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賦能環境監控 助力精準治汙

福建:賦能環境監控 助力精準治汙

福州市在市區試點佈設“水系智慧公示牌”,實時監測並公示水質pH、溶解氧、濁度等參數(2019年1月23日攝) (林善傳 攝)

◇福建近年以生態雲和大數據創新應用為引領,實現了從單一、片面、碎片化的業務系統向“大平臺、大系統、大數據”的轉變,為“數字生態”建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我國不少地方的環境監控長期以來依靠人力作業,習慣於運動式執法,費力、擾民,效果不佳。

作為全國首個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省率先在環境監控模式上大膽改革,利用大數據技術讓環境監控走向智能化。通過持續深化大數據應用,加快建設省級生態環境大數據雲平臺,對生態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匯聚、共享應用,不僅有力提升了生態環境質量,也有效提高了環境管理決策智能化水平。

助力精準治汙

“明日,副高北抬控制我省,溫度升高,大氣擴散條件一般,有利於臭氧生成累積。預計莆田、泉州可能出現臭氧輕度汙染,請加強本地汙染源管控。”2019年6月15日下午,福建省生態雲平臺預報發出預警,福建省生態環境廳、莆田和泉州子平臺第一時間收到預警信息並啟動應急響應。

結合歷次報警情況和大數據分析,當地以製鞋、包裝印刷行業為重點,對95家排放VOCs企業執行錯峰生產的情況進行了現場督查。通過積極管控,兩市6月16日空氣質量保持“良”,臭氧輕度汙染成功消除。“生態雲平臺讓環境管理更加精準,如果沒有它,執法人員當天可能需要對2900多家涉氣企業進行逐一檢查。”莆田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朱正揚說。

廈門隘頭潭位於西溪幹流,是廈門市唯一一個流域國控斷面。2018年4月,指揮人員通過生態雲平臺發現隘頭潭斷面水質出現不達標現象後,馬上調度相關人員展開調查。

“經分析,總磷指標難以穩定達標是隘頭潭水質出現波動的主因。”廈門市生態環境局水與生態處工作人員陳萁琦說,找到“元兇”後,當地迅速對來自上游村莊的生活面源、水產養殖、農業面源汙染進行逐一治理。到2018年8月,隘頭潭斷面總磷指標明顯下降,此後水質穩定達到Ⅲ類標準。

這是福建運用生態雲平臺推動精準治汙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通過生態雲開展大氣區域聯防聯控,福建2018年減少了50%以上的輕微汙染天數;通過生態雲精細管控,2019年1至6月,福建12條主要河流水質的優良比例為97.2%,同比上升6.3個百分點。

實現一個平臺管環保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瞭解到,自2018年5月建成並投用生態雲平臺以來,環境數據質量不一、系統建設分散、應用“煙囪”和數據孤島林立等長期困擾生態環境監管的共性難題,在福建正被逐一破解。

福建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鄭彧介紹,在生態雲平臺建設過程中,福建注重“一盤棋”推進,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環境數據共享體系。目前該平臺匯聚運行37個信息化系統、21個相關廳局數據,共彙集各類數據132類90多億條。

福建省環境信息中心主任柯瑞榮說,為確保數據源的唯一性、真實性、可追溯,生態雲平臺建立了“一數一源、一源一主”機制,每類數據只能由一個權威部門生產並對質量負責。同時,持續校正數據採集的準確性與檢測規則的合理性,對海量數據去偽存真。

海量數據匯聚後,如何運用是關鍵。依託海量數據,生態雲平臺建立了兩萬多家企業的“一企一檔”,對736家企業、984個點位實施在線監控,每天可對20多萬條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實現自動預警、全天候監管。

“打開生態雲平臺,可以直接面對基層、直接面向具體工作、直接進行調度。”福建省生態環境廳廳長付朝陽說,全省生態環保日常工作基本都整合在生態雲平臺上,九市一區環境質量總體狀況和突出問題整改進展情況,全部可以在生態雲平臺上實行常態化管理、動態化跟蹤。

親清平臺助力企業發展

“親清平臺的出現是個福音,讓企業享受到了貼心服務。”福建三鋼安環部副部長任成忠說,過去企業辦事,登錄網址多、系統多、賬戶多、密碼多,事項繁雜,常常讓人暈頭轉向。親清平臺實現了“一個門戶、一號通行、一網通辦、多表合一”,避免企業重複錄入和填報,最大限度減輕了企業負擔。

親清服務平臺是生態雲平臺在2019年4月上線的一個子平臺,旨在幫助企業解決環境治理實際困難。登錄該平臺,記者看到,平臺共設置了服務企業、公眾參與和第三方服務三大板塊,整合生態環境部門12項行政審批、公共服務等職能。截至目前,已有2萬多家企業在該平臺開通賬號。

“有了新平臺,責任清單一目瞭然,信用評價盡在掌握,企業主體責任更清晰,發現問題更及時,再也不會‘心裡沒底’了。”華能福州電廠安環部工程師白曉龍說。

鄭彧告訴記者,親清平臺還開設了環保學習課堂,對各類環保政策、知識進行宣傳解讀,讓企業對“應該做什麼”更加明晰;遇到困難問題時,也可使用在線諮詢功能,獲得專家政策指導和技術支持。

親清服務平臺還通過實施一企一檔、增強互動互信、實施差別監管、強化信用獎懲等舉措,推動企業從“要我守法”向“我要守法”轉變。

深化運用需破除多個障礙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常杪、數字中國研究院(福建)執行院長何昌垂表示,福建近年以生態雲和大數據創新應用為引領,對生態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匯聚、分析共享,實現了從單一、片面、碎片化的業務系統向“大平臺、大系統、大數據”的轉變,為“數字生態”建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付朝陽、鄭彧坦言,儘管生態雲平臺在助力環境管理轉型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但若要發揮出“大數據+環保”的最大效能,還需破除三個障礙:

一是數據整合匯聚能力需加強。生態雲平臺目前雖然匯聚了大量數據,但一定程度上仍存在數據匯聚不全、質量不高、標準不一、更新不及時以及“重複填報”“多頭填報”等問題。此外,外廳局數據匯聚難度仍然較大。二是平臺深度融合、互聯互通有待提升。當前,生態雲平臺的融合還處在“物理融合”層面,部分系統(模塊)之間的表單、圖表、功能等的調用仍存在障礙,且缺乏統一的操作頁面,整體性、使用便捷性仍然較差。三是新技術應用、軟硬件國產化程度水平尚需提升。目前,生態雲平臺對人工智能、語義分析、區塊鏈等先進技術以及國產化軟硬件利用不足,平臺智能化、智慧化、國產化程度不高。受訪者建議,要持續開展數據匯聚和治理,深化自建系統與平臺之間融合,儘快實現從“物理融合”到“化學融合”的轉變。同時,加快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應用,加速生態雲平臺軟硬件國產化替代進程,構建安全、自主、可控的信息技術體系。

(文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康淼 張華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