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乃何許人也?——《槍炮病菌與鋼鐵》筆記二十一

本章講述日本人的由來。

日本人由何而來一直爭論不休,幾種理論相互衝突。在日本最受歡迎的理論是冰河期人類到達日本,逐步演化成現代日本人。另一理論認為日本人是公元4世紀穿越朝鮮征服日本的中亞遊牧民族的後代,但絕非朝鮮人。西方考古學家和朝鮮人認為,現代日本人是公元前400年,帶著稻米鐵器技術從朝鮮來的移民後代。

日本與朝鮮之間的憎惡由來已久,日本的“鼻冢”至今仍埋藏著16世紀日本入侵朝鮮時,從朝鮮人臉上割下,並被當做戰利品帶回的兩萬只鼻子。歷史上的恩怨影響了對真相的探尋。

日本獨特的文化起源要追蹤到其獨特的地理環境,日本列島面積大於英國,離大陸更遙遠,降雨充沛,是最溼潤的溫帶國家,只有14%的土地是可用農田,卻養活了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社會。高降雨量還使森林快速復生,覆蓋率高達70%,陸地、淡水和海洋的高產是通向日本史的鑰匙。

以下先從人類學、語言、早期雕塑和歷史記錄探究一下日本的起源:

日本四島分別是九州、四國、本州(最大)、北海道,最北面的北海道島原住民是阿伊努人,採集狩獵為生,體毛之濃密居各人種之首,其他三島的日本人則與東亞人非常相似。

日本人乃何許人也?——《槍炮病菌與鋼鐵》筆記二十一

語言學角度看日語是很孤立的語種。

日本最久遠的雕像是1500年前的“埴輪”(類似中國墓葬中的陶俑),外形為典型的東亞人。

中國發明文字遠早於漢字向日韓傳播的年代,關於日本最早的文字信息來自中國的編年史,漢朝的史料稱日本為“倭”,公元700年後日韓出現大量的編年史,說明了中華文明對東亞的深遠影響。

再結合考古學的資料,可以講述現代日本人由來的大致歷史:

石器表明,人類到達日本約在50萬年前,冰川期海平面低,日本列島通過陸橋,北端經庫頁島與俄羅斯相連,南端與南朝鮮相連,兩座陸橋都曾經被使用過,人類是通過陸路進入日本的。

約一萬三千年前,冰川融化,日本的環境變的溫暖溼潤,物產豐饒。日本歷史上第一項決定性的變革——陶器發明了,從此進入“繩紋文化時期”,全世界最早的已知陶器是在12700年前在日本製造的。(2012年,中國江西仙人洞遺址發現的陶器距今2萬年,而本書成於1996年。)

日本人乃何許人也?——《槍炮病菌與鋼鐵》筆記二十一

陶器一般來說是定居社會的專享,是農業生產的產物,而繩紋人是以狩獵採集漁業為生的,他們定居特徵超過遊牧,要歸功於日本豐富的物產,鼎盛期人口達到25萬人。

繩紋文化一直延續到公元前400年,仍未掌握農業、文字、金屬冶煉技術,卻沒有被其他先進文明徵服,原因是孤懸海外,繩紋日本和中國並無直接接觸,而是與朝鮮貿易接觸,兩者是富裕狩獵採集者和貧窮農民,差距並不大。

公元前400年,第二項決定性變革開始了,來自南朝鮮的稻米和鐵器傳入日本,日本開始出現大規模的農業生產,進入“彌生文化時期”,彌生文化從最南端的九州島向北端傳播,700年間人口激增了70倍之多。

日本人乃何許人也?——《槍炮病菌與鋼鐵》筆記二十一

本書作者認為:這次變革是朝鮮移民攜帶著稻米和鐵器等先進技術進入日本,成為現代日本人的先祖。

人類學和分子生物學表明,繩紋人的頭骨異於現代日本人,與現代阿伊努人最為接近,而彌生人的頭骨與現代日本人相似。基因測定現代日本人中,朝鮮/彌生基因總體占主導地位。

這樣的結論很可能在日本和朝鮮都不受歡迎,但事實上,他們就像一對共享了成長歲月的孿生兄弟,東亞的政治前景取決於他們是否能重新找回聯繫彼此的古老紐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