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想給孩子斷奶,也不要挑這三個時間,否則會耽擱他長高

所謂“斷奶”,就是給孩子斷母乳,是所有媽媽都早晚會經歷的一件事情。它意味著媽媽將結束自己的哺乳期,乳房不再分泌乳汁給孩子吃,身體短暫得到了解放。

同時,它還意味著孩子飲食向成人的飲食過渡,飲食結構得到進一步完善。總得來說,如果孩子能斷奶,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好事。

很多媽媽從生完孩子開始,就盼著這一天早點到來。

可是,給孩子斷奶急不來,還是要看具體情況的。

不然對孩子的成長髮育很不利,這裡建議各位寶媽再想給孩子斷奶,也不要挑這三個時間,否則會耽擱他長高。


再想給孩子斷奶,也不要挑這三個時間,否則會耽擱他長高

孩子未滿六個月,母乳能幫他提高免疫力,所以不能斷

可能很多寶媽不知道,母乳中富含免疫球蛋白、溶菌素、補體等物質,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年齡不滿六個月的孩子免疫系統不夠健全,母乳能夠讓他較大程度上免於病菌的感染,減少生病的次數,更加健康地成長。

因為母乳餵養好處太多,連世界衛生組織都建議:六個月內的孩子,應該完全純母乳餵養。

所以,媽媽再想給孩子斷奶,最好也等到孩子月齡滿六個月,不然孩子容易受病菌的侵擾,三天兩頭生病,影響對營養吸收,必然會耽擱發育長高的。


再想給孩子斷奶,也不要挑這三個時間,否則會耽擱他長高

1、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母乳餵養到至少一歲,最好2歲

1歲以內的寶寶,從營養健康的角度講,是無論如何也不應該斷母乳的,希望寶寶身體健康、頭腦聰明的媽媽,一定要重視1歲以內的母乳餵養。

具體參看斷奶的時間和方式:換口糧。

1歲之後繼續母乳的好處也很多,從身體健康角度講,寶寶還有1/3的營養需要從奶中獲取,從心理健康和性格培養的角度講,繼續母乳的重要性更是非同一般。

再想給孩子斷奶,也不要挑這三個時間,否則會耽擱他長高

1歲之後寶寶進入學步期,學步期的孩子每天都在探索,在成長,探索就難免有挫折,成長就難免有不安。

母乳,這種最直接的和媽媽相連結的方式,從出生起就是孩子安全感和安慰的重要來源。

對學步期的孩子來說,繼續吃母乳會讓他們少些不安,多些勇氣,很快從挫折感中恢復到積極探索的狀態。

1歲半左右,是孩子分離焦慮最嚴重的時期,表現就是特別粘人,這段時間,孩子有非常高的依戀需求,母乳可以非常好的滿足他們。

所以,沒有母乳吃的學步兒相比之下,更容易時刻黏在媽媽身邊,對探索和獨自玩耍畏首畏尾。


再想給孩子斷奶,也不要挑這三個時間,否則會耽擱他長高

《西爾斯育兒經》裡寫道,那些非常自信、安全感非常好的孩子,都不是斷奶過早的孩子

多數吃奶到2歲左右的寶寶很好斷奶。

那不是因為寶寶聽話,而是寶寶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發育到了準備好斷奶的程度,依戀需求得到了充分滿足,內心已經打好了安全而自信的基礎,也自然就能坦然面對斷奶——這個人生第一次與媽媽的分離,這個出生以來第一次重要的成長事件。

再想給孩子斷奶,也不要挑這三個時間,否則會耽擱他長高

2、孩子生病時,胃口不佳,貿然斷奶會影響他的食慾

給孩子斷奶,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計劃。比如,媽媽覺得孩子到了可以斷奶的年齡,想給孩子斷奶,但是孩子突然生病了。

這時候就最好不要給孩子斷奶,因為,孩子生病時,普遍胃口不佳,容易敏感煩躁。如果媽媽把他習慣的吃母乳,換成了其他食物,肯定會影響孩子的食慾。

孩子生病的時候,不好好吃飯,身體營養跟不上,就容易纏綿病榻,耽擱長高。

所以,媽媽再想給孩子斷奶,也最好等到孩子病好了以後,身體狀況、心理狀況平穩的時候,再給他斷奶。

再想給孩子斷奶,也不要挑這三個時間,否則會耽擱他長高

3、在炎熱的夏季,孩子消化系統容易出現疾病,不要斷奶

一年有四個季節,炎熱的夏季最不適合給孩子斷奶。

因為夏季是消化系統容易出現疾病的季節,原本孩子的胃腸功能就比較弱,如果飲食結構有明顯的變動,孩子就容易出現腹瀉、細菌性痢疾等疾病。

如果情況比較嚴重的話,對孩子的腸胃都會帶來損傷,孩子日常的營養攝入肯定會受到影響,必然會耽擱長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