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遺物:戰國—漢銅錯金熊鎮兩隻


戰國—漢 銅錯金熊鎮兩隻 此熊鎮包括兩隻,採用銅錯金工藝,工藝精湛,品相上乘,以深受漢代人喜愛的熊為造型,將肥大健碩的熊體處理得精巧可愛,憨態可掬。

兩隻熊呈俯身狀,熊圓目,雙耳貼於腦側,身體微拱,四肢藏於身下,造型寫實,相栩如生。熊通體施錯金工藝,線條靈動飛揚,紋飾精美,金與銅的光澤相互映襯,金彩奕奕,彷彿為熊穿上了一件金制鎧甲。漢鎮一般使用金屬鑄造,體積不大。為避免牽羈衣物,鎮體的基本造型往往接近於一個扁圓的半球。做成動物形狀,為保持器體的半球形輪廓,採取盤踞的姿勢。

鎮,為古代壓席子角的用具。《廣雅·釋詁》有釋: “鎮,重也”。古人席地而臥,以鎮壓席子四角。戰國時已經出現,漢代最盛。以後隨著傢俱的進化,鎮逐漸成為文房用具。


金銀錯工藝始於春秋中晚期,盛行於戰國,並於西漢達到巔峰。其作法是在器物上凹處的紋飾、銘文中嵌入金或銀金屬作為裝飾並加以打磨,令器物具有不同質料色澤對比之美感,瑰麗燦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