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時代最慘烈的戰爭有哪些?

洪浩江蘇南通


有好多。

第一,是長平之戰。

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規模最大,實際參戰兵力最多,傷亡最大的一場戰役。


秦國共投入60多萬人,趙國共投入45萬人。雙方共計100餘萬!這都是實打實投入前線作戰的兵力。如此龐大的規模,不但在當時的世界上絕無僅有,放眼整個古代世界史,也是數一數二。



長平之戰,又是古代最殘酷的戰役。秦國傷亡20餘萬,趙國45萬全軍覆沒。傷亡之大,戰鬥之慘烈,堪稱冷兵器時代之最。

第二,戰國混戰。

戰國時代,特別戰國後期,戰爭規模越來越大,傷亡越來越慘烈。一戰斬首5萬、10萬、20多萬這樣極其慘烈的戰役不斷出現。整個戰國時期,有兩百多萬人戰死。

第三,三國混戰。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各方勢力混戰不休,民不聊生,百姓“百不存一”!三國時期最少的時候竟然只剩下190多萬人!簡直無法想象。


上將噯福斯


肯定是嘉定三屠了。

嘉定三屠比揚州十日還要慘烈,因為揚州十日起碼是軍隊打軍隊,女真人殺漢人,多鐸怎麼也是一個鐵帽子王率領十萬清軍圍打只有一萬兵的史可法,所謂強兵快刀,後來史可法失敗之後,清軍報復,也只是“十日不封刀”而已,揚州人痛苦只有一遍,反正刀快,死也就死了,一了百了。

而嘉定三屠是一遍一遍又一遍,嘉定城一座城屠殺了三遍。

首先,和清軍打仗的一開始就不是軍隊,是老百姓們拿起手邊可以作為武器的所有“武器”向清軍發起了攻擊。

而,清軍一方呢?也不是純正的清軍,屠城的是原“農民起義軍”,李自成部下高傑的部下李成棟李大人以及他區區五千人馬的部隊。

這個李大人這時候是大清的吳淞總兵官,領的手下也多數是原來的兄弟夥,一群漢人是也!

先是多爾袞下達“剃髮令”,嘉定百姓不服,在鄉紳候峒曾帶領下舉起了反抗大旗,李成棟率五千人受命攻城。、

專業打業餘,軍隊打百姓,很容易也就把嘉定打了下來。

做了漢奸的最痛恨不願意做漢奸的。

李成棟下令屠城搜財,李成棟的屠城其實是虐殺全城,砍手斷腳,割鼻挖眼刮耳朵,並不給老百姓們“一刀成一快”的機會,為的是逼出銀錢,對於婦女就是剝光用釘子把雙手釘在門板上,姦淫玩樂。

一時間,百姓們上吊的,投井的,跳河的,抹脖子的成街成巷,就怕臨死還要受辱,不如先死了事。

一天之內嘉定城大概就死了三萬人,自殺者居多也!因為李成棟只有五千人呀!除去站崗放哨的,保衛李成棟指揮機關的,他能放出多少兵力去屠殺呢?

然後,李成棟退出了嘉定城,三四天後,當時攻城之時僥倖逃脫的人開始陸續的回到嘉定城,誰家不死人呢!怒氣再次集結,一個叫做朱瑛的人召集了兩千多人,殺盡了城中正以為得計的漢奸和清軍委派的官吏。

李成棟很生氣,反身又一個回殺,把嘉定城居民殺了一個精光,然後把所有的屍體聚集在了一起,一把火燒了。

二次屠城之後,李成棟率部又退了出去。

是時,江南之地,清軍,南明軍,各種土匪軍,往來如梭,老百姓們無所適從,全部竭盡所能的往城裡躲,有城牆擋著,總是有點安全感呀!

大概有二十天的時間,嘉定城又聚了一二萬名四鄉的難民。

這時候來了一個南明的將軍吳之番,意圖佔據嘉定城,於是率軍猛攻,殺得城中留守的清軍和官吏抱頭鼠竄。

李成棟聽報,再一次攻城,把吳之番以及他的幾百烏合之眾輕而易舉砍殺殆盡,然後發現城中竟然又有了揹著細軟財寶的近二萬難民,有財發的心念一動,順手就把難民們也送上了西天,血流滿城。

是為嘉定三屠!

一點尾聲!

漢奸劊子手李成棟打仗如此出力,率部跟著清軍打下了江南,福建和廣東後,清廷論功行賞,被授予提督之官,提督軍務總兵官,負責一省的軍事工作,雖然勉強,但也算的上“封疆大吏”了。

然而,李成棟很不服氣,他做大順軍跟著李自成的時候,打的明軍吱哇亂叫,明軍全是他手下敗將,吳三桂等明軍可以稱王就藩,他李成棟卻只是一個總兵官,欺負人也。

一怒之下,他抗起了反清大旗,迎南明永曆帝於肇慶,轉身做了“南明寧夏王”。

可比總兵官威風太多了。

順治六年,在信奉與清軍戰鬥,敗,落水溺死!

南明政權追諡他為“忠烈”!很搞笑。


葭明通半瓶歷史


首位,蒙古西征。在苦寒之地發家的蒙古人有一個特點 就是對同樣的人類毫無同情心,因為同情對於自然條件惡劣、求生都困難的民族來說,不啻於是一種累贅。所以在蒙古斷斷續續長達半世紀之久的西征中,我們不止一次看到這樣的記載:攻城之前,驅趕婦孺或百姓為前驅去消耗守軍火力,摧毀其戰鬥意志。城破之後對城內居民大開殺戒,倖存者拐掠為奴。從蒙古高原直經中亞到印度河流域、西亞乃至北非,此類慘劇屢屢上演,不斷刷新著人類殘酷史的下限。

第二位,明清戰爭,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這個就不說了吧?人口損失了一半多,直接把已經一隻腳邁入資本主義社會的大明給拉回到了半奴隸半封建社會。不僅如此,明代西洋傳教士筆下的大明臣民,與一個多世紀後同樣西方旅行家所描述的清朝子民,已經宛然成了兩個物種,前者氣宇軒昂,睥匿萬物,連當時世界上最囂張的荷蘭殖民者都不放在眼裡,打的紅毛海盜們幾次鎩羽而歸討不到一點便宜,而百年之後的後者,則變成了一群面黃肌瘦形容枯槁只能在官府欺壓下喉炎殘喘的活屍。不僅滅其國,殺其人,而且還能換其骨,易其魂,這樣的戰爭難道還夠不上慘烈嗎?

其三,太平天國戰爭,歷時十餘載,戰火從廣西四川湖廣而至安徽兩江,幾乎燃遍了大半個中國,而且還都是最為富庶繁華的地區,死難人數多以億計,堪稱十九世紀最慘烈的戰爭。

所以,從波及地域、死傷破壞力、戰爭的深度影響這幾方面看,與此三戰相比,冷兵器時代的其他戰爭,基本就是部落衝突規模或小孩子打鬧的水平了。


石海釣沉


冷兵器時代最慘烈的戰爭基本上都出現在中國,例如長平之戰、王剪滅楚、赤壁之戰、金滅北宋、蒙古西征、蒙古滅西夏與金國、張獻忠入蜀、清軍南下等等……



當代曹植


冷兵器時代任何一場戰爭都是肉體與肉體的碰撞,都是殘酷無情的、慘烈無比,所以沒有最為慘烈的戰爭。

戰爭,是用最極端的手段,暴力解決利益糾紛的行為,從人類開始用這個方式解決問題的一刻,就沒有戰爭不為慘烈!

如果用雙方傷亡人數來衡量和定義戰爭慘烈程度,那麼在我國曆史上非長平之戰莫屬。

長平之戰,是秦國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一帶同趙國軍隊發生的戰爭。趙軍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佔長平,此戰共斬首坑殺趙軍約45萬。

長平之戰是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秦國數戰連勝,致使趙軍損失慘重,戰場上的局面對趙國極其不利。趙王由於戰爭接連失利,遂求和秦國,不成被戲耍,再加上廉頗兵敗城毀使趙國蒙羞,趙王便起用趙括代替廉頗;趙括遵照趙王意圖,變更了廉頗的防禦部署及軍規,更換將吏,組織進攻。秦國暗中換帥名將白起,白起針對趙括急於求勝的弱點,採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最終獲得戰爭的勝利。

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進程,長平之戰是戰國曆史的最後轉折,至此秦國的統一隻是時間問題(見戰國曆史分期)。此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

這就是震驚世人的長平之戰坑卒40萬,這個人數是值得懷疑的。秦軍傷亡人數保守估計在20萬,而且我推測主要是戰鬥人員。

古代戰爭之前第一就是師出有名,第二就是誇大軍隊人數,給與敵人震懾,上兵伐謀。就如同長平之戰,坑殺四十萬是真是假還有待考證。一場戰爭裡發動一百萬軍隊,恐怕就算在我國的文獻中,是不太多見的。但是,如果說是動員了百萬人,接近百萬這個數量級的話,應該就只有這一個。

如果以參戰、動員人數最多的應該就是宋神宗的五路伐夏。

這次作戰分為三個作戰方向,五條作戰線,發動了百萬級的人力,會攻興、靈二州,將雙方的戰線全面前推,意圖奪取西夏在黃河以南的立足點。

我們看看這五路的動員情況:

第一路麟府路 主將:王中正

出動人力:兵六萬人、民夫六萬人(實際動員十一萬)

第二路鄜延路 主將:種諤

出動人力:鄜延路兵五萬四千、畿內七將兵三萬九千共九萬三千

第三路涇原路 主將:劉昌祚

出動人力:涇原路兵五萬人

第四路環慶路 主將:高遵裕

出動人力:番漢步騎八萬七千、民夫九萬五千共十八萬二千

第五路熙河路 主將:李憲

出動人力:熙秦兵七萬、吐蕃番兵三萬共十萬

總共59.5萬人。

這只是直接上戰場的人力,還有大量沒有上戰場的人力資源沒有統計在內,青唐吐蕃動員了十三萬人也參與了這次作戰,也沒有全部計算在內。因此,說這次作戰動員了百萬級的人力資源是不算太誇張的。

此戰役的規模很大,但結果卻是功敗垂成。宋朝軍隊損失慘重,各路軍隊都傷亡不小。


老子名字怎麼了


1、阪泉之戰

2、牧野之戰

3、長平之戰

4、雁門之戰

5、鉅鹿之戰

阪泉之戰:

黃帝征服中原各族的過程中,與炎帝兩部落聯盟在阪泉進行的一次戰爭。阪泉之戰對開啟中華文明史、實現中華民族第一次大統一有重要意義。發生在華夏集團活動地域的東半部,較靠近東夷集團分佈區,保存傳說最多的是冀西北的涿鹿。

阪泉之戰曾見載於春秋時期的史籍中。公元前636年由於內亂,周王出奔於鄭國,次年狐偃建議晉文公“求諸侯,莫如勤王”。晉文公“使卜偃卜之,曰:吉,遇黃帝戰於阪泉之兆”。後來司馬遷“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收集民間傳說並進行實地考察,參證文獻記載寫成《史記·五帝本紀》,復原了阪泉之戰的歷史過程。

牧野之戰,又稱“武王伐紂”,是周武王的聯軍與商朝軍隊在牧野(今河南省淇縣南、衛河以北,今衛輝市境內)進行的決戰。由於帝辛(商紂王)先徵西北的黎,後平東南夷,雖取得勝利,但窮兵黷武,加劇了社會和階級矛盾,最後兵敗自焚,商朝滅亡。故《左傳》稱:“紂克東夷而損其身”。

背景

商湯建立商朝,經歷六百多年後,傳位至第三十一位國王帝辛(商紂王)時,已是危機四伏。據《史記·殷本紀》記載:帝辛“資辯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但“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政治上帝辛耗巨資建鹿臺、矩橋,造酒池肉林,使國庫空虛。寵信愛妃妲己以及飛廉、惡來等一幫佞臣,妄殺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造成諸侯臣屬紛紛離叛。軍事上帝辛致力於用兵於東南夷族,雖然戰爭取得了勝利,俘虜了“億兆(上百萬)夷人”,帝辛也被譽為“百克(百戰百勝)”,但商軍主力遠征東夷,造成商都朝歌(今河南省淇縣)空虛,無兵可守。

周部落本來是渭水中游的一個古老部落,居住於今陝西中部的一些地區,依靠優越的自然環境逐漸發展起來。到姬昌時,對內重用呂尚、散宜生、太顛、閎夭、南宮适等一幫賢臣,國力日強;對外姬昌宣揚德教,積極調停各方國間的爭端,使諸侯紛紛依附。姬昌趁機大搞統一戰線,而各國由於要供應商朝攻打東夷的大量軍隊和物資,又受到商王的猜忌和鉗制,早已苦不堪言,當然也樂於向“西伯”靠攏。據《史記》記載:“天下三分,其二歸周”。

長平之戰,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說是周赧王五十五年農曆四月至九月間 ,又一說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國名將白起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今山


方大傑


冷兵器時代最慘烈的戰爭,戰國時期的長平之戰應該算一個。

長平之戰是秦國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一帶同趙國軍隊發生的戰爭。趙軍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佔長平,此戰共斬首坑殺趙軍約45萬。

戰爭的原因是在公元前262年,秦國攻打韓國,韓桓惠王請求獻出上黨的土地以求秦國息兵。上黨郡郡守馮亭不願降秦,想利用趙國力量抗秦,就把上黨郡的十七座城池獻給了趙國。

趙國接受上黨,自然就引起了秦國的不滿,敢動我的奶酪,於是秦國派兵攻趙。

公元前260年初,秦昭襄王命令左庶長王齕率領軍隊攻打併佔領了上黨。到農曆四月初,在長平與趙國主帥廉頗率領的趙軍對峙。

經過幾次戰役,趙將廉頗率軍敗退至丹河東岸,修築壁壘,趙軍自此怯縮不戰。但是秦軍也進攻不成,兩軍處於僵持態勢。

隨著時間的流逝,有兩個人坐不住了。一個是秦昭襄王,另一個就是趙孝成王。兩人看到戰爭無果,反而越打時間越長,自己存的那點糧食根本經不住折騰。於是戰爭的轉折點到了。

這時趙孝成王就開始問大臣怎麼辦,大臣婁昌建議和秦國議和,趙孝成王派高級使節到秦國議和,秦昭襄王和範睢看到這是一個機會,隆重的接待了趙國的代表。但是這兩個人很明白,講和是不可能,這次接納趙國的使臣是為了穩住趙國和其他國家,給其他人造成準備和談的假象。

這邊趙孝成王看到和談久拖不決,國內的糧草已經不夠廉頗折騰的了。便派人到楚、魏國求助,但楚魏看到趙秦兩國已經和談,所以都拒絕出兵幫助。

這時趙孝成王看到得不到其他國家的援助,和談又不成,廉頗又怯縮不戰,同時秦國用了一招反間計,並散佈傳言說:“廉頗很容易對付,秦國最害怕的是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

就想改變長平之戰的形勢。因此有了換將的念頭,將新的將軍改為趙括。

此時秦國這邊也做了改動,將大將王齕換為白起,但是這是秘密進行,別人並不知道。所以長平之戰的後半段要開始了。

秦國主將白起使用計謀引誘趙國軍隊進攻,並分隔包圍,切斷趙軍糧道,使趙軍斷糧45天,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慘相。

趙軍拼命突圍,均不成功,最後趙括親率兵突圍反被流矢射死。主將一死,二十餘萬趙軍群龍無首,很快就投降了。

白起說:“趙國士兵反覆無常,如果不全部殺掉他們,恐怕再生事端。”於是白起命令秦國軍隊將趙國降軍全部活埋,只留下年紀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趙國。

長平之戰,秦國軍隊前後斬殺趙國士兵45萬人,趙國上下一片震驚。

戰後,趙國元氣大傷,再也無力單獨和秦國全方位對抗,此戰後秦國的統一隻是時間問題。

長平之戰結果,趙國全軍覆沒,秦亦傷亡近20萬,即雙方傷亡超過65萬。此役成為春秋戰國時代一次持續最久、規模最大、最慘烈的戰爭。


石門光影


冷兵器時代最慘烈的戰爭我認為是長平之戰。長平之戰是秦趙兩國在公元前262年-前260年發生於趙國長平的著名戰役。

秦昭襄王時期,范雎入秦為相,提出遠交近攻的戰略格局,意思與秦國接壤的韓趙魏作戰,不搭理存在隔離的楚國和齊國。公元前262年,秦軍先攻打韓國,一直打到上黨附近,上黨郡守馮婷不願上黨落入秦國手中,便把上黨郡送給了趙國,秦王知道趙國收下上黨郡後,十分生氣,於是決定出兵趙國,這才引出了長平之戰。

趙國在接受了上黨郡後也知道秦國會來,所以派了名將廉頗在長平守城,以為失了上黨也能守住長平,自然不算吃虧。秦國果然沒讓趙國失望,由左庶長王齕領軍很快就打下了上黨郡,於長平外與廉頗相望。在長平城外王齕攻,長平城內廉頗守,雙方互有傷亡一直僵持了很長時間,趙國糧草不足已經很難支撐,於是趙王就把廉頗換下,讓紙上說能打敗王齕的趙括擔任主帥,並且對秦軍發功進攻。秦軍這邊發現趙國中了范雎的反間計,果然把廉頗換成了趙括,於是也偷偷把主帥換成了名將白起。

白起在趙括出兵後佯裝潰敗誘敵深入秦軍大營,又派出多隻部隊突擊趙軍後方和壁壘之間,將趙軍分割為兩個孤立的部隊同時切斷糧草,趙軍多次突圍都失敗,後趙括在斷糧46天后,飢寒交迫,無奈之下強行突圍,被秦軍亂箭射死,趙軍看主帥死了,紛紛投降,白起因無處安置全部坑殺,只留240人回去報信。

這場戰爭共殺死趙軍45萬人,從此趙國廢了,白起成神話了,趙括紙上談兵涼了。


向天空


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因為標準不一樣。一場戰爭中死的雙方士兵最多最慘烈這個標準可以,死的士兵加百姓數量多少也是個標準。我個人認為應該把死的所有人口都算進去才算是最慘烈的!中國從有人開始就有戰爭了,秦末戰亂,黃巾起義,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安史之亂等等都是死亡人口巨大而又對歷史進程影響深遠的戰亂。但是要數最慘烈的,我認為要數太平天國了。太平天國運動是清朝咸豐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間,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等組成的領導集團從廣西金田村率先發起的反對清朝封建統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農民起義戰爭,是19世紀中葉中國最大的一場大規模反清運動。1864年,隨著太平天囯首都天京的(南京)陷落,標誌著運動失敗。這場歷史上人類最大規模的起義運動的可怕之處是戰爭爆發前全國人口約4.3億,戰爭結束後人口僅剩2.3億。死亡人口兩個億,這恐怕是有史以來最慘烈的戰爭了!



米格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慘烈的可多了。

但是大多數不是因為冷兵器而慘烈。

大多數是因為時代古早,古時對待人命的態度和客觀條件,價值觀和現代是不一樣的。

比如屠城,現代戰爭屠城可是完全不允許的。

日本南京大屠殺,全世界都震驚,都痛斥。即便日本自己,也不敢說自己沒問題,只能模糊的說沒有發生。

而古代則不同,奴隸遍地,女人如同物品,你指望不慘烈反而不現實。

比如成吉思汗打仗,屠城是家常便飯。打下別的國家,進去搶是應該的。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可以說每一場戰爭都極其慘烈。

慘烈從來和用刀還是用槍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