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繼續,醫學生們再次刷屏!“多年”學醫沒有白費

戰“疫”繼續,醫學生們再次刷屏!“多年”學醫沒有白費

近日,武漢天河機場迎接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醫療隊員,他們將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支持湖北省16個市的疫情防控救治工作。前來馳援的醫護人員中,有些甚至是95後。原來不知不覺間,新一代醫護工作者已經走到了第一線,為我們撐起了一層安全可靠的保護罩。

戰“疫”繼續,醫學生們再次刷屏!“多年”學醫沒有白費

而且,支援湖北的醫療隊中,可謂是雲集了全國最強高校醫療天團,網友紛紛表示:中國各地王炸來了,病毒必死!

戰“疫”繼續,醫學生們再次刷屏!“多年”學醫沒有白費

戰“疫”繼續,醫學生們再次刷屏!“多年”學醫沒有白費

這些年雖然經常從網絡上看到醫患關係緊張的新聞,但是還是有越來越多的孩子選擇學醫,肩負起治病救人的使命。我們都知道,學醫是件艱苦的事兒,有句話說得好“你的同學在上學,醫學生也在上學;你的同學工作了,醫學生還在上學;你的同學娶妻生子了,醫學生還還還在上學”,“一入醫門深似海,從此休假是路人。”那麼,為什麼同樣是上大學,為什麼專科3年本科4年學醫要5年?看完下面的內容你就懂了!

為什麼本科是4年,專科是3年?

全日制本科通常是由全國各地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自主招生或者保送等方式進行招生的,學制4—5年,學生在校學習,是最為普遍的教育方式。

而專科是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即大學專科培養目標是實用化,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出一批具有大學知識,同時又有一定專業知識和技術的高級技術人員,其知識的講授是以夠用為度、實用為本。

原因1:本專科教育定位不同

專科因為有明確的實踐應用方向,更注重於職業定位,就少了一部分通識教育的課程。

而本科除了應用以外還有部分理論研究的需要,為今後可能的碩博階段打基礎,所以本科第一年都是通識教育,學習的知識面更廣一點,因此本科需要比專科花更多一點的時間。

本科以理論為主,多學習專業知識,滿足社會對知識人才的需求;專科以技能為主,學習技術,滿足企業對技術人才的需求。

原因2:本專科人才培養目標不同

專科與本科的人才培養目標不同,所以培養方式,教學模式,課程實踐等都不同。

專科培養的是動手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本科培養的是有基礎理論功底的知識型人才(也需要培養創新思維,創新實踐等)。

所以在年限方面就體現的不同了。理論紮實,實踐結合,需要一定時間,而能夠用的專精的專科技能,則需要了解簡單原理即可。

那麼除此之外,在其他方面還有什麼不同呢?

1、師資結構的不同

專科:

任職教師中以擁有學士學位的教職員工為主體。

教師以教學為主要任務,對教師的評價主要依賴教學效果,“雙師型”教師備受青睞,有影響的學科帶頭人較少。

當然,由於近幾年碩士研究生髮展較快,一些實力較強的專科院校也開始加大對碩士及博士的引進。

本科:

任職教師以碩士、博士學位的教職成員為主。

教師既要教學又要承擔科研任務,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是教師評價的主要依據,有影響的學科帶頭人較多。

2、社會對學歷的認可程度不同

本科學歷與專科學歷的社會認可度是不同的。

企業在招聘專科和本科生時所提供的崗位和工資起薪不同。

專科起薪低,本科的起薪相對高些,發展空間相對較大。

3、對未來發展的差異

本科讀完大學後可以直接報考研究生,但是專科生考研需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即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後滿2年(從畢業後到錄取當年9月1日)或2年以上。

很多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考試,要求都是本科以上學歷才能報考,專科生能報考的職位很少。所以專科學歷在社會上,還是會受到很多限制。

除了這些區別之外,還有什麼差異呢?

有人這樣說:

▲好多國企都要求本科,專科都沒機會。

▲在高考時決定基礎知識的差距,在高校學習時決定了知識的差距。

▲由於門檻問題,專科生比本科生的機會少了點

也有人這樣說:

▲在自信努力的人看來,就沒有專本差距。

▲上了專科才知道與本科的差距,現在能做的就是縮小差距。

▲但願每一個專科生不要因為是專科生而洩氣,本科生不要因為自己的優勢而懈怠,每一個層次中都有高低之分,我們不論身處哪個層次都要爭做最好的。

▲作為一個專科生,有很多人對我報有希望,希望我能通過努力改變一些。

學醫(本科)為什麼要5年?

關於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很容易理解。醫學是最尖端的學科,全國有五分之一的博士都是學醫的。另一方面也是與國際接軌,國外都是5年制。

醫學本科5年為:4年校內學習書本知識,1年醫院各科輪轉實習,醫學的專業課程特別多,52門課用4年時間來學都很緊湊,更別說和其他專業一樣3年了。

另外,就算很好的學完了5年的所有科目,作為醫學本科生也很難就業,繼續讀研讀博,才是醫生的必經之路,5年是遠遠不夠的了,有的甚至是8年。

臨床醫學跟其他醫學類專業又不太一樣,分為5年制本科、5+3一體化招生(原七年制本碩連讀,後調整為5+3一體化)、8年制本碩博連讀三種。

三者的區別還是比較大的:

5年制本科畢業可獲得醫學學士學位證,但是畢業後工作還需要進行3年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

5+3本碩連讀也就是5年臨床醫學本科教育+3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和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畢業生可獲得本、碩畢業證和學位證、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證和執業醫師資格證;

8年制本碩博連讀畢業生可獲得本、博畢業證、學位證、執業醫師資格證,但是博士畢業後,拿到合格證,至少要經歷一年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

5+3一體化學習後,碩士直接就可以上崗了,而8年制博士還是要經歷一至兩年的培訓。所以從時間上來看,優勢並不會太大。考生和家長,可以根據自身的定位,來進行選擇。

而選擇幾年制除了看考生意向之外,更重要還是看考生高考成績。一般來說八年制錄取分數最高,而五年制錄取分數較低。

我們經常聽人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其實醫生這個職業可以說是必需的,且相對要求較高,待遇尚可!目前來說醫學類的就業情況依然是最好之一,未來相信也不會差。

臨床醫學為例,很多二三線城市急需基層醫療人員,對於臨床醫學畢業生特別是高學歷優秀畢業生的需求很大。

有些地方醫院為了吸引人才,會和政府聯合出資引進海歸或者高學歷人才,甚至如果是優秀院校畢業的博士生,還有機會分到房子。所以只要足夠優秀,就業完全不用愁,如果希望有更好的待遇,可以考慮到地方醫院。

當然,除了當醫生,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畢業後還可在醫療衛生單位、醫學科研等部門從事醫療及預防、醫學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尤其是在一些工作正在被人工智能取代的現在,教師和醫生這兩個職業起碼是最不用擔心的!

一個照護靈魂,一個照護身心,兩者兼具技藝與人文,絕不是冷冰冰的機器可以取代。尤其是醫生,相對於很多職業的“青春飯”,這是真正的“老來紅”。

最後,給準備學醫的考生一些建議和忠告。

意志力差的學生不建議學醫。學醫的人要學習大量的知識,可能經歷比別人時間更長學制,而且基本上學醫的人大部分是要讀研讀博的。

承壓能力差的不建議學醫。相對而言,醫生是一個壓力較大的職業。

體質較差的學生不建議學醫。醫生的生活作息可能不會很規律。

責任心差的學生不建議學醫。醫生的一次疏忽大意斷送的可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和自己的職業生涯。

英語一定要學好。(很多醫院要求英語六級!)當醫生一定要與時俱進,時常要查閱國外最新的文獻期刊和相關資料,瞭解行業的最新動態。

疫情無情人有情,希望大家做好防護,有效應對!也向奮鬥在一線的工作人員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