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不尽,悲歌意;匀不尽,相思泪。纳兰天真自然表达思念,感动

满江红(代北燕南)

代北燕南①,应不隔、月明千里。谁相念、胭脂山下②,悲哉秋气③。小立乍惊清露湿,孤眠最惜浓香腻。况夜乌、啼绝四更头,边声起④。销不尽,悲歌意;匀不尽,相思泪。想故园今夜,玉阑谁倚?青海不来如意梦⑤,红笺暂写违心字⑥。道别来、浑是不关心,东堂桂⑦。

注释

①代北:泛指汉、晋代郡和唐以后代州北部或以北地区。今山西北部及河北西北部一带。燕南:泛指黄河以北地区。②胭脂山:即燕支山。古在匈奴境内,以产燕支(胭脂)草而得名。匈奴失此山,曾作歌曰:"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因水草丰美,宜于畜牧,一向为塞外值得怀念的地方。③秋气:指秋日的凄清、肃杀之气。④边声:边境上的马嘶、风号等声音。范仲淹《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⑤青海:本指青海省内最大的咸水湖,蒙语为"库库诺尔"意即"青色的湖"。在青海东北部大通山、日月山和青海南山之间,北魏时始用此名。后比喻边远荒漠之地。⑥红笺:红色笺纸。多用以题写诗词。违心:跟心愿相违背,不是出自本心。⑦东堂桂:语出《晋书·诜》:诜以对策上第,拜仪郎。后迁官,晋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因称科举考试及第为"东堂桂"。

销不尽,悲歌意;匀不尽,相思泪。纳兰天真自然表达思念,感动


赏析

塞上秋寒,月夜,军营里的人们都已沉沉睡去,唯有纳兰容若辗转反侧,不得入眠,索性披衣而出,走出军帐,徘徊间,填了一首《满江红》。

这首词写的是塞上月夜怀妻:上阕写你我天南地北,然而却不能阻隔千里明月,天涯此时。我伫立在寒夜风中,承受着这寒冷凄清,孤枕难眠。已近四更,城乌夜啼,边声四起,此刻谁又在远方挂念塞外苦寒的我呢?悲歌不胜消受,悲泪暗流不止,在家乡的故园里,谁又在独倚着栏杆同样神伤呢?只恨无梦可慰相思,唯以违心之字的书信自慰。

纳兰的妻真是个幸福的女人。

销不尽,悲歌意;匀不尽,相思泪。纳兰天真自然表达思念,感动

世上的男人,口口声声都会说"爱",可落实到生活中,很少有人能一笔一划细细将这个"爱"字写完全。一个男子追求一个女人时,说不尽的体贴细致,吃橘子为你剥去皮,不忘细心地扯去橘瓣上的白丝络;盛一碗粥专挑浓的盛,还不忘小心吹凉,生怕烫口。这一切,让女人受宠若惊,以为一生一世就这样被宠爱着了。事实是,一旦你爱上了他,这种关爱与被关爱就瞬间完成了逆转,男人一夜间从奴隶到将军。

你会觉得奇怪,原来很勤快的男人,怎么会变的这么懒?他会窝在沙发里,等着你送上橘子;会一边往嘴里填饭,一边吆喝你赶快去盛那碗粥。女人啊,是一只鸟,你爱上他之前,不过是停留在他肩上,他小心伺候,生怕你飞走。而你爱上了他,便如同进入了他精心编织的笼子,再也无法飞走,也无心飞走,他有怎么会在你身上再费多大的心思?虽说是人之常情,想想毕竟可恨。纳兰容若不同,真真是男人中的异类。妻已不是初识,不是新婚,不是热恋,可他还是全心的爱着她,关心着她,甚至在一个凄清的夜晚想起她——这样的感情待遇,放到今天,似乎只有小三能媲美。人间不是无真爱,只是我等不经心。

销不尽,悲歌意;匀不尽,相思泪。纳兰天真自然表达思念,感动

夫妇二人,难的是心意相通。如何相通?不过是彼此爱着、彼此挂念罢了。他爱她,熟悉她,知晓她一切细腻的小心思与小习惯。他知道在这样的月夜,她也会辗转反侧不得成眠,悄悄地来到檐下扶栏边小坐,眼中盛满了哀怨与相思。而她,一个人在凄清的月夜甜蜜的怀念夫君,说不尽的缱绻情浓,也是因为知晓夫君即使行路到遥远的北方,也会对她时时挂怀。

世上的功名利禄、富贵荣辱,说重也重,说轻也轻。至少在容若看来,这些东西在生命中的意义,远不如枕边人宝贵。随驾远行,在别人看来是尊荣至极的差事,容若却以此为苦。不是嫌行程劳苦,是嫌这种工作没意义。做皇帝的近侍,有远大的前程(容若的父亲明珠就是做侍卫发迹的),可无法实现心中的理想,还得心爱的人饱受相思的煎熬,容若认为得不偿失。不要说这位富贵公子"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身在福中不知福"云云。王国维曾说容若"未染汉人风气",恐怕指的是他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意境天成,没有因袭模拟的毛病。私以为,纳兰能如此自然,还因他未染上汉人"利欲熏心"的毛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