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多彩的三明


瞧,多彩的三明

江濱環境綠化整治。

路面行道樹維護。

受疫情的影響,春節的街頭有些冷清。但稍一留心,你會發現,在公園綠地、街頭巷尾,隨處可見“五彩斑斕”的美景——紫紅、金黃、棕色……不同顏色的葉子隨風飄落,美不勝收,為市民帶來一份好心情。

單調的綠色,幻化成了多彩的繽紛世界。你可能會驚喜,三明什麼時候披上了彩色的“外衣”?這些改變,要歸功於近年來的城區園林景觀的升級改造。

用“彩色”換“綠色”

優化人居環境,建設美麗三明,滿足群眾對居住環境的美好要求,是三明多年來的努力目標。

“除了持續拓展公園功能,美化綠化城市環境,我市還大力實施一河兩岸花化彩化建設,增加城市綠量和色彩,完善綠地佈局,優化綠地結構,提升城市的生態環境質量。” 市城管局政策法規科副科長林尚慶說。

所謂花化彩化,即通過種植色葉植物、花灌木和開花喬木,形成錯落有致、色彩斑斕的綠化景觀帶。我市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在市區搭配種植色彩豐富、觀賞性強、視覺效果好,能突出季相變化的彩化樹種。

一片繁花一片景,我市城區的美化、彩化、花化效果逐漸成形。

一直以來,在南北高速連接線及立交橋區域,樹木零散、沿線景觀不堪,此處的綠化景觀提升改造工程成了一項重頭戲。林尚慶說:“遵循《三明市園林綠化導則》適地適樹原則,我市選用了適合三明氣候的植物品種如三角梅、香樟、桂花、櫻花、黃花風鈴木、紫薇等進行配置,突出色彩效果,打造立體感、層次感,取得了很好的觀賞效果。”

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營造春節節日氛圍,市園林中心在交通圓島、道路中分帶、市委、市政府、城市文化廣場等重要路段和重要節點擺設、種植一批花朵繁茂、花色豔麗、花期較長,且易於管護的草本觀花觀葉植物,豐富城市園林的季相景觀,為節日增添“靚色”。

在市委、市政府、中山公園、麒麟山動物園等地累計擺設海棠、金盞花、一串紅、孔雀草等花卉8600盆。陸續完成市區列東大橋環島、梅列大橋環島、新市北路舊圖書館花牆、東乾路中分帶、東新五路中分帶、城市文化廣場等市區重要節點花化彩化,共種植大花海棠約3.2萬盆。

裝扮城市,喜迎新春

能不能把市區零散的小地塊利用起來,方便市民休閒,美化街景?

2019年,我市將市區街心公園建設列入“城市雙修”項目,在沙洲路、青年路、乾龍路商會交叉口的街頭,利用現有的零星地塊,新建設了3個街心“口袋”公園,現建設工程主體已基本完成,花草種植進入收尾工作。景觀改造不留死角,百姓的生活更美了。

此外,我市園林部門做好行道樹維護管理,年前全面排查市區主次幹道行道樹,完成工業中路、列東街、新市北路、東新三路、東新四路、新和路、河西路、新市南路等580株行道樹修剪,補植完成香樟、紅花紫荊、榕樹、麻楝、白蘭花、杜英等80株,著重修剪下垂枝,清除樹頭雜草,修剪遮擋路燈、標識標牌的枝條,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安全。

在春節前夕,我市園林部門重點對公園綠地、主次幹道樹池及自行車道附近缺株、黃土裸露等部位進行補植,植株適度做好修剪,提升公園綠地景觀效果。對亭廊、坐凳、雕塑、自行車道等設施進行全面沖洗,對亂塗亂畫、小廣告、屋頂雜物等全面清理;每天確保常態化清掃,及時清理寵物糞便、樹掛及菸頭紙張等白色垃圾,確保園容衛生整潔。

春節前夕,有關工作人員就已經開展安全生產自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維修破損設施,做好火災防控工作,確保公園綠地正常的公共秩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