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麻喇姑為何一年只沐浴一次,只用少量的水洗洗身體,然後再把這些用過的髒水喝掉?

Cc小姐姐o


蘇麻喇姑是孝莊皇后的貼身侍女,是清朝初期除孝莊皇后以外最為重要的一位女性。她的一生經歷了滿清的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五代君王。

她見證了滿清從東北的微末之地,發展到坐擁東方大國的全過程。她是清朝初年許多歷史事件的經歷者,為歷任清朝帝王所信任,雖然終身未婚,但她93歲高齡去世之後,康熙以嬪妃的規制將她安葬在孝莊皇后昭西陵旁。

而正是這麼一位傳奇的女子,卻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

據《嘯亭雜記》一書記載,蘇麻喇姑的生活中有兩個特別的習慣,一個是一年只在除夕的這一天沐浴一次,只用少量的水清洗身體,然後再把這些用過的髒水喝掉。另外一個則是蘇麻喇姑從來不吃藥,即使病情再嚴重,她也堅持只喝白開水(神奇的白開水)。

那麼她為什麼一年只洗一次澡呢?

原來,蘇麻喇姑是蒙古人。她在隨孝莊皇后嫁給皇太極之前,一直都生活在蒙古草原。漠北蒙古的水資源一直都不是很充沛,水對蒙古牧民而言是十分神聖的,不捨得浪費一滴一毫,而如果將洗澡的水隨意倒掉則會被視為對水的浪費,以蒙古人信奉的教義來看,浪費水是會受到上天懲罰的行為,所以自小就是蒙古牧民的蘇麻喇姑選擇喝下洗澡後的髒水一方面是淳樸的牧民思想珍惜水資源,另一方面則是一種宗教行為,避免上天的責罰。

而蘇麻喇姑從來不吃藥這個方面,我覺得主要還是由於蒙古草原當時較為落後貧苦,作為牧民的蘇麻喇姑自小就不可能有經濟實力接觸藥物,生病全靠自身扛,實在不行喝開水。即使後來蘇麻喇姑隨著滿清的發展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也依舊保持了這個生活習慣,並且活到了93歲,也許正好應驗了是藥三分毒的那句俗語。

我是【今古言堂】,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關注我!


今古言堂


蘇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而且洗以後把水喝掉這是真實的!

那為什麼蘇麻喇姑很少洗澡,而且還把髒水喝掉,難道她不怕水不乾淨,喝了拉肚子,最後一命嗚呼?

首先要知道蘇麻喇姑是一個正二八經的蒙古族人。

大家都知道蒙古族對水啊,那是相當神聖的。他們認為水是純潔神靈的象徵,不含任何雜質的存在。所以非常忌諱在河裡洗手洗臉,更別說泡個腳了;同時也不許向河裡倒垃圾或者不乾淨的東西;千萬不要往河裡小便,不然被看見,會繳了你的作案工具的。


在古代蒙古族對水的神聖不比現在差,所以蘇麻喇姑小時候就是一年才洗一次澡,然後喝掉洗澡水,就這習慣養了好幾十年,直到滿清統治了中國,她也跟著進入皇宮生活,但是這習慣沒辦法改啊,一直到去世。

最後,提醒下大家要去大草原玩的朋友,看那一望無際的草原,騎著奔騰的駿馬,大口吃著手抓羊肉,喝著地地道道的馬奶酒時,千萬要科普一下當地的習俗,特別是對水的忌諱。


第五篇formerly


蘇麻喇姑是孝莊文皇后的陪嫁丫頭,和孝莊年齡相仿,名為主僕,實為閨蜜。

蘇麻喇姑從很小的時候就進王府做了布木布泰小姐(孝莊當姑娘時的名字)的丫頭。

到後來,布木布泰小姐嫁給了清太宗皇太極,蘇麻拉姑作為陪嫁丫頭跟隨布木布泰小姐來到了皇宮。




我們都知道,陪嫁丫頭到最後都會被男主收為小妾,為什麼蘇麻喇姑沒有被皇太極納為妃子呢?

蘇麻喇姑一輩子沒嫁人,孝莊當初嫁給皇太極時只是一個妃子,人稱莊妃。蘇麻喇姑為了女主的上位跑前跑後,她成了皇太極和女主之間的紐帶和聯絡員。我納悶,蘇麻喇姑為何沒和皇太極擦出火花呢?別急,很快你就明白為什麼了。

後來莊妃生了兒子福臨,就在兒子6歲時,就在莊妃時來運轉之際,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丈夫皇太極死了。

莊妃為了兒子能當上皇帝,讓蘇麻拉姑找到了小叔子多爾袞,讓她傳話只要讓兒子福臨做皇帝,當嫂子的願意嫁給小叔子。

這期間蘇麻喇姑成了二人之間的紅娘,莊妃為了兒子上位,委身多爾袞,最後莊妃的兒子福臨,成了大清入關的第一位皇帝——順治皇帝。莊妃因此上位孝莊太后。



蘇麻拉姑很能幹也很聰明,莊妃的兒子福臨是她一手帶大的,大清入關後的官服是她一手設計的。

知道順治皇帝為什麼和母親孝莊合不來嗎?

主要原因就是從小跟著蘇麻喇姑長大,和母親感情卻很疏遠。

蘇麻喇姑各方面都很優秀,人長得漂亮又很能幹。按說皇太極和多爾袞都很尊重和愛慕她,但為什麼都沒把她收進後宮呢?

原來蘇麻拉姑有個不好的習慣,那就是一年只洗一次澡,洗完澡後還把洗澡水喝了。也不知道蘇麻喇姑從哪裡討來的秘方,反正她認為這樣做可以長壽,換言之,這是蘇麻拉姑的養生之道。



如果一個女人一年只洗一次澡,她身上會出現什麼味道呢?

我覺得是種一種酸、腐、臭的混合氣味,加上女人特有的月事,肯定還有股血腥味,別說皇帝、王爺不能忍受,就連我這個普通人也會嘔吐,即便對她有“性趣”了。蘇麻喇姑身上的異味兒,足於能擊退一個想強姦她的男人。

至於蘇麻拉姑要喝掉洗澡水,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難道大清缺水?顯然不是。

喝洗澡水能養生嗎?好像迄今為止沒有第二個人這樣做,難道洗下來的油脂和角質有營養,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喝掉補充能量?從現在來看,這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毫不誇張地說,換做任何人都無法喝掉自己的洗澡水。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什麼原因?蘇麻喇姑確實是個長壽的人。

她在32歲時送走了51歲的皇太極;49歲時送走了23歲的順治皇帝;76歲時送走了75歲的孝莊;90歲時永別了51歲的康熙。

蘇麻喇姑是個奇女人,她一年洗一次澡,然後喝掉洗澡水能行,你這樣做可能不會有效果,人和人不一樣!我奉勸親們不要效仿她。蘇麻喇姑死後,康熙以嬪妃之禮把她葬在孝莊身邊。


秉燭讀春秋


姑性好佛法,暮年持素。終歲不沐浴,惟除夕日量為洗濯。將其穢水自飲,以為懺悔雲。

“蘇麻喇姑一年只沐浴一次,只用少量的水洗洗身體,然後再把這些髒水喝。”聽起來很奇葩常人無法理解但是卻是事實了,請看本文開篇引用的話,來自《嘯亭續錄》。啥意思了?大概的意思就是說蘇麻喇姑有信仰好佛法,暮年的時候吃素,終年不洗澡,只在除夕夜的時候取少量的水洗去汙穢,還會把這些水喝掉,代表自己懺悔浪費水了。

蘇麻喇姑有兩個常人無法理解的怪癖:

一是終生不洗澡,二是生病不吃藥。

蘇麻喇姑原名蘇茉兒,原生態家庭很窮,出生在科爾沁草原上一個貧苦的牧民家庭,但是她運氣很好,因為被送進科爾沁貝勒府中做了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的侍女。

布木布泰是誰了?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孝莊文皇后。雖然不怎麼得皇太極的歡心,還沒她妹妹受寵愛,但是她兒子福臨做了皇帝,也就是順治皇帝,她也就跟著地位高了。

孝莊太后一生輔助了順治和康熙兩代君王,對愛新覺羅家族忠心耿耿又沒有私心,在歷史上是有名的賢后,蘇麻喇姑作為她最信任的貼身侍女,自然也是一個傳奇了。

蘇麻喇姑活了90多歲,經歷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5位皇朝,更是深得愛新覺羅·玄燁也就是康熙的信任,康熙還把自己的十二子胤祹交給蘇麻喇姑撫養,還以嬪妃之禮厚葬蘇麻喇姑於昭西陵,一個侍女活成這樣也真的是傳奇了。至於《康熙王朝》中康熙和蘇麻喇姑有一段情那就是瞎扯了,因為她們年齡差距太大,怎麼都不可能有男女之間的感情的。

但是蘇麻喇姑不洗澡不喝藥卻是真的。

為何不吃藥?那是因為孝莊太后生病的時候她為太后祈福,自己終身不再吃藥,只要主子好起來,還真的是對孝莊很忠心了。

為何不洗澡?那是因為蘇麻喇姑出身在雨水稀少的蒙古草原上,在這裡水是要給人喝,給牛馬羊等牲口喝的,洗澡那是非常浪費的。鐵木真還曾經頒佈了《大扎撒令》,禁止人下河洗澡。這裡的人長期不洗澡,只在除夕擦一下,還喝掉洗澡水代表懺悔了。蘇麻喇姑後來的人生是開掛了,也不會缺水了,但是她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也一直沒有改掉這個習慣了,康熙就更敬重她了。


湘西小木魚


蘇麻喇姑為何一年只沐浴一次,只用少量的水洗洗身體,然後再把這些用過的髒水喝掉?

這不正是當今社會所急需的“節約用水,人人有責”的當世楷模嘛?蘇麻喇姑一年沐浴一次,且要將沐浴過的髒水喝掉,其實這種種現象都不為過且很正常不過,那又是為何呢?


歸根到底,蘇麻喇姑是蒙古族人,蘇麻喇姑所做看似不可能的一切,都是緣於其自身的獨特癖好。關於蘇麻喇姑,與他沐浴癖好相似之處還有其一,那便是——終生不吃藥,看似不可能的癖好,在蘇麻喇姑身上卻是果真如此,就算其生病不吃藥,那真實歷史上的蘇麻喇姑還存活了93歲,在當時平均壽命不足50歲的社會條件下,蘇麻喇姑居然能達93歲高齡,實屬難得。

蘇麻喇姑原本生活在廣袤的科爾沁大草原、未曾擔任孝莊太后的侍女之時的名字叫蘇茉兒,生於公元1612年,是個血緣純正的蒙古族人,蘇麻喇姑之所以能夠終生跟隨著孝莊太后,與她的蒙古族血緣有著極大的關係。最初的蘇麻喇姑被孝莊太后有緣看上,因其天資聰慧、長相俊俏而常跟隨於孝莊太后近身,這一近身侍奉便是一輩子,直接侍候到孝莊太后撒手人寰。


孝莊太后此生和蘇麻喇姑的關係異常要好,與其說兩個人是名副其實的主僕關係,倒不如說兩人是姐妹關係。其一:孝莊太后和蘇麻喇姑的年齡相差無幾,也可以說是年紀相仿;其二:蘇麻喇姑同孝莊太后一樣,都是地地道道的蒙古人,看過《孝莊秘史》的人都知道,孝莊太后畢生都想將蒙古親信弄進皇宮,由此可見,孝莊太后是極其喜歡蒙古人的;其三:常年的深宮寂寞生活,早已使得孝莊太后難以離開蘇麻喇姑這位“談心人”的存在了。所以說,蘇麻喇姑其實根本不像是孝莊太后的隨身奴婢,只是蘇麻喇姑自覺性比較高,在她內心中,就是有一道永遠都難以逾越的界限。

公元1678年,孝莊太后去世,這給了蘇麻喇姑極其嚴重的打擊,此時的蘇麻喇姑已經是70多歲了,蘇麻喇姑由此變得憔悴起來,再也沒有了孝莊太后生前在時的年輕氣色。康熙帝從小被祖母孝莊太后養大,當然也離不開蘇麻喇姑的悉心照料。康熙帝常稱呼蘇麻喇姑為額娘,在整個皇宮之內,所有人都極其尊敬這位老者。康熙帝在蘇麻喇姑晚年,還曾將其第十二子交由蘇麻喇姑所撫養,由此看來,蘇麻喇姑的確是在康熙心目中有著“雖非額娘,卻勝額娘”的重要地位。



公元1705年,康熙帝親征噶爾丹,在此期間,90多歲的蘇麻喇姑病重,並且隨後不久撒手人寰。康熙帝親征回來後,聞其死訊,潸然淚下。康熙帝念及其生前勞累,給了這位90多歲的老者以最高殯儀級別。


小鎮月明


首先這件事確實是真的,許多史書都有記載,為何這樣其實完全可以在史書中記載,今天,我來給大家絮叨絮叨,先介紹下她的背景,蘇麻喇姑是蒙古人,出生在當時和滿族人走的非常近的科爾沁部,其實和孝莊太后差不多大。因為自己小時候長得漂亮以及聰明伶俐,就被選為了布木布泰的貼身侍女,這個布木布泰可能你們不知道是誰,但說起後來的名號,就知道了,她就是孝莊太后!

後來孝莊與皇太極結婚後,蘇麻喇姑作為自己的貼身丫鬟也一起去了盛京,要說她聰明開始體現了出來,因為之前是蒙古人說的也是蒙古語,但為了能夠幫助到孝莊,自學了滿語和漢語,並且書法一流,書寫水平在當時宮中都數一數二。這讓孝莊也開始對她刮目相看,開始栽培她為自己的親信,因為出生在蒙古的貧困家庭,從小也經常騎馬,這使得她的騎術也是非常棒的,這更為孝莊讓她辦事時,事半功倍,逐漸成了孝莊最值得信賴的人。

我們回到主題,蘇麻喇姑為何一年只洗一次澡?從她的出生地我們可以得到原因,以前的年代,生活在北方的人,普遍都洗一次澡,並不是蘇麻喇姑一個人這樣。因為當時的氣候長年確實很冷,而且在草原上,能喝的說並不多,一般都是給牲畜和人喝的,所以洗澡實在是太浪費了。所以,雖然蘇麻喇姑後來去了北京後,依然一年洗一次澡,而且每次洗澡,也只是擦拭下自己身體,並且還把髒水給喝掉,現在的人可能覺得很噁心,那也是它們的一種信仰吧,對水的信仰。而且這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生病,你想想在當時的那種環境,你要因為洗澡感冒或者發燒了,醫療水平不高,一不小心就和世界拜拜了!

要說蘇麻喇姑一年不洗澡比較奇怪,那更奇怪的是她一生不吃藥,有病就自己扛。不管自己是小病還是什麼都靠自己的身體抵抗,關鍵是她還挺成功,一直活到了90多歲,過繼給她的皇十二子日夜勸解,蘇麻喇姑都無動於衷。這倆件事可能是她心中的執拗吧,而且蘇麻喇姑一生沒嫁人,身體難不難聞一般人不接近是不知道的,作為康熙和孝莊的信賴的人,買點香水或者什麼的,掩蓋身上的氣味,我想應該輕而易舉吧!


歷史深度揭秘


蘇麻喇姑原名蘇茉兒,出身於一個普通的蒙古族遊牧家庭。蘇麻喇姑由於聰明伶俐,長的漂亮,被孝莊皇后選為貼身侍女。

蘇麻喇姑一年洗一次澡,並且洗完澡之後要把洗澡水喝掉,主要原因是她從小在蒙古養成的習慣。


在古代蒙古大草原上,水資源是非常珍貴的。水是給人喝,給牲口喝的,如果拿水來洗洗手,洗洗澡都是一種嚴重的浪費,在蒙古人眼裡,這是要受到上天的懲罰的。

古代蒙古人,只有在除夕,或者遇到特別大的節日才會洗澡,洗完澡之後再把洗澡水喝掉。不僅如此,他們還要燒香懺悔,懺悔今天浪費水了。蘇麻喇姑每年除夕洗完澡,不僅喝掉洗澡水,進行懺悔,還要跟孝莊皇后稟告:“今天我進水了。”



可見,水對當時的蒙古人來說多麼的珍貴。即使在今天,我們也應該呼籲大家,節約用水,人人有責。


蔚來計劃


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蘇麻喇姑與小皇帝康熙青梅竹馬,但實際上蘇麻喇姑卻比康熙皇帝大了許多,甚至相當於康熙皇帝養母一般的存在。



有史實表明歷史上的蘇麻喇姑確實存在,而且也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本身是蒙古族人出生在蒙古草原上一個貧困的牧民之家。


由於蘇麻喇姑天生美麗而且極其聰明,所以被科爾沁的貝勒府看中了,被叫到貝勒府中當了貝勒爺的二女兒的貼身侍女。這位二小姐就是後來的孝莊文皇后。


後來貝勒爺家的二小姐嫁給了努爾哈赤的第8個兒子皇太極,蘇麻喇姑也跟著小姐,做貼身侍女陪嫁到皇太極家裡。


後來清軍入關,成為中國的實際統治者。再後來皇太極駕崩,皇太極和孝莊文皇后的兒子福臨登上帝位,孝莊文皇后這時候也變成了孝莊皇太后,唯一不同的是,蘇麻喇姑仍然陪在她的身邊。

後來,愛新覺羅玄燁出生,孝莊太后十分喜歡他這位孫子,就安排蘇麻喇姑做了玄燁第一任滿文老師。不客氣地說,後來康熙皇帝寫出了一手好字,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蘇麻喇姑指點他時打下的基礎。


蘇麻喇姑和孝莊從小相守在一起,名義上是主僕關係,但實際上早已超脫主僕關係,形同姐妹。所以蘇麻喇姑在後宮中的地位十分之高。康熙皇帝私下裡會稱她為"額娘",康熙的孩子們則稱呼她祖母。


康熙二十六年,孝莊太皇太后去世,這給蘇麻喇姑造成了重大的打擊,畢竟是朝夕相處六十餘年的姐妹。


為了排解蘇麻喇姑的寂寞,康熙把他年僅三歲的十二子拜託給蘇麻喇姑撫養。蘇麻喇姑這才好像又找到了人生的意義,就像當年教導康熙皇帝那樣,繼續教導他的孩子。

就這樣,一直到康熙四十四年8月份,蘇麻喇姑終於走完了一生。


有些傳說說蘇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而且還要把洗澡水喝掉。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什麼確切的證據,可以證明這個傳言是真的。可見的資料只是一個叫做《嘯亭續錄》筆記小說,算不得數。


一年不洗澡還有這麼多人願意和她親切相處?我不信。


一盤拉條子


洗澡水能喝嗎?

能,無數人想喝寡姐斯嘉麗的洗澡水,杜蘭特就是其中一位,並且還在推特上公開表達愛意。可寡姐貌似對這個迷弟不太感興趣,一句等你得了總冠軍再說吧,算是給了不鹹不淡的答覆。



哪曾想,杜蘭特到了勇士之後,如有神助,真的一舉拿到了總冠軍,那麼他喝到寡姐的洗澡水了沒有?寡姐洗澡水味道如何?是不是有一種特別的味道呢?這個只有杜蘭特知道了。

有點跑題了!言歸正傳。

蘇麻喇姑也喝洗澡水,不過人家是自己喝掉的。估計除了她自己願意喝,別的人肯定不願意,因為她一年洗一次澡,這個洗澡水絕對夠味了。加點佐料,放點花椒,可以做成麻辣燙了!



說起蘇麻喇姑,大多數人的印象是二月河的《康熙王朝》中的蘇麻喇姑,這個蘇麻喇姑是個溫柔美麗的大姐姐,年齡大康熙幾歲,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康熙弟弟,給康熙無私的愛。這個愛是特殊的愛,是五味雜陳的愛,其中既有無私的母愛,又有姐弟親情之愛,還有戀人愛情之愛。

康熙依戀蘇麻喇姑,蘇麻喇姑愛著康熙,然而二人身份懸殊,蘇麻喇姑將愛情隱藏心底,至始至終不敢表露。



然而,以上全都是二月河杜撰的,真實的蘇麻喇姑是與孝莊太后同輩的,年齡大了康熙40多歲,可以做康熙的奶奶了。

康熙怎麼可能愛上奶奶呢?他又不是“奶奶控”。

蘇麻喇姑之所以一年洗一次澡,還喝洗澡水,這和她的早期生活環境有關。

我們知道,蘇麻喇姑是孝莊太后的婢女,一直生活在廣袤的蒙古大草原。蒙古族是遊牧民族,逐草而居,住的是蒙古包,吃的是牛羊肉,喝的是牛羊奶,哪個地方水草肥美,就去哪生活。



大草原上什麼最珍貴?不是黃金,不是牛羊,而是水。水是大草原上最寶貴的資源。

因為缺水,蒙古族人自小節水意識非常強,洗澡對於他們來說,是比較奢侈的事情,一個月能洗一次就算奢望了。不過蒙古族也有貧賤高低之分,王公貴族享有特權,他們洗澡次數較多,而蘇麻喇姑是個貧苦人家孩子,一年到頭能洗三兩次澡就算不錯了。

順治遷到北京之後,蘇麻喇姑跟著孝莊太后一起來到了北京,北京水資源要比大草原豐富多了,再也不用為沒水洗澡發愁了。

然而,節水意識已經深入蘇麻喇姑的骨髓了,她覺得洗澡耗費大量的水,是浪費,是罪過,於是她一年只在除夕那天洗一次澡,洗過澡的髒水也捨不得倒掉,沉澱幾天後,她會將水濾出燒開喝掉。



我們不要莫名驚詫,蘇麻喇姑節約用水的好習慣,恰恰是我們每個人缺失的,我們應該像蘇麻喇姑學習。

在極度缺水狀態,生命遭受威脅之時,尿尚且能喝,喝洗澡水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


一半秋色


看到這個標題,可能很多人覺得難以想象,甚至會覺得噁心。但在那個物資匱乏,缺衣少食的年代(環境)中生活的人們,人們的首要任務就是有活下去,所以對生命之源“水”視如珍寶。勤儉節約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因循守舊的心理讓他們從心底珍惜、敬畏每一樣東西,即便是苦盡甘來也不能改變心底的信仰習慣。



所以蘇麻拉姑一年只用少量的水沐浴一次,完了還把洗澡水喝掉,是完全有可能的。人只有經歷過極度缺水的經歷,甚至因為一滴水而威脅到生命的時候,才會更珍惜敬畏它的存在。


就像我們現在生活的周圍,有很多在別人眼中“摳門”的老人家,明明他們衣食不缺,兒女孝順,過得很富裕,卻偏偏身上衣服左穿三年,右穿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對吃的用的亦是如此,因為在他們吃過太多的苦,深知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務維艱。


再看看蘇麻拉姑兒時生活的環境和條件


蘇麻拉姑,又叫蘇茉兒,出生於科爾沁左中旗的一個牧民家庭,由於家庭貧寒父母為了生活,讓年幼的蘇麻拉姑在科爾沁貝勒寨桑家當婢女,侍奉著和她年齡差不多的木布木泰(孝莊),長年累月的陪伴使兩人的感情早就超越主僕關係。



而蘇麻拉姑生活的科爾沁草原也並非畫中的“風吹草低見牛羊”水草豐富,因為遊牧民族的也有乾旱沒水沒草的冬季,而且寒冷的冬季很漫長,有小半年的時間人們是靠著雪水解決人、畜的基本飲水。


即便是到了雨水季節,遊牧民族也不會靠近水源居住,主要是為了保護草原生態和水源的乾淨。


只有部落長可以隨意支配使用水的用度,像蘇麻拉姑這樣普通牧民只能節約克制水的用度,如果浪費有可能家庭用水就是問題,洗澡對普通的遊牧民族簡直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正是因為在這樣的極度缺水的環境下生活,蘇麻拉姑對水的敬仰如同神明一般。


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蘇麻拉姑作為孝莊的陪嫁侍女來到盛京,在這裡她見證順治的出生,皇太極的為情所傷,更見識身在權利巔峰人物的明爭暗鬥,殺人於無形。



在侍奉孝莊的同時,蘇茉兒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和聰明學會了滿、蒙、漢三種文字的書寫,在宮中常年的生活每天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使蘇麻拉姑的才學和智慧已經超越了普通的奴婢,成了孝莊太后的得力助手。



據傳說康熙的啟蒙老師就是蘇麻拉姑,是蘇麻拉姑教會了康熙認字、寫字以及文化知識,同時也陪伴幫助康熙度過了沖沖危機,看到了康熙盛世。


身在深宮的蘇麻拉姑並沒有因為主子的寵愛恃寵而驕,相反她行事特別低調,忠心主子,禮賢寬濟下人,受到宮中奴才小主的尊重,都稱其為蘇麻姑姑。


正是因為忠心主子,和看到宮中女子太多的多情總被無情傷,蘇麻拉姑一生都沒有嫁人。到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70多歲高齡的孝莊太后去世後,相伴了幾十年的蘇茉兒備受打擊,從此後總是鬱鬱寡歡。


康熙知道蘇麻拉姑是因為思念孝莊導致,為了轉移他的情緒,把自己十二阿哥交由蘇麻拉姑照應,要知道清朝祖制只有嬪位以上的妃子才有資格照看皇子,可見蘇麻拉姑對康熙是多麼重要的人。


俗話說:受人之託忠人之事,聰明的蘇麻拉姑知道康熙的良苦用心,就把對待孝莊那份真心全放在十二皇子胤祹身上,事實證明啥樣的師傅教啥樣的徒弟。十二皇子在蘇麻拉姑的教育下為人處事低調謙遜,在雍正帝即位後,他被封為郡王,一直活到到了乾隆年間壽終正寢。和其他被軟禁的兄弟們比起來,都是蘇麻拉姑教育有方。

在深宮中生活幾十年,幾乎宮中老人都知道這位蘇麻姑姑常年不洗澡,不是因為懶,是因為童年的回憶使得蘇麻拉姑一直把水視若生命,她認為洗澡就是浪費水,也是在糟蹋生命,觸犯神靈,是要遭報應的。


所以每年的除夕夜蘇麻拉姑都會象徵性的用水擦洗身子,為了不浪費水資源,就會把擦洗過的水再喝掉。


其實蘇麻拉姑的這種行為在古代草原人眼中再正常不過,在草原的遊牧民族同樣是把弄來食用的乾淨水先煮飯、洗菜,完了在喂牲口,把每滴水都用到極致,一點也不浪費。


在我們生活的周圍經常見到關於節約水的語句:水是生命之源,如果人類不從現在節約水源,保護環境,人類看到的最後一滴水將是自己的眼淚。


所以不要嘲笑你眼中“摳門”的人,別人今天省下的,可能就是明天你正需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