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90的情侶分手都是因為這個..


據說%90的情侶分手都是因為這個..

從本質的角度,理解兩性吸引的秘訣。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知彼解己”。


你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你跟女生在聊天的時候,她說:哎,今天不開心。


你說:啊?怎麼了?


她說:有個同事,今天突然叫我去幫她帶一個客戶。


你說:那你去了嗎?


她說:沒有啊,那個客戶想要的設計方案我不知道怎麼做的,所以客戶不開心,然後那個同事也不太開心了。


你說:哦,這樣啊,下次要是遇到這種事,你可以balabala.......


她:...嗯


你繼續說,這樣的話,下次就不會遇到這種情況了。


女生滿腦鬱悶,覺得你根本不瞭解她在說什麼。


“雙贏思維”的前提是理解別人,而理解別人的前提,是傾聽。


但很多人都不懂得傾聽,因為我們太喜歡給建議了。


概念:知彼解己


假如你心情不好,於是找父母述說。


可是你剛說沒兩句,父母就說:我知道了,然後告訴你可以別去想這件事,就不會心情不好。


你一定納悶:爸,你還不知道我為什麼心情不好,怎麼就可以叫我不去想這件事?


你爸說:你這事,我年輕時也遇到過,當時我就是這樣過來的,不用問,你只要照我說的這樣去做就對了。


你有點懷疑的照做,試著不去想那件事,但腦海裡還是忍不住想起,於是心情還是不好。


你說:爸,不行,我躺著會想,坐著會想,沒辦法不想那件事。


你爸很生氣:一定你是沒有忍住不去想它,你要控制好想法。


你說:不行,控制不住。


你爸:你怎麼回事?知道想這件事會心情不好,還要去想它幹什麼?


聽完這個故事後,會不會感覺很高效?


為什麼搞笑?


因為你爸在傾聽你的述說之前,就已經給出了建議。


原因是他覺得他年輕時經歷過這種事,所以一開始就給了藥方給你建議。


我們在傾聽之前,總是迫不及待的想表達。


特別希望別人理解我們在說什麼,卻忘了,要先去理解別人。


所以柯維說,從獨立期,走向互賴期,你需要收握另一個重要的習慣。


那就是:知彼解己,先知彼,才能解己。


據說%90的情侶分手都是因為這個..

運用:該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養成這樣傾聽的習慣,你需要做到三件事。


第一:急於回應。


很多人在還沒有認真聽完別人的述說之前,就迫不及待的打斷ta,然後告訴ta該怎麼做。


就像女生跟你相處的時候,她自己的話還沒有說完整,你就覺得知道她在說什麼了。


於是各種給建議,就是想著怎麼去解決她的問題。


其實這麼做,等於是在用你的自傳去給於對方回應。


在溝通中,把自己放在了溝通的中心,是阻礙自己傾聽,阻礙理解別人的病。


得戒。


第二:用心理解。


據統計,人類的溝通%7是通過語言,%38是通過語調,%55是通過肢體語言。


所以,在交往之前,不僅要通過文字聊,還需要用語音聊,用語音聊也不夠,還要視頻聊。


視頻聊也不夠,還得出來見面聊。


只有在現場,才能用眼睛“看”對方的肢體語言,從而決定是否為合適的伴侶。


因為只有現場,才能完整的瞭解到對方的全面,才能讓擇偶更加有效進行。


而約會被PASS掉,也是因為沒有注重好那%55的肢體語言和%38的語調。


最後約完會,被女生甩手拉黑,也一臉懵的不知道為什麼。


跟女生相處不好的原因,就在於沒有把耳朵,眼睛,心都用上。


不懂用耳朵聽,用眼睛看,用心理解,是無法發現對方話外之音的。


才會發現不了女生想表達什麼,想幹什麼,才會出現女生的經典臺詞:男人都是大豬蹄子。


第三:移情聆聽。


移情聆聽,這點在長期關係相處之中至關重要的一點。


意思是,把心放到對方身上,先感受她的快樂,憤怒,痛苦,激動,然後聆聽心聲。


這是一種技能,更是一個態度,是“知彼解己”的關鍵。


真正瞭解他人內心很難,但還是有辦法的。


你可以在聽的時候,重複一下她的用語最後的幾個字,作為回應。


我想出去...


這件事是這樣的...


馬上要走了...


然後,用你自己的語言,去組織起她表達的話:我整理一下你說的話,你看下對不對。


你現在感覺是......於是你想要.......所以才會..... 是這樣子嗎?


這樣去表達,就會幫你,也幫她感受到,你開始理解她了。


再然後,你繼續表達,去跟她的情緒互相呼應:那你現在應該很辛苦....覺得別人真的是....才會....


據說%90的情侶分手都是因為這個..

這樣,你就進入了她的心,她也會明白,你真正的理解了她的表達。


也會覺得你很懂她,總結完後,你們就已經站在一起了。


你會發現,她向你表達的這件事,其實根本不需要你什麼建議。


就算真的需要,那麼這個時候你再說建議,會比一開始直接說更加的有效,她也會欣喜接受。


有時候,她需要的,只是你那用心的理解,與移情的聆聽。


總結:


知彼解己,就是要先去理解他人,然後再讓別人理解自己。


理解他人,是重要的態度,聆聽別人,是重要的技能。


怎麼做?


第一:戒掉急於回應。


第二:用心理解。


第三:移情聆聽。


你學會了嗎?


如果這個時候,女朋友氣喘呼呼的在客廳看電視,然後你坐在旁邊,問她:怎麼啦?


她說:氣死我了,這人怎麼可以這樣子。


這時,用知彼解己的方法,你該怎麼做呢?


歡迎在右下角“看一看”中,寫下你的做法,一起思辨。


行動即是成長,我是阿坤,我們下一講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