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會有人發自內心熱愛學習嗎?

恍惚面對世界


真的!毫無疑問。世界知識沒有人能學完,聯想古人云,活到老學到老,重點:

學用結合,理論指導實踐,循環往復,不斷升化,……!


木子空悟同根七仙7子


最近看到一個視頻,其中提到如何才能像迷上游戲一般熱愛學習。

我們把這個問題換一下:真的會有人發自內心熱愛遊戲嗎?

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很明確了吧,一定是有的。那我們為什麼會發自內心地去熱愛遊戲呢,搞懂了這個問題,也許就能明白如何去發自內心地去熱愛學習。

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職業選手,不通過遊戲來謀生;消磨時間、和朋友增進感情這些客觀因素,並不能使我們去沉迷遊戲,不能讓我們開始一局又一局的遊戲。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過分地熱愛遊戲呢?

想要去探索這其中的本質原因,就必須要去認識我們的大腦,只有認識了我們的大腦,我們才能夠更好的認識自己。

本質上,我們對於遊戲的快感,都是大腦對遊戲反饋機制的一種獎勵,它由大腦中的多巴胺所決定。多巴胺並不是快感本身,而是對快感的預期,或者說是對快感的追求。當你一局遊戲獲勝的時候,身體內會產生化學物質讓我們感到十分愉悅和興奮,但是對於大腦神經來說,這些情緒只是暫時的體驗,而是多巴胺所構成的信號機制,多巴胺促使我們不斷地去追求愉悅和興奮,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會打開一局又一局遊戲的根本原因。我們這局遊戲輸了,多巴胺告訴我們下局一定能贏;這局遊戲贏了,多巴胺告訴我們下局遊戲還能贏,正是這樣的反饋機制,才是我們沉迷遊戲的根本原因。

如果我們把這樣的反饋迴路運用到學習上,我們不就可以像沉迷遊戲一樣沉迷於學習了嗎?

在把反饋迴路運用到學習之前,我們必須要了解反饋迴路。遊戲竭盡所能地將反饋迴路加強和加快,帶給玩家足夠和迅速的反饋,比如設立了排位系統,贏得一局遊戲讓我們獲得遊戲段位的提升;或者比如抽卡機制,通過增加不確定性,讓玩家通過更多次的嘗試來獲得反饋。

學習帶給我們的反饋,也是決定我們的學習方式是否能長期堅持下去的基礎。在打造一個像遊戲一樣的學習模式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遊戲是如何加強他們的反饋機制的。

第一:固定比例強化,比如打敗十個怪就可以升一級,獲得多少積分就可以升級段位。

第二:固定時距強化,比如等待多少固定的時間就可以打開一個寶箱。

第三:不固定比例強化,比如抽卡,我們有多少幾率抽到極品卡。

這三種方法將遊戲中的不確定性獎勵竭力強化為確定性收益。

正是反饋機制當有些人能夠堅持學習並樂在其中,當學習給人們帶來正收益,也就會獲得我們上面所說的快感預期,也就是多巴胺。如果只靠志力去學習,很難堅持到底,這樣的學習方式是不科學的。我們也許就像海洋館裡的海豹一樣,頂一次球,給一個魚乾。只有不斷獲得正反饋,才會自然而然地保持前進的動力。搞清楚這些,我們就可以思考,如何讓自己像打遊戲一樣沉迷於學習。

學霸和學渣的區別就在於對快感的預期不同。預期不同,形成的反饋也就不同,學霸具備完整的反饋迴路以及有效的反饋強化。具體到操作中,成為學霸,以下三點是基礎:

①縮短反饋週期,反饋時間太長是我們大多數人無法堅持學習的主要原因。

②增加反饋強化,我們已經在上文提到了三種反饋模式,把遊戲替換成學習,固定比率強化可以是考試進步十名就去吃一頓好的,固定時距強化可以是看三小時書就去玩一小時遊戲,不固定比率強化可以是成為同學眼中令人羨慕的學霸。

③調整反饋難度,科學研究表明玩家在高難度遊戲獲勝的時候,大腦多巴胺迴路會異常激活,也就是說適當的高難度遊戲,能夠最大化的激活反饋迴路,就也是遊戲排位機制的由來。因此我們設定學習目標,既不能太簡單,也不能太難。

一旦大腦形成了正反饋迴路,品嚐到了學習帶給我們的快樂,我們的動力就會更加充足,久而久之,甚至會享受學習這件事情,這就是為什麼會有一些人會發自內心的熱愛學習。





SAKA英語


從來到世界的那刻起,人們一生都是學習的過程。從咿呀學浯到口若懸河。從襁褓幼子到白髮老翁。從懵逼少年到老氣橫秋。一步也沒離開模仿,學習,拷問,答題的路上。


廣銀8910


就看一個人的理想和信念了,對於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來說,無所事事是浪費生命,是無聊;當然啦一個人,如果沒有追求和報復,一點工作都不想做。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寫的是深圳有一批人,連長期工都不想做,過著工作一天,休息兩天的日子,吃廉價的飯菜,睡便宜的要命的網吧,疫情一來,部分人被餓昏街頭,對子這樣的人,如果能保證餓不死,一天的工作都不想做。像華為老總任正非,你讓他閒起來,等於煎熬,所以不同人追求不一樣。


翠翠小屋


從古到今,凡是自學成才的,有文學愛好者,政治家,思想家,理論家,作家,創作家,自學成才的並不少。對於愛好者來說,文化是經過不斷學習總結出來的,好字是練出來的,理論是研究出來的,知識是積磊起來的,路是走出來的,事業是幹出來的,百問不煩百看不厭,只有努力堅持奮鬥的必然有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