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不盡,悲歌意;勻不盡,相思淚。納蘭天真自然表達思念,感動

滿江紅(代北燕南)

代北燕南①,應不隔、月明千里。誰相念、胭脂山下②,悲哉秋氣③。小立乍驚清露溼,孤眠最惜濃香膩。況夜烏、啼絕四更頭,邊聲起④。銷不盡,悲歌意;勻不盡,相思淚。想故園今夜,玉闌誰倚?青海不來如意夢⑤,紅箋暫寫違心字⑥。道別來、渾是不關心,東堂桂⑦。

註釋

①代北:泛指漢、晉代郡和唐以後代州北部或以北地區。今山西北部及河北西北部一帶。燕南:泛指黃河以北地區。②胭脂山:即燕支山。古在匈奴境內,以產燕支(胭脂)草而得名。匈奴失此山,曾作歌曰:"失我燕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因水草豐美,宜於畜牧,一向為塞外值得懷念的地方。③秋氣:指秋日的悽清、肅殺之氣。④邊聲:邊境上的馬嘶、風號等聲音。范仲淹《漁家傲》:"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⑤青海:本指青海省內最大的鹹水湖,蒙語為"庫庫諾爾"意即"青色的湖"。在青海東北部大通山、日月山和青海南山之間,北魏時始用此名。後比喻邊遠荒漠之地。⑥紅箋:紅色箋紙。多用以題寫詩詞。違心:跟心願相違背,不是出自本心。⑦東堂桂:語出《晉書·詵》:詵以對策上第,拜儀郎。後遷官,晉武帝於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後因稱科舉考試及第為"東堂桂"。

銷不盡,悲歌意;勻不盡,相思淚。納蘭天真自然表達思念,感動


賞析

塞上秋寒,月夜,軍營裡的人們都已沉沉睡去,唯有納蘭容若輾轉反側,不得入眠,索性披衣而出,走出軍帳,徘徊間,填了一首《滿江紅》。

這首詞寫的是塞上月夜懷妻:上闋寫你我天南地北,然而卻不能阻隔千里明月,天涯此時。我佇立在寒夜風中,承受著這寒冷悽清,孤枕難眠。已近四更,城烏夜啼,邊聲四起,此刻誰又在遠方掛念塞外苦寒的我呢?悲歌不勝消受,悲淚暗流不止,在家鄉的故園裡,誰又在獨倚著欄杆同樣神傷呢?只恨無夢可慰相思,唯以違心之字的書信自慰。

納蘭的妻真是個幸福的女人。

銷不盡,悲歌意;勻不盡,相思淚。納蘭天真自然表達思念,感動

世上的男人,口口聲聲都會說"愛",可落實到生活中,很少有人能一筆一劃細細將這個"愛"字寫完全。一個男子追求一個女人時,說不盡的體貼細緻,吃橘子為你剝去皮,不忘細心地扯去橘瓣上的白絲絡;盛一碗粥專挑濃的盛,還不忘小心吹涼,生怕燙口。這一切,讓女人受寵若驚,以為一生一世就這樣被寵愛著了。事實是,一旦你愛上了他,這種關愛與被關愛就瞬間完成了逆轉,男人一夜間從奴隸到將軍。

你會覺得奇怪,原來很勤快的男人,怎麼會變的這麼懶?他會窩在沙發裡,等著你送上橘子;會一邊往嘴裡填飯,一邊吆喝你趕快去盛那碗粥。女人啊,是一隻鳥,你愛上他之前,不過是停留在他肩上,他小心伺候,生怕你飛走。而你愛上了他,便如同進入了他精心編織的籠子,再也無法飛走,也無心飛走,他有怎麼會在你身上再費多大的心思?雖說是人之常情,想想畢竟可恨。納蘭容若不同,真真是男人中的異類。妻已不是初識,不是新婚,不是熱戀,可他還是全心的愛著她,關心著她,甚至在一個悽清的夜晚想起她——這樣的感情待遇,放到今天,似乎只有小三能媲美。人間不是無真愛,只是我等不經心。

銷不盡,悲歌意;勻不盡,相思淚。納蘭天真自然表達思念,感動

夫婦二人,難的是心意相通。如何相通?不過是彼此愛著、彼此掛念罷了。他愛她,熟悉她,知曉她一切細膩的小心思與小習慣。他知道在這樣的月夜,她也會輾轉反側不得成眠,悄悄地來到簷下扶欄邊小坐,眼中盛滿了哀怨與相思。而她,一個人在悽清的月夜甜蜜的懷念夫君,說不盡的繾綣情濃,也是因為知曉夫君即使行路到遙遠的北方,也會對她時時掛懷。

世上的功名利祿、富貴榮辱,說重也重,說輕也輕。至少在容若看來,這些東西在生命中的意義,遠不如枕邊人寶貴。隨駕遠行,在別人看來是尊榮至極的差事,容若卻以此為苦。不是嫌行程勞苦,是嫌這種工作沒意義。做皇帝的近侍,有遠大的前程(容若的父親明珠就是做侍衛發跡的),可無法實現心中的理想,還得心愛的人飽受相思的煎熬,容若認為得不償失。不要說這位富貴公子"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身在福中不知福"云云。王國維曾說容若"未染漢人風氣",恐怕指的是他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意境天成,沒有因襲模擬的毛病。私以為,納蘭能如此自然,還因他未染上漢人"利慾薰心"的毛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