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產業鏈公司梳理

今日武漢疫情使得雲計算領域提前大規模爆發。雲計算的相關產業鏈也更為清晰的浮出水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雲計算相關的上下游產業鏈:

說起雲計算,雲計算:通過互聯網把網絡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儲存、應用軟件、服務等)集成一個虛擬共享池(雲),進行統一管理和調度,進而向廣泛用戶提供動態、按需、彈性的服務。雲計算是IT產業最具確定性的發展方向,對IT“基建”拉動顯著。雲計算產業鏈可分為上游設備、中游平臺和下游應用。

雲計算相關上游設備端包含服務器、IDC、交換機和存儲、芯片、光模塊、等基礎設施,也涵蓋光纖、電源、機架等輔助器件設備。涉及的主要國內企業包括:華為、聯想、浪潮信息、數據港、奧飛數據、星網銳捷、華工科技、中科曙光、紫光股份、國脈科技、亨通光電新易盛、中際旭創、光環新網、寶信軟件、等等。

上游公司中服務器是行業資源整合的關鍵,國內上市的服務器廠商其中浪潮信息:國內服務器龍頭。2018年公司服務器銷售額、出貨量、市佔率三項指標均位列國內第一(IDC&Gartner數據),同時在2019年全球服務器市場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公司憑藉獨創的JDM模式提高客戶粘性,成為唯一一家在2019Q2、Q3市佔率持續增長的頭部服務器廠商,判斷2019Q4需求環境邊際改善將進一步強化公司擴張趨勢。

中科曙光:自列入實體清單以來,公司供應鏈在短期內受到一定衝擊,但2019Q3以來公司積極尋找供應商替代方案,已經完成基本應對,影響正在邊際弱化。在信息安全和自主可控大背景下,公司有望憑藉高端服務器市場的龍頭地位和旗下國產CPU核心海光信息,實現份額進一步擴張。

雲計算的服務類型通常分為三類,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和軟件即服務(SaaS)中游平臺包含:saas層(軟件即時服務)、laas層(平臺即時服務)、paas層(基礎架構即時服務)。從全球公有云市場看,saas層佔比最大,也是我們日常最常接觸的一層,而laas和paas層基本上都是全球雲巨頭,比如亞馬遜,谷歌,阿里巴巴等企業。saas層軟件及技術服務提供企業主要有:用友網絡、二六三、華勝天成、華宇軟件等。

laaS是雲計算服務的底層,是基礎設施,市場空間超大,技術壁壘極高,研發投入超級大,對資源整合能力的要求也極高,顯然這是高端玩家聚集地,全球最大的laaS企業大家都知道是亞馬遜,國內阿里雲在國內公有云市場目前的市佔率是一家獨大,華為雲後來追上,騰訊雲其次,競爭格局其實相當明朗。零散的玩家面臨著被淘汰出市場的命運


在中游三大模式中,PaaS夾在laaS和SaaS中間,本身市場空間就不大,而且行業競爭也是異常激烈,或者上面巨頭順手就做了。目前市場上具有成就的中小企業少之又少。

在中游三大模式SaaS應當是中小微企業創業的源頭,也是各大軟件初創公司的角力點。但即便是阿里和騰訊,雲業務只佔其商業帝國的冰山一角,因此對於SaaS的整合成為各巨頭看重的地方

企業全面上雲的時代在2019年正式開啟,預計2020年政府和大型企業上雲率將達到 43%。對軟件企業來說,下游需求爆發意味著2020年將成中國軟件企業崛起拐點,軟件企業將端迎來黃金時代。

美國已上市的TO B軟件企業總市值超過6500億美元,而中國至今仍未出現市值超過 200 億美元的公司,預計2020年中國企業級 SaaS 市場規模將達到473.9億元。

下游應用因涉及的行業多,所以範圍也較廣,包含金融(恆生電子、中科金財、東方財富等)、建築(廣聯達)、位置(超圖軟件)、政務(華東電腦、臺基股份、神州信息等)、醫療(東軟集團、衛寧健康、東華軟件等)、電力(恆華科技、遠光軟件)、民生(金卡智能等)、辦公(會暢通訊、視源股份等)等等很多行業。

最後為大家梳理了雲計算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數據截止2020年2月7日轉載至公開資料):


雲計算產業鏈公司梳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