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國家間邊境有哪些奇葩島嶼,主權輪流更換?

跟著地圖看世界


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主權屬地,哪怕是爭議狀態中的領土也有實際控制的區別,但世界上就有這麼個島嶼被兩個國家輪流管理,每半年輪換一次主權的方式不僅令世人稱奇,更因為持續了360年而引起遊客的興趣。可惜的是,這個小島360年來只開放了5次,一次只接受數十年申請登島......

在法國與西班牙交界處,有一條名氣極大的比達索亞界河,一面是西班牙小鎮巴斯克,另一面是法國昂達伊市,更為巧合的是,在這條界河中心還有一座名為費倫特的無人小島。小島面積僅5000平方米,卻在法西兩國曆史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不僅見證了兩國長久以來的邊界爭議,還是兩國君王皇族緩衝關係的會面地點,後期更直接成為聯姻交換新娘的地方

費倫特島成為共管島的歷史要說到1615年,法國君主路易十三與西班牙菲利普四世相約在費倫特島見面,商議兩國邊界爭議的同時還帶上了各自的妹妹,並當場訂下互娶對方妹妹的換親式聯姻,自此,費倫特島成為兩國首次平息爭議的地方,於1659年簽訂《比利牛斯條約》正式將小島列為兩國共管地。此後的法國路易十四與西班牙查理二世也在島上第一次見到各自的新娘,兩國關係進入聯姻式“蜜月期”。

截至目前為止,費倫特島已經在兩國之間輪換管理360年,共交換主權719次,目前屬於法國管轄狀態下(1-6月),成為全球歷史最悠久的現存共管地,也是世界上唯一兩國同時擁有主權卻不同時管轄的島嶼。費倫特島也因此擁有很多別稱:兩國聯姻頻繁有過聯姻島的稱呼;兩國首領數十次在島上會談又被稱為“會議島”或“外交島”;島上唯一生物是一群野生雉雞,因此又有“野雞島”和“雉雞島”的別稱......

為了防止對方有侵吞島嶼的意圖,19世紀後期又增加了一項交換儀式,由兩國各派一名指揮官駐守費倫特島兩岸軍事基地內,法國基地由早期的130名軍人減少至目前的15人,西班牙軍事基地也從120人減少至目前的13人。雙方每經過6個月由文官出面交接主權文件,再由軍事基地指揮官進行交接儀式。值得一提的是,交接後的指揮官有權管轄另一國家路過的任何船隻,包括民用漁船與軍事艦艇,同時也負責協調國際範圍內的各類援助活動。

費倫特島的歷史意義極大,也因此被兩國嚴格封鎖,禁止任何外人靠近。360年的共管歷程中只在遺產日開放了5次,每次只接受數十人申請,其要求更是嚴苛到名氣聲望以及社會貢獻付出等等領域。因此,費倫特島雖然名氣夠大,但獲准登島的不超過300人,換句話說,能登上這個島嶼的人都是名門望族或知名的各界學者人士(除駐軍外)。

有一點需要說的是,費倫特島面臨一個小小的尷尬:由於比達索亞河每年都有幾次洩洪,導致費倫特島從原先的240米長,45米寬,縮小至2018年的200米長,40米寬。也可以這麼認為,在幾十年後,這座島嶼會面臨消失的尷尬局面......


鈦師傅


法國西班牙邊境的奇葩島嶼:360年來主權換了720次

遠景

共管地區,顧名思義就是指多個國家行使均等的主權和管轄權的區域或領土,最著名的也是最大的共管地就是南極洲了。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些共管地,但由於各國利益難以平衡,大多維持不了多久。但是有個特例,在歐洲的法國和西班牙之間。

近看

2019年7月,沒動用一槍一彈,西班牙就將把其6820平方米的領土交給法國,但是六個月後,法國又將自願把它還給西班牙,除非它突然決定背棄這個360年的條約。正如BBC克里斯·博克曼(Chris Bockman)所報道的那樣,360年來一直如此。

這個奇葩的島嶼就是費倫特島。這個島很小,只有200米長40米寬。

費倫特島位置圖

費倫特島在哪裡?

費倫特島,又名費桑島(西班牙語:Isla de los Faisanes,法語:Île des Faisans,巴斯克語:Konpantzia),還有一個名字叫雉雞島,是一座位於法國和西班牙邊界的島嶼,為兩國共管地(condominium)。

位於法國和西班牙的界河“比達索阿河”(Bidassoa)上的小島“費桑島”

在法國和西班牙交界的比達索亞河(Bidasoa River)上,有個面積僅6,820平方米的費倫特島(Pheasant Island),剛好位於河的中央。這個小島以其獨特的主權歸屬聞名,因該島並非由法國和西班牙同時共管或各管一半,而是輪流管理,亦即其主權每半年在這兩國之間更換一次。

圖為雉島的俯瞰圖,小島上方是法國,下方則是西班牙

輪流坐莊!一年換兩次主人,下半年到我家

這是一個平靜的、無法進入的位於河流中央的島嶼,有樹和修剪得整齊的草地,還有一塊古老的紀念碑,為紀念1659年發生在這裡的一件非凡的歷史事件。

古老的紀念碑

1659年,法國與西班牙結束了三十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因為這個島被視為中立地區,西班牙和法國在島上談判,結束了他們的長期戰爭,在費倫特島簽訂了《比利牛斯條約》(Treaty of the Pyrenees),明確了法國與西班牙的邊界。根據該條約,在法國與西班牙的界河比達索亞河(Bidasoa River)的河中央,一個面積僅6820平方米的費倫特島(Pheasant Island),成為兩國的共管地,兩國共同管理這座小島。

比利牛斯條約簽訂

法國與西班牙的邊界也位於比達索亞河的中央。而費倫特島原本會被邊界一分為二,由這兩國各管一半。但《比利牛斯條約》採行另一種管理方式,讓該島成為一個共管地。

條約規定:每年的8月1日至次年1月31日,法國對該島享有主權,而每年的2月1日到7月31日之間,西班牙則享有該島主權,也就是說,費倫特島的“皇帝”,兩國輪流做,半年輪換一次。

費倫特島古地圖

因此,費倫特島成為了現存最古老,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不是同時共享,而是輪流享有主權的共管地。該島的主權每6個月就會更換一次。也就是說,在一整年中,它有6個月歸屬法國,到了下6個月就歸屬西班牙,猶如乒乓球一般,在這兩國之間彈來彈去。

於是,這個島嶼成為法國和西班牙的共管領土,輪流管治該島。這種聯合主權被稱為“共同統治”。

在《比利牛斯條約》簽訂後的360年間,費倫特島的主權交接已達700多次。

如何登上費倫特島?

費倫特島不僅是一個獨特的界島,而且自古以來還是君王皇族相聚會面的地方,經常充當換親之所:1615年,法國路易十三和西班牙菲利普四世分別在這座島上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妻子―――對方的妹妹。

會面

法國和西班牙在簽訂條約的同時,也訂下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與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女兒的婚約。

後來,費倫特島又成為法國路易十四和西班牙查理二世與各自新娘初次會面的地方。

此外,兩國都規定費倫特島禁止一切參觀,從而使其成為一座與世隔絕的孤島。但人們還是可以近距離觀看它,因為它距離法國一側的河岸只有大約150英尺(45.7米),距離西班牙一側的河岸只有大約100英尺(30.5米),遊客們總會在比達索亞河岸,遙望一眼小島的身影。

法國和西班牙怎麼共同治理費倫特島?

移交主權

法國巴斯克海灘度假勝地的昂代伊(Hendaye)是與西班牙接壤的一座小城。過了旺季,美麗的沙灘看起來像是被數百的海豹佔領了,但是仔細看,實際上他們是穿著潛水服的冬季衝浪愛好者。

長長的防波堤之外是西班牙歷史悠久的小鎮富恩特拉維亞(Hondarribia)和其鄰居伊倫市(Irun)。中間的自然邊界是比達索亞河(River Bidassoa)。

島嶼全貌

當你從河口繼續往上游走,景色變了。壯觀多彩的巴斯克建築被法國這邊的工業倉庫和西班牙那邊沒什麼吸引力的居民樓代替。

西班牙聖塞瓦斯蒂安鎮的海軍司令和法國巴約訥市的海軍司令擔任該島的州長或總督。事實上他們有更重要的事情處理,所以伊倫和昂代伊的市長輪流照看該島嶼。

伯努瓦·烏加特門迪亞(Benoit Ugartemendia)在昂代伊當地議會負責公園事務,他每年會派一支小隊伍乘船到島上修剪草坪和樹木。這條河受潮汐影響,有時你甚至可以從西班牙走路到島,西班牙警方有時候會趕走非法露營者。

1660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與西班牙腓力四世在島上會面

這個島很小,只有200米長40米寬。公眾偶爾會被邀請參觀,但伯努瓦說,對它感興趣的只有老年人,年輕人都不知道它的歷史重要性。

現在,除了交通堵塞之外,從法國過境西班牙是一個無縫體驗。但是在佛朗哥獨裁統治時,邊界被嚴格管控。河面向島嶼的這邊曾每隔100米就有崗哨點,防止反對者進出。

邊境並不總是拿麼平靜。圖為記者雷蒙德·沃克在西班牙內戰時,抱著一名嬰兒衝過連接昂代伊和伊倫的橋。

目前,伊倫和昂代伊市長每年會面十幾次,討論水質和捕魚權問題。過去,西班牙捕魚者抱怨法國船隻的形狀,最近法國度假者乘著獨木舟擾亂了他們的生意,他們也對此不滿。

由於河水的侵蝕,費倫特島一度面臨消失的危險,後來兩國開展了固島工程,費倫特島才得以留存,如今該島長215米,寬38米,面積6820平方米。島上的園林和清潔工作由法國和西班牙共同承擔,兩國的工作人員每半年登島一次,進行清理和維護工作。幾個世紀以來,它幾乎損失了一半的大小,因為積雪從比利牛斯山上衝下來,進入河流,而兩個國家都不想花錢建立島嶼的防禦工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