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一線醫生:避免上廁所只吃兩個士力架,“話療”患者也很有效

截至2月11日,廣東已派出了超過1500名醫護人員組成救援隊伍馳援湖北。這些來自廣東的醫護人員,用專業和付出日以繼夜奮戰在抗擊新冠肺炎的第一線。南都記者將鏡頭對準了他們,體驗他們馳援期間的日日夜夜,也記錄他們在戰疫一線的白天黑夜。

日班:從換班開始就在打仗

2月8日,農曆正月十五。武漢漢口醫院,廣東省醫療隊的E組護士,日班,12點到16點,接替由廣東省人民醫院和華僑醫院護士組成的D組上班。穿著全套防護裝備工作,會消耗大量體力。一個4小時的班,幾乎都是戰鬥狀態。

這一天是元宵節,也是廣東醫療隊在武漢最忙的一天。

實際上整個換班過程就已是打仗,除了處理緊急情況,還有換藥、注射、清理醫療垃圾,、更換氧氣瓶、處理病人出入院手續等。忙是常態,忙得忘記了元宵節也不足為奇。對於他們來說,這只是漫長戰役裡面平常不過的一天。

來自中山二院的醫生陳茗告訴記者,他工作前一般只吃兩個士力架、不喝水,因為這樣不需要上廁所。

“我好多天沒有喝到有味的東西了!”一位護士下班走出醫院時叫了出來,喝到一瓶脈動,就是元宵節的一個小確幸。

直击一线医生:避免上厕所只吃两个士力架,“话疗”患者也很有效

忙起來就忘記了吃沒吃飯,也忘記了元宵節。

直击一线医生:避免上厕所只吃两个士力架,“话疗”患者也很有效

防護服厚重也不透氣但必須穿,護目鏡正好可以遮住黑眼圈。

直击一线医生:避免上厕所只吃两个士力架,“话疗”患者也很有效

病人出現緊急狀況,要第一時間處理。

直击一线医生:避免上厕所只吃两个士力架,“话疗”患者也很有效

清理醫療垃圾,是醫護人員的重要工作之一。

直击一线医生:避免上厕所只吃两个士力架,“话疗”患者也很有效直击一线医生:避免上厕所只吃两个士力架,“话疗”患者也很有效

換氧氣瓶是體力活,也是技術活。

夜班:不能說“現在很平靜”的默契

2月10日,武漢漢口醫院,護士E組夜班,20點到0點。

E組護士19點30分就到達,今天的隔離衣是黃色的,穿上後醫護人員就像一群“小黃人”。護士馮學峰說,要找一個黃色的護目鏡來搭配。

交接工作的時候,U8被重點交代。張新漢,73歲,下午剛轉來ICU。他還是沒能熬過這天晚上。

65歲的周麗娜,這晚卻幸運地住進了醫院。

“沒事,小便後血氧含量稍微降低是正常的,不要緊張!你看,現在不是慢慢上來了嗎?加油,放鬆呼吸!”家屬神情放鬆了一些,點點頭。這種安慰病人的方法叫“話療”,對一些缺乏信心的病人,一晚上往往要輪流“話療”三四遍,這個工作一般都是醫生來做,病人看到醫生會更安心一些。

醫護人員有個默契,在平靜的時候千萬不能說“現在很平靜”,因為往往接下來就是一陣暴風驟雨。陳茗說,現在的環境很容易讓人感到壓抑,所以平時很少說話的人會漸漸變成話癆,也有人漸漸變得不愛說話。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消化和前行。

直击一线医生:避免上厕所只吃两个士力架,“话疗”患者也很有效

20點,來自珠江醫院的護士E組正式接替D組,開始4小時的夜班。

直击一线医生:避免上厕所只吃两个士力架,“话疗”患者也很有效

醫生鄒子俊給65床病人家屬介紹病情,65床病人被標註病危。

直击一线医生:避免上厕所只吃两个士力架,“话疗”患者也很有效

幾位護士在緊張分發第二天要用的藥品。

直击一线医生:避免上厕所只吃两个士力架,“话疗”患者也很有效

辦理住院的周麗娜終於被推往床位。

直击一线医生:避免上厕所只吃两个士力架,“话疗”患者也很有效

21點52分,U8床患者的兒子趕到,被告知父親已去世。

直击一线医生:避免上厕所只吃两个士力架,“话疗”患者也很有效

護士馮學峰趕到U8床時病人已去世,他站在床邊沉默了一陣。

直击一线医生:避免上厕所只吃两个士力架,“话疗”患者也很有效

22點04分,護士李萍回到ICU幫另外一位病人更換氧氣瓶。

直击一线医生:避免上厕所只吃两个士力架,“话疗”患者也很有效

22點53分,李萍癱在護士站休息。

直击一线医生:避免上厕所只吃两个士力架,“话疗”患者也很有效

23點30分,殯儀館的工作人員來了。

南都特派記者鍾銳鈞 劉軍 劉威 趙明 發自武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