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心思重,還未開口批評,就淚流不止,家長該怎麼辦?

賽老師初中數學


孩子犯錯,等不到家長批評,就不停的流淚,應該是自己意識到自己錯了。

孩子越來越大,心思也越來越重,當她認識到錯誤,家長如果這個時候,對孩子責怪和批評,無疑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不好的影響,即使是個孩子,她也是有自尊心的,建議在這個關頭,可以淡化處理,等孩子心情平復了,或者在其他的環境下,再心平氣和的和孩子溝通,這樣孩子的自尊心不但不受損,而且更容易拉進親子間的關係,孩子也比較樂於接受。


瓜與籽


我在一二十歲的時候也是這樣,這和小時候成長環境有很大關係,這樣的人內心特別敏感,很在意別人的眼光。小時候家裡是親戚裡最窮的,母親是二婚,父親是入贅的,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父母出去打工,我被送到親戚家讀書,親戚並不喜歡我,每天都是過的小心翼翼。第一次和父母分開那麼長時間,接到他們第一通電話的時候自己居然不能說話,是那種哽咽到話到了喉嚨但無法發聲的那種(有思念有委屈)。她們過年回家我看到母親的那一刻內心很激動但卻愣著不敢往前走。就這樣過了兩年,初一初二送去讀私立學校,初三轉到公立學校(並寄宿在另一個親戚家)。因為和父母長時間的分開,所以感覺和他們既熟悉又陌生。出去工作後,有一次不知道什麼原因給母親打電話(時間太久記不清了),那次徹底崩潰了,哭著和她說自己從小就渴望愛,有太多的委屈不知道和誰說,那一次都說出來了。我說說原生家庭給我的性格影響就是,極其敏感。因為從小就寄人籬下所以 很多時候 不懂拒絕,習慣迎合別人,在意別人的眼光和眼色,喜歡比較(因為小時候總覺得親戚家的孩子該有幸福我都沒有)。我現在也結婚生子了,對父母更多的是心疼,理解,還有就是希望能多陪伴他們。我給你的建議是多花時間去關心她,你的一句關心比任何說教都管用。這樣的孩子就是心裡缺愛,沒有安全感。


C米粒兒兒


你好,我是心理諮詢師天藍姐劉冬,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人和人不一樣,有的孩子天生大大咧咧,有的孩子可能天生性格就敏感一點。就算一個家庭的一母同胞,也會有幾個孩子性格都不同的情況。

一方面,你的孩子可能性格比較敏感,對批評這種事情會非常難以承受。說別人一句別人能承受,她卻受不了。

第二,或許,只是之前她已經承受了很多壓力,這些壓力你們並不瞭解,對她來說已是不成承受之重,她也無法告訴你們。為什麼?因為說了沒用,只有自己默默承受,但是她總是需要人理解的,總是有承受不了的時候。可能你們一句話還沒出口,但是臉色和口氣已經不一樣,孩子感受到到了壓力,受不了。

第三,或許在你們的家裡,並沒有給孩子民主自由、表達溝通的機會,平時也是教育批評為主。你們所謂的批評,也許孩子是冤枉的。誰冤枉了不難受呢?

最後,不知道你說的批評是否是常態?你們和孩子的關係和諧融洽嗎?如果親子關係是個大障礙,平時家人沒有自由溝通的機會,教育孩子全靠批評,那她平時會覺得不快樂。一個不快樂的孩子,愛哭很正常。

家長該怎麼辦?講明原因又不給出辦法都是耍流氓,下面我來講清楚解決辦法。

一、給孩子足夠的接納、耐心,好好的陪著孩子,讓她有足夠安全感,不要急躁,讓孩子能說出來為什麼委屈,為什麼哭,理解她。哪怕她說的你根本不理解,也試著接納。

二、在孩子受委屈的時候,先不要急著批評、講道理,先抱抱她,解決她的情緒問題,等平靜之後再講道理。

三、如果孩子說不清楚,耐心的等待,不要催,逼,督促,更不要急著批評。當孩子足夠信任大人的時候,她會好好說話。大人之前答應的“無論說什麼一定不生氣”之類的承諾,也要做到。

四、如果爸爸媽媽問不清楚,可以換一個更能跟孩子溝通的人和她說。

總之,一家人要好好說話,不要動輒批評,只有鼓勵支持,信任讚美,衷心的而不是假裝的真誠讚美孩子,欣賞孩子,才能培養出自信勇敢的孩子。

我是心理諮詢師天藍姐,陪你看清真相,讓心理學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

大家覺的我說的對嗎?來評論區留言吧~!


心理諮詢師天藍姐


這位家長,先不要心急。看得出,您是位心思細膩的人,也很疼愛自己的女兒。光看問題,就感受得到您“訓”孩子時候的心疼。


心思重的孩子,多是內心敏感的孩子,女孩子會更甚。由於他們天生關注細節,外在世界這面鏡子,會很輕易地把別人的情緒帶進她的內心,從而做出強烈的反應,喜怒哀樂,都要比別的孩子表達得更加徹底。因此,只要你面帶怒色,她就感覺得到,不管內心是委屈或是害怕,都會快速反應,這是天性使然,小孩子是控制不住的。


事物皆有兩面,內心敏感的孩子,由於容易“走心”,也會很關心身邊的人,尤其是自己的家人和要好的小夥伴,“同理心”是天生的優勢。換句話說,只要父母能夠科學引導和教育,他們會成長為“情商”很高的人,未來也是一片光明的。


對於“敏感”孩子的教育,確實是挑戰,輕不得重不得,根本還是要保護好孩子這顆敏感脆弱的內心。

  • 請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前面分析過孩子的內心,請您無論再生氣,也要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要輕易釋放,孩子感受得到。敏感的孩子也是衝動的孩子,家長以身作則,也是在教她控制自己的情緒。

  • 請減少對孩子的“評判”。不知道這位家長心中是否已經認為孩子“內向、膽小、軟弱”等等,如果不是、那是最好;如果是、請務必先撕掉這些“標籤”,並且在以後避免各種“打標籤”的行為。因為這些“標籤”會植入你的潛意思,然後體現在你對待孩子的態度上。即便控制得再好,任何不自覺的流露,都會對孩子敏感的內心形成暗示,造成惡性循環。

  • 請“欣賞”自己的孩子。“壞”的會被放大,“好”的同樣會被放大。平時多誇誇孩子(注意,不是追捧),尤其是她向你尋求關注的時候。女孩子的話,可以誇她心靈手巧、懂事乖巧、陽光可愛。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挑戰,孩子同時也是父母的老師,希望你們可以共同成長。以上僅是個人觀點,希望能夠幫助到您,給孩子多一些包容吧,他們都是天使!


白鯨育兒


一、批評孩子“尊重”在先

孩子哪裡做得不好,父母當然應及時指出來,不讓小毛病發展成大的禍患,但這並不是說一分鐘也不能等。既然事情發生了,最好是先解決這件事,而不是先教訓孩子,更不是粗暴地責罵孩子。如果是在人多的場合或家裡有客人,父母不妨找機會把孩子拉到一邊說句悄悄話,或等到客人走了以後再說,避免孩子遭遇下不來臺的尷尬。對於那些很有個性的孩子,強硬的態度其結果是兩敗俱傷,心平氣和地啟發孩子,他會很快理解父母的意圖,默認批評,自尊心也不會受傷害。

二、避免使用尖刻語言

漫罵:混蛋、癟三、騙子

侮罵:笨蛋、真是個廢物、不中用的東西

指責:又淘氣了、真是個壞孩子

壓制:給我住嘴、你敢不聽大人的話

強迫:不許說不行

威脅:你敢不聽我的話,我再也不管你了

挖苦:虧你想得出這種蠢方法,你真聰明

用這類傷害性的語言去批評孩子,有時確實也會立刻見效,孩子會乖乖地服從父母的意志,然而,這種屈服只是暫時的。從長遠看,這些語言不僅會傷害孩子的自尊,還會對孩子的性格的形成產生不良影響。懂得尊重孩子,批評時就事論事,不翻舊帳,使孩子懂得自己她錯在哪裡,不再重犯,那麼,這樣的批評就能起到它應該起到的作用。

三、無聲有時勝有聲

沉默是金。一些很明顯的錯誤或頑固性錯誤,孩子自己也會意識到。如此習慣成自然地一錯再錯,被父母“敲打”的心理準備早就“百鍊成鋼”。此時如果父母仍舊依照慣性老生常談地指責一番,實際上是如了孩子的願,他可能會如釋重負,眨眼之間就把批評忘得一乾二淨;相反,父母的冷處理倒讓孩子忐忑不安,覺得很不自在,並揣摩父母的心理。適度、適時的沉默可造就緊張的氣氛,也給孩子留出了自省的時間,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豆媽育兒路


你好,關於你這個問題,女兒心思重,沒開口批評就會撒嬌流淚,我我個人觀點,首先你的情緒是怎樣的,然後你是以一個什麼形態或者身份去溝通這件事的,老話說,會撒嬌的孩子有糖吃。至於為什麼這樣講呢,可能決定於第一次小孩犯錯,也可能是我們家長心中的標準,小孩所謂的犯錯,你是不是用嚴厲或者面目猙獰的語氣教育了小孩,然後小孩哭了,你就會突然感覺自己說嚴重了,或者情緒做過了,接著就去哄,就去跟小孩服軟,愛小孩的心情,每個家長都一樣,然後,孩子的情商高,就會覺得你這樣的做法,開始很嚴肅,見不得我哭,我以後就哭給你看,小孩會在他的內心中行成這樣的一個心理暗示,即使我犯錯了,只要我哭,大人就會妥協。現在需要我們來做的就是,換一種方式,一種方法去面對小孩,你犯錯,我就要批評,用怎樣的方法批評,什麼語氣,都要想好,他如果哭,怎麼面對,怎麼去正確的引導,還要讓他知道自己是錯的,這樣真的很難,我作為一個5歲孩子的父親,我都做不太好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3600091860b64f26d6\

隨寫隨拍我是小白


這跟陪伴有關係,多花時間陪在她身邊,時間久了就會什麼都跟你聊,不管是什麼都安靜下來好好的聽,6歲之前父母的話是金子,6歲之後父母的話多餘,12歲以後父母要學會閉嘴就是有事簡明扼要的說別重複,要不就嫌你煩了,這是孩子年齡的特點。生育一個孩子比養育一個孩子要容易多了


hzzql


什麼問題呢?

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這樣嗎?

女孩子的心思都是比較細膩的,也是比較愛哭喲!

擁有這樣的女兒真的是幸福的事耶!

因為這樣性格的女孩心思細膩,情感豐富!

所以我們平時在生活中要多於孩子溝通,與孩子一起分析事情的經過!

儘量用平等的朋友般的語氣與孩子溝通

你只需要強調什麼是她不可逾越的錯誤就好!

你們平時與孩子的相處時間多嗎?

如果平時都是一直都是陪伴在孩子身邊的家長,那麼只要你細心觀察,你就會找到與孩子的相處方式的



心悅育兒經


我以前有過這樣的時期,主要因為家庭關係,缺乏關心,也沒有安全感。我父母從不問我在學校有沒有受委屈,他們只會問我考了多少分。所以神經特別敏感,有時候甚至他們都沒開口,一個眼神我就哭了。
多跟孩子交流一下,瞭解一下她的內心,像朋友一樣的聊天。我當時是被我語文老師開導出來的,希望你也可以!加油!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65674824a8d4de6a5fc45c3f9facfce\

上邪本尊


有正確的教育和指導她,讓她內心能牴觸,有什麼事情好好和她談,又要又打又罵,讓孩子內心對你有一種恐懼感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ff5e3e163c5b4498908865ec8c1f39f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