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構圖有哪些技巧?

成帛鍇


很多人看到好看的照片,第一反應就是,這是什麼軟件拍的呀。其實,很多好看的照片,也是原相機拍攝再加上後期稍微的修圖。

但是,普通手機怎麼能拍出這樣的照片呢?下面我就舉個例子給大家解釋一下。

以我個人拍攝經驗來說,手機拍照有兩個技巧:構圖和角度,但是一般人用手機拍攝,習慣性都是拍正面,忽略了上下左右、前後側斜、都可以來拍,這樣照片才會有層次感。

另外相機(非手機)有兩種構圖理論:先構圖再對焦,就是構圖好然後移動相機上的對焦點;另一種就是先對焦後構圖,就是對焦之後,緩緩移動相機到構圖方法裡。當然,一般人都選擇先構圖再對焦,這樣避免相機移動造成的虛焦。

這裡主要還是來說下幾個常用的構圖技巧:

構圖有很多種規則,但所有規則的目的,都是為了突出主體,讓觀看者能理解拍攝者的拍攝意圖。那麼,該如何利用這些技巧呢,簡單說下幾個手機拍人像比較常用的方法:

01中心構圖

簡單來說,就是被拍攝體出現在畫面中心位置

02井字構圖(也稱九宮格構圖)

九宮格構圖是將被拍攝主體放在“九宮格”四個交叉點的位置附近

03三分法構圖

三分法構圖是指把畫面橫分或豎分成三份,每一份都可放置被拍攝主體,在實際拍攝場景中,地平線水平線一般佔1/3,地平線以上一般佔2/3(下面的例子參數是相反的,樹其實也用了九宮格方法,畢竟一張圖裡不止一種構圖方法)

04對角線構圖

把拍攝主體放在對角線上

05留白構圖

留白構圖即是攝影減法的運用,通過留白讓拍攝主體更加突出

最後還想說的是,學會這些構圖的目的,不是讓你時刻記住這些構圖,而是讓你時刻有這種攝影的感覺。

攝影裡最喜歡的一段話就是:“只要一直拍攝你感受到的事物,各種攝影技巧就會隨之呈現出來。所謂的攝影方法論,要到了拍攝現場才能感受出來。腦中忽然浮現的一些想法,要儘可能地去嘗試。”

有很多人會問,怎麼學攝影呀?最好的方法,就是買一個相機,多去嘗試就好了,再好的方法不去行動也是紙上談兵,多拍多練習多思考,一定會有答案的。

(注:上面原圖片均為百度而來 後期主動用紅色標註出來了 如有侵權主動刪除)







夕小維


作為攝影愛好者都知道,攝影創作是不能離開構圖的,就好比文章裡的中心思想一樣,而且攝影的構圖不是可有可無的,構圖決定了攝影作品的成敗,要拍攝出一件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好作品,就要重視構圖,那麼最常用的攝影構圖技巧有哪些呢?


對稱構圖,

所謂的“對稱”,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經常看到,對稱的事物有很多啊,比如,人體、我們所居住的房屋、汽車……,其中對稱有分:左右對稱、上下對稱、兩側對稱、輻射對稱,這樣的構圖通常給人很和諧、莊重的感覺,

平衡構圖,

所謂的“平衡”表示在兩個或更多物體的排列中進行的自控與和諧調整,其實,平衡是由對稱變形演變過來的,然而,平衡是一種心理感覺體驗,攝影中的平衡構圖,是為了讓畫面獲得光影效果的整體均衡,或者是被攝對象位置的安排平衡得當,




“黃金分割比例”構圖,

可以說“黃金分割構圖”是在攝影過程中最為常用的構圖了,它能很容易顯示出畫面的“空間透視效果,空間立體感很強”,此構圖一般是將畫面平均分成三等份,然後將相對的分割點相連,畫面中的連線都是黃金分割線,在攝影構圖中常將畫面按黃金分割點連線分割,在其中定出主要與次要的位置,


對比構圖,

對比構圖和對稱構圖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對比是把攝影對象的各種形式要素間不同的質和量進行對照,可使其各自的特質更加明顯、突出,造成醒目的效果,在攝影畫面中,對比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這幾種對比關係:明暗的對比、虛實的對比、疏密的對比、大小的對比、點線畫的對比、形狀的對比、色彩的對比、動靜的對比等等,總而言之,不管是哪種構圖技巧,其最終目的是為了讓攝影畫面主題更明確、更明瞭。


影影圈圈


一,構圖的核心技巧

可能很多人會認為構圖的核心技巧是九宮格構圖,因為這個構圖方法是最基礎,最常用的。

不過在我看來構圖的核心技巧很簡單,總結出來就一句話:先思考並確認照片主體,或者要表達的主題。

很多人構圖不好,不是因為對各種構圖技巧不熟悉,而是太拘泥於這些構圖技巧了。當看到一個畫面時首先就想該用什麼構圖方法,各種構圖方法在腦海裡反覆出現。而不是去想這個畫面的主體是什麼,要表達的主題是什麼。

大家在看到一個畫面時不要一來就想用什麼構圖方法,而且把主體,主題確定好後,選擇一個合適的構圖方法來輔助你的表達。

二,攝影是加法,也是減法

很多人在教別人攝影構圖知識時,都會說:攝影是一門做減法的藝術。意思就是讓畫面變得更加簡潔。

其實攝影不僅是一門做減法的藝術,也是一門做加法的藝術。當你確定了畫面的主體,所要表達的主題,那麼緊接著你就要想是要用加法還是用減法。

那些對主體有干擾,會影響到所表達的主題的元素就應該減去,也就是用減法。那些能增強畫面視覺效果,突出主體,渲染主題的元素就應該加進去,也就是用加法。

可能很多人聽起來有點懵,下面我用案例給大家展示一下。

比如下面這個場景:

如果我想要表達的主體是山,想要表達的主題是人站在山前的壯闊場景。那麼這個構圖是不行的,一是山沒有凸顯出來,二是前面的草地佔比太大。這個時候就需要用減法,把前面的草地減去。

效果如下:

如果你只想表達雪山的雄偉,那麼你就還要做減法,把前景再減去一些。

效果如下:

如果你想要表達日出時的壯闊風光,那麼你就要做加法才行,把雲海加進來。

效果如下:

其實構圖就是這樣,明確畫面主體,明確要表達的主題,然後做出調整就行。

三,舉一反三

給大家講了上面的知識再來講講基礎的構圖知識,算是起到一個舉一反三的效果。

就拿九宮格構圖來說,之所以要把主體放在四個黃金交割點,是因為這四個點符合人的視線,並且放在這四個點上畫面最平衡。如果是放在邊上畫面會失去平衡,如果是放在中間則會顯得很呆板。


也就是說構圖方法是服務於主體的,而不是用來駕馭主體的。

比如我在拍攝建築時,用九宮格構圖就不靠譜。因為要展現建築的雄偉,高大,這個時候用居中構圖是最好的。

總結:記住構圖方法只是服務於你,而不是駕馭你。千萬不要被那些構圖方法禁錮住你的想法。當看到一個場景時,你先要考慮你所要表達的東西,然後再去想構圖。而不是一來就先用個九宮格構圖,看著不行,再用個對角線構圖。


攝影初級班


構圖是攝影的基本功之一,它是表現主題的重要手段。下面以我拍攝的照片為例,輔以線條簡單講解下常見的攝影構圖的技(tao)巧(lu)。

1、九宮格構圖

九宮格構圖也叫井字構圖、三分法構圖,它是從黃金分割原理簡化而來的,是應用最廣泛的構圖法。主要是把畫面平均分成九塊,將主體大致安排在九宮格四個交叉點或四條線的位置上。這種構圖法適合主體為單一點狀物或單條線狀物。

2、十字構圖

十字構圖也叫對稱式構圖,和九宮格構圖比較類似,應用也比較廣泛。主要把畫面平均分成四塊,將主體安排在交叉點或兩條線上。這種構圖顯地比較莊重,適合拍攝古建築、教堂等嚴肅、神秘的題材。

3、對角線構圖

對角線構圖的運用也很常見,它屬於線性構圖的一種。主要是將線性主體或兩個以上主體的連線和對角線進行重合。在對角線構圖能夠讓畫面產生比較強的律動,常用於表現縱深、動感的視覺元素。

4、三角構圖

三角構圖,它是一種視覺延伸感應。主要是將畫面種三個元素在畫面三個點,這三個點連線構成一個正向放置的三角形,或者拍攝可變造型的主體時,主體構成一個大致的三角形。這種構圖方法能產生穩定感,比較適合拍攝靜物、人物等。

5、L型構圖

L形構圖其實屬於三角形構圖的一個分支,它更多適用於線性主體組成的垂直造型。主要是將兩個主體排列組合,或將主體擺成L型。比較適合靜物、人像、及風光攝影。

6、S型構圖

S型構圖是利用物體以S型從前景向中後景延伸的一種線性構圖方法,比較常見的是S型。這種構圖方法可以形成縱向的空間關係,畫面非常生動,富有空間感,一般常用於於拍攝河流、道路、鐵軌。

7、框架式構圖

框架式構圖,顧名思義,就是在畫面種形成一個畫框,將主體烘托出來。這個畫框的形式很豐富,可以是門、窗、洞等實物,還可以是一切光或影組成的虛擬物。它可以是規則的,也可以是不規則的,可以是前景,也可以是主體。

以上是比較常見也比較基礎的構圖技巧了。不過,在實際拍攝中,面臨的情況比較多樣化、複雜化,還得根據具體情況綜合運用構圖技巧。


我是JV視界,專注於攝影


JV視界


【掌握好攝影構圖只須記住兩句話】

關於構圖的文章很多,各種構圖的方法、技巧五花八門、數不勝數。筆者在書店就看到過不少專門講攝影構圖的長篇鉅著。這許多的大作足以讓一位新手望而生畏,讓一些大師雲裡霧裡。就筆者的觀點來看,攝影構圖其實很簡單。

一、什麼是構圖

構圖從字義上講,就是將畫面中的主要元素組合成一定的圖形,讓觀者感覺賞心悅目。組合的圖形通常就是日常所熟知的幾何圖形。或者說,構圖就是將攝影畫面中的主要元素(主體、陪體),合理地組合成人們所熟知的幾何圖形。如何組合?只須記住兩句話。

第一句話:所有好的構圖樣式都是由畫面中主要元素組成的簡單幾何形狀

舉例如下:

1、“一”字形構圖(線段);2、三角形構圖(三角形);3、“之”字形、“S”形構圖(曲線);4、對稱式構圖(對稱圖形);5、框架式構圖(四邊形十其他形狀);6、中心構圖(點);7、圓形構圖(圓)。

第二句話:所有熟知的幾何形狀都可以作為構圖的選擇樣式

既然所有好的構圖形式都是常見的幾何圖形,那麼,按照邏輯規律,常見的幾何圖形也必然可以作為攝影構圖樣式使用,這種說法必定是成立的。因此,攝影朋友們大可不必禁錮於某些規則。應從大自然豐富的幾何形狀寶庫中選擇最適合的構圖樣式,從而讓創作的作品更加賞心悅目,更具有視覺美感。

二、具體構圖時應注意的幾點:

1、構圖中的主體元素應按九宮格原理,安排在顯眼位置,以突出主體;

2、同一畫面中,組成幾何圖形數量原則上不超過兩個,否則易造成混亂;

3、組成的幾何圖形以簡單為宜,觀者才易於接受和認可;

4、所組成的幾何圖形應是日常生活中常見形態,不常見圖形易讓觀賞者產生怪異感覺。

三、攝影作品構圖舉例

圖1、“一”字形構圖(線段);圖2、兩點式構圖(“點”十“點”);圖3、稜形構圖(稜形);圖4、倒三角形構圖(三角形);圖5、半框架構圖(“L”十線段);圖6、“一”字構圖(線段十線段);圖7、框架式構圖(四邊形十線段);圖8、“S”形構圖(曲線十點);圖9、對角線構圖(斜線)。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圖7

圖8

圖9


皇城手機攝影


現在手機、相機對拍攝者要求越來越低,只要按下快門就能拍。但如果你想在照片中加上自己的思想,學習一定的攝影知識也非常重要。今天要介紹的是幾種構圖技巧,或許能帶你發現攝影新天地。

其實構圖的門道是非常多,非常複雜的。它不僅包含圖中主體的位置關係,還包括色彩,焦距,景深等等多方面。

在《辭海》中是這樣解釋“構圖”的,"構圖"為藝術家為了表現作品的主題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間,安排和處理人、物的關係和位置,把個別或局部的形象組成藝術的整體。

我理解的構圖是你在拍攝前,根據拍攝的主題思想去如何安排你照片內容。是在你打造的空間中去感受,經營關係,發現結構,讓想表達的意義浮現出來。恰當的構圖可以更好地傳達出你對世界的自我表述。

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構圖方法:

1、中心構圖

中心構圖是將主體放在畫面中心構圖,也是比較保險和常用的構圖方法。這種方式的優點是能突出主體、明確,而且能夠找到畫面平衡點。

2、九宮格構圖

三分法也是比較常見的構圖方法。畫面一般是橫豎各兩條線,形成“井”字排布,將畫面分為九等分。

很多手機和相機都會帶這種構圖參考線。交叉點是畫面最吸引人的地方,將主體放在這個位置也是三分構圖的基本原則。

3、水平線構圖

水平伸展的直線,可以讓畫面看起來比較寬闊、穩定、和諧。比如地平線和水平面,將兩個空間分隔開,給人更多的想象空間。

那麼,水平線居於什麼位置才是好的呢?這也要看情況。比如你想讓畫面和諧,可以選擇三分之一的視覺興趣線。如果你天空雲比較豔麗,你可以多拍天空,如果雲顏色單調,你想突出地上的景物,就多拍地面。

另外,如果你想拍水面或湖面鏡面倒影的感覺,也可以將水平線放在中間,增強對稱感。

4、對稱式構圖

說到對稱,這裡要介紹第4種構圖方法。對稱式構圖。想起小時候學的軸對稱圖形,這裡的對稱就是讓圖像景物按對稱或對稱中心來構圖。常與中心構圖聯合使用,主體位於畫面中心。

5、框架式構圖

框架式構圖,利用前景框架產生遮擋,增加畫面的深度。

當前景景物和主體有區別度時,通過前後的明顯對比也更能突出主體,從更加新穎的角度去觀察事物,讓普通的風景變得與眾不同。

6、引導線

畫面中出現清晰的線條可以引起關注,起到“吸睛”效果。引導線是畫面中任何形式的線條,像直線、曲線、匯聚線、平行線、螺旋線等都可以對觀眾視線引導。它可以用於創造、增強縱深感等。

另外,引導線也不一定是具體的線條,比如排列的或者有明顯方向延伸趨勢的物體,比如牆壁、道路,還有相同的顏色或者陰影等。

拍的紅酒品鑑會

7

對角線和三角形

構圖中,也經常會用到對角線和三角形的構圖。這不僅能夠強化幾何的美感,還可以帶來一種動感的張力。

8

S型構圖(曲線構圖)

在自然界有變化萬千的形狀,其中S型曲線總會給人一種柔和、優雅的美感。讓人看上去是延長的,變化的,非常有節奏和韻律。

像一些風光大片中,道路、小溪、河流是比較常見的。

S型構圖也可以用在一些弧度小的曲線元素,像在拍攝美女時,可以利用S展示女性身材特有的魅力。

9 前景構圖

前景在風光攝影中的作用還是比較強大的。前景掩映後是主體,整個空間被拉長,變得更加立體,更具有縱深感和層次感。

10、留白式構圖

“畫留三分空,生氣隨之發”。畫面中留出空白,通過簡單的背景突出主體。可以為畫面增加更多的深邃意味。這種留白也可以結合簡約主義的構圖,通過畫面比較少的內容,來給觀者更多的想象空間。

11、黃金三角形構圖

黃金三角形構圖和三分法相似。只不過這裡的直線是從四個角出發的,在圖像左右兩邊形成兩個直角三角形。我們要將畫面的元素放在交叉位置。這樣可以使畫面更加豐富,多個三角形相互關聯,相互呼應,更具趣味性。

12、黃金比例構圖

黃金分割的比例原是一個數學規律,也是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這個比例被更多地運用在繪畫和設計中。黃金分割的比例是1:0.618。

在攝影構圖中比較高級,黃金分割點表現在對角線上的某條垂直線上的點,還是正方形邊長為半徑延伸出的螺旋線。

但在拍攝時,如果你很難找到這個位置,可以利用九宮格構圖,其實是黃金分割的簡化版。為什麼這樣說呢,下面用一組數據來解釋。

如果黃金分割線,線段全長是1, A線段=0.618,B線段=0.328,即黃金分割線的位置從右往左,值為0.328。

九宮格,假設線段的全長為1,三分之一處位置為1/3=0.333,而黃金分割線C點的位置值為0.328,僅相差0.005。。

13、填滿畫面

將主體填滿整個畫面,不為周圍預留空間,可以讓觀眾目光集中在主體,去排除干擾,更多地記住細節。

14、重複構圖法

重複構圖,一般是在特定的情況下。比如水果攤、花叢、或者一面全是窗的牆。畫面的內容是不斷地重複要拍攝的主體,單調重複的方式來佔據畫面,這樣也能夠突出主體。

15、改變視角

我們經常看到很多攝影師在拍攝時會趴在地上,或者也有的站在樓頂或者更高的位置去拍攝。這其實是想以人眼高度之外的視角去拍攝物體。

現在很多相機可以翻轉屏幕,你可以試試仰拍。降低或者提高視角,或許會發現拍攝主體不同的美。

好了,以上是介紹的幾種構圖方法。但其實我們在拍攝時,最主要的是思考和確認照片的主體以及要表達的主題,要傳達給觀眾的內容是什麼。在拍攝時多多思考,多加練習,再結合一些構圖技巧,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我是熱愛旅行、熱愛攝影的90後。如果贊同我的回答歡迎點擊關注,也可以給我評論留言,一起探討更多攝影技巧


山風海棠果遊中國


最長用的攝影構圖。

我是一名平民攝影師,談不上專業,但又很專業,在這裡分享一下我對攝影構圖的理解,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喜歡。

構圖學,應用的範圍比較廣泛,在美術上,平面設計上,攝影,攝像上,我們都能聽到很多人會說起構圖的問題,那麼究竟什麼樣的構圖能讓畫面看著更舒服呢?我經常會用到的幾種構圖,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1,黃金分割點構圖

大家聽到這個構圖好像不是很明白,在你的長方形畫面裡平均畫出“井”字形,四條線相交的焦點,就是黃金分割點,比例是1:1.618,

這個點,在畫面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能起到吸引眼球的目的,所以我們在拍照的時候會經常把拍攝主體放置到黃金分割點的區域位置,讓人能看出畫面的主體。

2,三分線構圖

三分線構圖和黃金分割點基本一樣,都是把屏幕橫豎三等分,但三分線構圖主要教我們的是要把主體放置左邊三分之一,左邊三分之二,要麼是右邊三分之一,右邊三分之二,上面三分之一或二,要麼下面三分之一或二的位置上,在很多藝術領域裡,都不會把主體放在正中間,但,往往,剛剛學攝影,攝像的朋友,拍出來的作品,總是願意放置在中心位置,這是不對的,需要改正的,因為,中心區域是視覺盲區。

例如,

(1)我們拍攝大草原,當景色美麗的時候,你拿起相機就開始拍,這樣絕對拍不出來好的作品,應該先確定構圖,利用所學的三分線構圖,來把天,地,區分出來,要麼天占上面三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二,要麼地佔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千萬不要天一半地一半,要麼天多點,要麼地多點,

(2)拍攝人物的時候,要麼佔左邊的千分之一或三分之二,要麼佔右邊。

絕對不能在中間拍主體。

3,三角形構圖

因為三角形的穩定性,使得畫面看著非常有份量,當我們拍攝主體的時候,包括主體身邊的物體,我們都要擺出三角形來,人物的美姿和背影的線條搭不搭配,能不能形成三角形溝通,這是很重要的。

那麼三角形溝通也分為兩種形式,

(1)正三角形構圖

正三角形能傳遞的畫面語言是,穩定的,正能量的,有說服力的,積極向上的。

(2)倒三角形構圖

倒三角形構圖傳遞的畫面語言,不穩定的,邪惡的,飄飄的。

所以,在拍攝個人作品的時候,要根據所拍攝的內容及時的調整所用構圖。

4,對角線構圖

就是把拍攝的主體放在畫面的對角線上,大家都知道,對角線要比兩邊的邊線都長,在拍攝比較長的主體的時候往往都會用到對角線構圖,因為能把物體拍全。

例如,

(1)拍攝城市誇河大橋,我們通常都是利用對角線構圖來拍攝。

(2)拍攝人物時,如果人物能做一些搞怪,運動,誇張的動作的時候,我們通常都要用對角線構圖來拍攝。

它的畫面語言是比較大氣的,比較富有動感的。

5,框架式構圖

框架式構圖,是透過奇形怪狀的外框來拍攝主體的一種手法,畫面看上去主次分明,層次感極強,因為邊框距離相機比較近,所以在畫面上呈現的是虛化的,只有主體是實的,所以空間感也極強。

6,向心式構圖

7,發散式構圖

等,是不經常用到的,但也要理解什麼時候運用。

在構圖的時候,畫面要結合要表達的內容,人物景別的選擇,和畫面的需要,來進行拍攝。









朱導


一 、文章總論述

我與2018年7月寫了一篇長篇論證文章,題目是《構圖是決定攝影的成敗一 構圖是攝影走向藝術殿堂的必經之路》。文章長達8000字,圖文並茂,實用性強,攝影的乾貨,本文論證了攝影的構圖原則。文章發表後,反響還是比較強烈的,很多攝影人評論,收藏和轉發。這篇文章在各大搜索網站都能找到。希望攝影愛好者找到可以看一看,應該來說對你幫助比較大,最起碼的看了沒有遺憾。

二、在攝影中最常用的攝影構圖技巧。

1、攝影構圖技法的三分法構圖。學習瞭解三分法構圖,必須瞭解黃金分割比例關係。三分法構圖原則實際上就是黃金分割比例的簡化。三分法構圖是攝影構圖最基礎基礎的構圖技巧。

它的特點是,畫面簡潔,主題鮮明。缺點是,構圖太過於四平八穩,在構圖中不能給人以驚喜,不能給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覺。

2、攝影的構圖技法中的框架式構圖。

所謂框架構圖,也就是利用通過門,窗,山洞等作為前景,來表達主題,闡明環境的構圖方法。框架構圖符合人們的視覺心理,能產生強烈的空間感和透視感。往往通過框架營造出一種神秘的氣氛。賦予視覺衝擊力,突出主題。

3、攝影構圖中的曲線s型線構圖技巧,s型曲線是圖曲線構圖中的經典。s形曲線構圖是攝影構圖展開的藝術,宛如盤旋,蛇行而動,給人們以優美流暢之感。

攝影構圖的技法有十幾種,我認為這幾種攝影構圖技法,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掌握了這三種攝影構圖技法,其他構圖技法就會迎刃而解。

趙許生原創 一篇文章來之不易。假如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您轉發評論和收藏。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








攝影家趙許生


我們常說的構圖法有:對角線構圖、黃金分割點構圖、對稱構圖法等。

第一種:對角線構圖

對角線構圖是指物體在畫幅中兩對角的連線,是一種導向性很強的構圖形式。其優點是富於動感,顯得活潑,容易產生線條的匯聚趨勢,具有縱深感,吸引人的視線並突出主體。

對角線拍攝人像更有活力,身體柔軟的曲線得到更大的展現,需注意的是要給人像留白。

對角線構圖有助於為畫面營造出富有活力和節奏的動感,更能顯示山巒遠近的空間感。


線條能很好的引導觀者的視線,畫面簡潔但視覺效果強烈;適當的加入趣味點能讓畫面更生動。

我們把主體安排在對角線上,能有效利用畫面對角線的長度,同時也能使陪體與主體發生直接關係。富於動感,顯得活潑,容易產生線條的匯聚趨勢,吸引人的視線,達到突出主體的效果。


第二種:黃金分割點構圖

簡單點來說黃金分割點是指把一條線段分割為兩部分,使其中一部分與全長之比等於另一部分與這部分之比的數值是近似於0.618(數學不好的同學不要糾結於此。)這種構圖有點類似於三分法(九宮格)構圖。

黃金分割點構圖的拍攝法分為三種:

1、黃金三角

黃金三角是一種類似三分法的一種分割法,但不同的是,它是一種鏈接對角線,頂點與長的0.618處相連而得到的。

2、黃金螺旋

把拍攝主體放在黃金螺旋繞得最緊的那一端(起點),能更好的吸引住觀者的視線,整個畫面看著協調,更具有視覺衝擊力。

以上兩種拍攝方式有點難度,初學者瞭解就行了,不必過於深究,我們應該學好並靈活運用下面的三分法拍攝。

3、三分法

三分法(九宮格)構圖是“黃金分割”的簡化版,也是初學者在手機攝影中最常用的基礎構圖分式。

打開相機的“參考線”,把拍攝主體放在四個交叉點的其中一個,可以讓主體更突出、使照片脫離呆板,讓照片充滿活力。

拍攝主體的位置擺放的黃金分割點不同,其表達效果和意義也是有區別的

  • 左上黃金分割點

百花叢中,一枝獨秀。主體放在左上角,開得燦爛的向日葵面向天空,讓人不禁想起就像天真可愛的小寶寶在圍著媽媽轉動一樣。

  • 左下黃金分割點

焦點在左下方,頭上的太陽很猛烈,突出了被拍攝者非常熱愛健康的積極心態;前方的留白讓畫面有了動感。

  • 右上黃金分割點

我們要善於為拍攝的小動物注入表情和思想。圖中的小狗置於畫面右方,兩隻眼睛睜得大大的,直勾勾的往上看,讓我們不得不好奇它到底在看什麼,看得眼睛都快掉出來了。

  • 右下黃金分割點

上圖前景的虛化很好的突出了小女孩。

每個黃金分割點表達的意思都是不一樣的,只要你靈活地運用,會讓你的照片增加吸引力,給觀者更大的視覺衝擊力。


第三種:對稱式構圖

以一個點或一條線為中心,兩邊的形狀和大小是一致且呈現對稱的,被拍攝對象的色彩、影調、結構都是統一和諧的。拍攝的作品給人一種“安靜”的嚴肅感。

其優勢是:拍攝題材範圍廣;圖案的美觀、趣味性強等等;

其缺點是:較呆板、缺少變化。

對稱式拍攝景物非常廣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建築的線條、風景的倒影。


建築利用的是左右對稱式拍攝,講究的是橫平豎直,忌諱傾斜,注意物體的透視和變形。

很多建築都是對稱設計的,只要你找準中軸線、屏住呼吸、按快門拍攝即可得到不錯的片子。

抬頭拍攝

高架橋

正面拍攝

室內拍攝


拍攝風光倒影最常用的就是對稱式構圖,利用水中的倒影形成的影像,使畫面不單調,讓景色看起來更迷人。

這裡用的是上下對稱式拍攝,需注意的是要保持水平線平衡,參照物可以是鏈接兩者之間的平衡線。

倒影拍攝

注意:樹的排序要看起來是直的,給人井然有序的感覺;

訣竅:找對拍攝角度。

其實我們身邊就有很多對稱的場景可拍,只是需要你去發現而已,例如:

小巷子

地鐵站臺

地鐵的扶梯

街道

玻璃的反光


感覺上面的好像有點抽象,那麼如果我們用字母的形狀來做比喻呢?會不會容易理解呢?


(1)“A字形構圖”

顧名思義,A字形構圖是指以A字的形式來安排畫面的結構。

▲原圖

▲構圖示意圖

A字形構圖具有極強的穩定感,向上的衝擊力和強勁的視覺引導力,可表現高大自然的物體及自身所存在的這種形態。

▲原圖

▲構圖示意圖

把表現對象放在A字頂端匯合處,是強制式的視覺引導,讓觀賞者想不注意這個點都不行。

▲原圖

▲構圖示意圖

▲原圖

▲構圖示意圖

在A字形構圖中不同傾斜角度的變化,可產生不同的動感效果,而且形式新穎、主體指向鮮明。這也是一種較難掌握的方法,需要經驗的積累。


(2)“S字形構圖”

S字形構圖使畫面優美,動感效果強,既動且穩。

▲原圖

▲構圖示意圖

▲原圖

▲構圖示意圖

表現風光時,遠景俯拍效果最佳,可表現山川、河流、地域等的起伏變化。

▲原圖

▲構圖示意圖

一般的情況下,S字形構圖都是從畫面的左下角向右上角延伸。


(3)“V字形構圖”

V字形構圖是最富有變化的一種構圖方法,其主要變化是在方向的安排上,或倒放,或橫放,但不管怎麼放,其交點必須是向心的。

▲原圖

▲構圖示意圖

V字形單用時畫面不穩定的因素極大,而使用雙V可以產生質的變化,不但具有了向心力,而且使畫面穩定感得到滿足。

▲原圖

▲構圖示意圖

▲原圖

▲構圖示意圖

正V形構圖一般用在前景中,作為前景的框式結構來突出主體。


(4)“C字形構圖”

C形構圖具有曲線美的特點,又能產生變異的視覺焦點,畫面簡潔明瞭。

然而在安排主體對象時,必須安排在C形的缺口處,把人的視覺隨著弧線推移到主體對象上。

▲原圖

▲構圖示意圖

▲原圖

▲構圖示意圖

▲原圖

▲構圖示意圖

▲原圖

▲構圖示意圖

當然,C形構圖可在方向上任意調整。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還是多練習才能進步呢。

好作品可以到【玩轉手機攝影】小程序進行投稿哦~


玩轉手機攝影


構圖法有很多種,但在拍照的時候應該選擇哪種呢?試試今天要說的這7種十分常見,適用性也很廣的構圖法吧。


小編今天將為您簡述、對比一下它們的優劣,便於您對它們產生一個清晰的認識,更好地運用它們。




將主體放在畫面中心,是最保險而最常用的構圖法。


這種構圖法的最大優勢在於主體清晰而突出,同時畫面比較平衡。




當主體比重較大,而畫面中缺乏其他景物時,主體的偏移會造成強烈的失衡感,最好採取中心構圖。


以下圖為例,如果這個大氣球不在畫面中心,失衡感會十分強烈。




中心構圖在穩定性上有顯著的優勢,十分適合拍攝建築、靜物等題材。


同時,中心構圖也最適合表現物體的對稱性,常與對稱構圖聯合使用,將物體的對稱中心放在畫面中心。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畫框是長方形,若是缺乏陪襯景物,長邊兩側很可能會比較無聊,甚至是多餘。


而中心構圖的穩定性,使畫面更缺乏變化,進一步強化了這種缺點。上圖就是個好例子。


要處理這一問題其實也不難,裁剪成方畫幅吧。方畫幅和中心構圖、對稱構圖簡直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咦,三個怎麼叫一對呢)。



或者,您也可以試試別的構圖法,比如說,大家十分熟悉的三分法構圖。


橫豎各兩條直線以“井”字型排布,將畫面分為九等分,“井”字型的四個交叉點是畫面最吸引人之處,應將主體布在交叉點上。


這就是三分法構圖的基本原則。




這種構圖法實在是過於常見,以至於不少相機、手機都會自帶三分構圖法參考線。



手機自帶的三分法構圖參考線


視覺興趣點上的主體,能快速吸引觀眾視線。


這也解決了中心構圖法“長方形畫面邊緣無聊”的難題——主體這一側,景物豐富;主體對側很遠,觀眾未必會注意。




使用三分法時要兼顧畫面平衡性。上圖中的船小,“重量感”不明顯,可以用三分法構圖;如果船很大,最好採用中心構圖。


當然,如果有條件,儘量在主體對側的視覺興趣點、線上安排陪體,畫面更顯平衡和豐富。




如上圖,將太陽和船分別安排在兩個對位視覺興趣點上,畫面平衡而又富有趣味性。



水平伸展的直線,能創造出寬闊、穩定、和諧的感覺。畫面中的地平線和水平面,就是最好的水平線。


一般來說,要儘量避免將水平線放在畫面中央,將畫面切成相等的兩部分。這樣容易使畫面缺乏變化而呆板。


有選擇地將水平線放在畫面的上、下1/3的視覺興趣線上,有選擇地強調天空或地面的景物。



天空色彩豐富,多拍些天空



天空無雲顏色單調,就多拍些地面


不過萬事無絕對,如果拍攝的是平靜水面,倒影成像質量很高,可以嘗試將水平線放在畫面中央,加強對稱的美感。



使用水平線構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保持水平線水平。


沿畫面長軸分佈的水平線,哪怕只有一點點傾斜,畫面都會產生很嚴重的傾斜感。


下圖的傾斜角只有1.8°,可傾斜感已經非常明顯,看著很彆扭。




幸好,現在大部分手機、相機都有水平參考線,只要在拍攝時稍加註意,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了。


對稱構圖即按照一定的對稱軸或對稱中心,使畫面中景物形成軸對稱或者中心對稱。


常與中心構圖聯合使用,讓對稱中心位於畫面中心,或使對稱軸通過畫面中心。




在拍攝時,尋找合適的拍攝角度,使對稱感更強烈;如果前期沒法完全對稱,也可以在後期環節進行校正和剪裁。



對角線構圖,又叫斜線構圖,是指主體沿畫面對角線方向排列,畫面體現出強烈的動感。




此外,對角線是畫框中最長的直線,沿對角線展布主體,使主體自然地填充整個畫面,畫面舒展而飽滿,視覺效果更好。




注意,儘量不要為了湊對角線而故意傾斜畫面,尤其是畫面裡有水平線或明顯的“應當豎直”的景物,如樹木、建築等。



引導線構圖法,即利用線條引導觀者的目光,使之匯聚到畫面的焦點。


引導線可以是任何形式的線條,直線、曲線、折線;也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如匯聚線、平行線、放射線、螺旋線......



匯聚線



螺旋線


引導線不一定是具體的線,但凡是有明顯方向或延伸趨勢的物體,都可以稱為引導線。如人的目光,大片延伸的相同顏色和陰影等。


多個同類物體的連線,也可以構成引導線。






框架式構圖,指利用前景物體形成框架產生遮擋感,使人更注意框內景象的構圖方法。


前景景物需要與主體具有一定的區分度,如顏色對比,明暗對比,清晰-模糊對比等,讓人一看就知道“這不是主體”。




框架的畫面比例也很重要。框架太小,沒有框架感;框架太大,會喧賓奪主。


以下圖為例,如果樹木枝條太多,佔到畫面的一半,會不會給人一種喧賓奪主的感覺呢?




選擇構成框架的物體時還需注意,不要選擇太搶眼的物體,以免過於分散主體注意力。


比如說,下圖中央形狀莫名的雕像輪廓就過於搶眼,極大分散了背景的注意力。




當構框物不美觀,尤其是剪影化處理時,不要讓它們佔據太大的畫面比例,以保證畫面整體的美觀、




以上就是今天要為您介紹的全部內容,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