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戰疫行動:疫情面前,有一種“疏遠”叫“愛的距離”

當前正處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按照山東省委以及山東能源和棗礦集團關於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工作部署,山東能源棗礦集團蔣莊煤礦於2月7日有序復工,在這一特殊時期,筆者在該礦調度大屏上看到這樣一幕:該礦準備入井的員工都整齊佩戴防塵口罩,相互間隔1米以上,在進行體溫檢測後正有序進入罐籠入井。不僅如此,在該礦工廣、會議室、職工食堂以及所有公共場所,員工之間都保持至少一米以上的距離,這種前所未有的“疏遠”不是工友之間的情誼淡了,而是該礦加強疫情防控、築牢疫情“防火牆”的一個縮影。

為將山能棗礦《關於加強特殊時期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工作的特別規定》落到實處,該礦周密制定《蔣莊煤礦復工生產方案》和《蔣莊煤礦復工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推出全員信息排查、工作場所衛生消殺、疫情教育動態跟進等一系列“硬核”舉措,並對員工行走、乘坐罐籠、就餐等日常行為規範做了特別規定,嚴把“疫情防控、安全准入、安全管控”三道關口,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產,全力確保礦井安全生產和職工群眾身體健康。

人員聚集是疫情防控最大的隱患,為把住源頭,不給病毒傳播留有任何可乘之機,該礦按照“無人則安、少人則安”的原則,對關鍵崗位及流程進行進一步梳理,積極開啟人力資源 “節能模式”, 嚴格執行“5788”勞動定員要求,組織精幹人員組織生產及輔助(撤架)等工作,確保主力生產調度、保障部門率先運行,非緊迫工作崗位機動運行。

“在疫情防控期間,我們嚴格控制井下單班入井人數,堅持正規循環作業,嚴禁撇勾延點,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基礎上,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該礦副礦長殷憲波說。

煤機高歌、煤流飛轉,在經過了一個新春假期的休整後,該礦3上907工作面又恢復了往日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這邊,該礦智能裝備工程師、集控司機李進正在集控室內有條不紊地操作著煤機等設備,那邊,在距集控室200米開外的工作面上,他的工友支架巡檢工孫波正根據根據採煤機速度調整著支架狀態,他們雖“相距甚遠”,但配合密切,滾滾烏金在他們的操作下,正源源不斷地流向地面煤倉。

“特殊時期,我們堅持‘定人定崗、定人定點’的工作方針,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基礎上,嚴格規定每位員工的工作範圍,行走路線,嚴禁混合作業、交叉作業,儘可能地避免人員接觸。”該礦生產技術部採煤專業技術主管丁寧說。

同時,該礦還制定細化了疫情防控期間的安全措施,要求特殊時期不再舉行大型活動和召開大型會議,倡導網上辦公,對員工乘坐罐籠及人行車人數、人與人的間距進行嚴格規定。為避免在就餐時人員聚集,該礦規定一張餐桌只坐一人,按照先生產、後輔助、再地面生產、再機關後勤的順序錯時就餐。

“礦上為我們想的特別周到,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之間保持這種‘愛的距離’,是對自己和工友的負責,我們一定要確保實現個人安全來保護好我們棗礦集團的‘大安全’。”該礦綜採一區職工沈光成說。

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工友之間的距離拉遠了,心卻貼得更緊,“兄弟們,讓我們眾志成城,共同抗擊疫情”“一切終會過去,靜候春暖花開”……蔣莊煤礦微信工作群裡,經常看到工友們充滿正能量的留言。

據瞭解,復工以來,該礦在紮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生產,在特殊時期保證了能源供應,彰顯了國有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們要提高政治站位,以積極主動和嚴密細緻的措施,確保疫情防控到位,同時要保持清醒頭腦,以高度負責和嚴抓細管的精神,確保礦井整體安全穩定。”該礦黨委書記、礦長張培龍說。

(本文摘自山能集團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