鶉觚:西遊甘肅第一課。一隻鳥停在酒具上,窯洞裡喋碗玉面


從西安自駕來平涼玩,當地朋友第一站帶去一個村子吃飯。村口看見土城門樓子寫著“鶉觚”,眾人大惑不解,連同行作家和語文老師也懵了,趕緊掏出手機查。原來這個詞念“chún gū”。“鶉”在古代被視為鳳凰類神鳥,“觚”是酒具。秦將蒙恬曾奉命在此築城,開土動工前用觚盛滿酒,搞個祭祀儀式,這時一隻鶉飛過來停在了觚上。於是根據這一瑞象,城建好後取名“鶉觚”。

鶉觚由來被記載於宋朝百科全書《太平御覽》,其實這個地名已棄用一千多年,如今叫做“邵寨鎮”,屬甘肅靈臺縣。可能是“鶉觚”寓意豐滿吉祥,自帶流量,當地人總對神鳥念念不忘。

21世紀,邵寨文化略微深挖一下,鶉觚城便浮現出。畢竟是神鳥駐足的地方,數落下鶉觚的時代,確有不少傳奇發生。

如今的邵寨與那個名字相匹配的唯有村口一株古槐和幾排荒廢已久的窯洞。站在巨大樹冠下,撫摸樹幹,翹首企盼,對面一道道不曾變遷溝溝梁梁散發的鄉土氣息像一劑催情藥激發著想象,讓人追憶鶉觚過往。

鶉觚在黃土高原南緣地帶,土臺之下便是陝西彬縣,“隴”與“陝”的界限由此劃分。古代,生活在隴原上的人因土地貧瘠,總面臨“向南進入關中平原開始農耕生活?還是向北加入遊牧部落?”的選擇。歷史記載的戰爭和朝代更迭使得鶉觚人口流動性很強,多種文化在這裡雜糅,之後向東或向西。


任何一個時代,最兇悍的群體不會盤踞在山裡。平原上生活相對容易,省下來的力氣和時間可以搞點兒經濟、文藝或者組織一支軍隊。取代商紂的周即是走了一條這樣的路線,邵寨土崖上空蕩蕩的窯洞即是最好的說明。

“住窯洞”在鶉觚的特別意義在於它更像一個時代的“廉租房”。歷史上西戎、匈奴、羌人、鮮卑、吐蕃在放棄遊牧生活選擇南下與農耕民族融合時,或長或短在隴原這種窯洞裡生活。

《詩經》記載,窯洞是周人祖先公劉發明的。原先周是遊牧部落,生活在邰,後在公劉的帶領下遷居於豳bīn,開始以農耕為主。

周順利演化到農耕,窯洞起了關鍵作用。在築城術尚未發展的時代,穴居溝壑有效防禦了野獸和遊牧部落攻擊,真正過上了定居生活,豳的農業才發展起來。而後,豳國土窯洞逐漸遍佈黃土高原,這種有著獨特居住價值和文化內涵窯洞被稱為一種綠色建築。當週人取代商紂後遷至鎬京,這些窯洞又為下一輪遊牧向農耕進化的群體擋風遮雨。

歷史註定鶉觚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地區,包括這株老槐樹也是人口大遷徙的標誌之一。縣誌記載,唐貞觀年間,山西太原王姓大族奉旨西遷。路過洪洞大槐樹,折枝幹做成了柺杖。在鶉觚住下後,柺杖也沒啥用了,便插在水池旁,次年居然生根發芽,漸漸長成大樹。


現代隴原民居

聽完這些故事已經飢腸轆轆路,這時飯菜也做好了,熱氣騰騰,擺滿桌子,是地地道道的西北風。油潑辣子拌攪團、油餅、涼皮、肉夾饃……

這家食府還有一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口香手工面,以“細、香、柔、韌、長”著稱。入口筋道、吸溜爽滑正是隴原大地的味道。

然而,第一頓甘肅大餐裡最為著名的菜叫做“御面”,它和窯洞一樣是公劉的發明。傳說公劉有天夢見自己餓暈在河邊,一位天女救了他,為他做了美味。公劉吃完後大加讚賞。醒來後,按照夢裡學到的方法,取涇河之水做出了同樣的美食。因這道菜晶瑩剔透,取名“玉面”。後人又感念公劉恩德,改成“御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