5G技術是重中之重

正如上文所說,5G已經是人類未來發展的核心基礎設施,如果這個技術掌握在別人的手中,誰不會焦慮難安呢!所以,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就以“國家|安全”為理由禁止中國通訊設備供應商參與其相關通訊設施建設,當然包括5G網絡,不僅如此,美|國還不斷對其盟|友施壓,要求他們也不要使用華為、中興的5G技術和設備。為什麼呢?美|國擔心他們的盟|友使用了中國企業的技術和設備最終會受制於中國的5G技術,所以它們提出了“國家|安全”的理由。

華為:因為5G技術領先而被棄用

至於華為5G技術如何,用英國電信的一位高級主管的話更能清晰表達出來:“現在只有一家真正的5G供應商,那就是華為。其他供應商需要努力趕上華為。”什麼意思?華為在技術上已經成為5G網絡技術的領先者。技術最領先還為什麼被被別人禁止呢?這就在於上文所說的國家技術和未來的競爭。所以,華為不被一些國家採用既是技術的原因也不是技術的原因:是技術太先進再加上國家間的競爭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