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小麥價格走勢如何?

種地達人102


未來小麥價格走時如何?

為了小麥價格首先是穩定上升的,為什麼會這麼說?現在農村荒廢嚴重,加上農村人外出,出現空村現象,也就是農村大量土地都在閒置,以前每家都會糧食,現在很少有人種了,為了價格肯定會持續上升,


農人小沈


未來的小麥價格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走勢,但是我知道今年的價格,今年的價格我賣了一塊零八分。那我估計以後糧食價格會高一點,為什麼呢?現在農民種地的少了,而且那糧食收的也少了。我今年種了大概有12畝地,也就收了1萬多斤這個。頭很大的,所有的打藥啊,除草啊,沒種子呀,買化肥呀,這些都需要一大筆錢的,所以說不怎麼掙錢。農民如果想種小麥的話,一般都要包成那種成片的,就是說你以後種很多才能有好的收入。前面的價格呢,這兩年有點降。我拿我自己舉例吧。我自己本身種十幾畝地,一畝電腦大概也就是1000多交19畝地,那就是1萬大軍越來越那就賣了1萬多塊錢,還要去掉化肥錢總之前還要管你的錢,打藥的錢好以後我曉得價格會越來越高,我看好為什麼呢?現在中的人確實少了老頭老太太那在家中。你那又不專業,所以說我現在要改行變成新型的農民,學習

更多的嗯農技技術。


我是農民大攀


未來小麥價格走勢如何?

一、國內小麥供需格局保持寬鬆,基本面不支持後期小麥價格走高。

小麥作為口糧,消費途徑以制粉需求為主,有少量的飼料及工業用糧。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等權威機構的數據,這幾年小麥的年度制粉用量在9000萬噸水平(本年度預計是9230萬噸),飼料用糧和工業用糧加在一起約在2500萬噸的水平,相比於全年1.3億多噸的產量,年度內的結餘量在2000萬噸左右。雖然個別年份小麥產量下降,但總體上這些年來,國內小麥大多保持產大於需的格局,進而使得期末庫存不斷增加。這也是為什麼國家連年啟動託市收購,而且託市小麥庫存比較高的主要原因。在這個基本面之下,如果沒有託市收購底價上調的加持,小麥市場價格總體走勢是不樂觀的,特別是在下游需求偏弱、麵粉行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靠市場化的帶動麥價上漲,更是動能不足。

二、需求逐漸趨弱,供應保持充足,後期看麥價短期穩中趨弱,下半年看新麥產情。

距離2020年春節只剩下半個月時間,國內小麥市場購銷將逐漸進入停滯狀態,放假的氣氛越來越濃,年前小麥價格也將保持在目前的水平上。過了春節,在供需格局寬鬆的大形勢下,雖然2019年產小麥糧源逐漸消耗減少,但糧小咖認為小麥價格在上半年預計將保持平穩趨弱的走勢。

究其原因,一方面,從消費需求來看,麵粉消費除了在春節後學校開學、民工返城的時期有一段時間的集團性需求之外,隨著氣溫的升高,下游需求逐漸進入淡季,麵粉加工企業的開工率也將逐漸下降;而小麥直接用於飼料的性價比,在2020年上半年依然體現不出來(預計麥價在1.18-1.22元/斤、玉米價格0.85-1.05元/斤)。另一方面,從供應來看,雖然2019年產質量比較好的小麥,隨著消耗而不斷減少,但每週還有300萬噸的託市小麥拍賣,再加上1月份之後,各級儲備小麥輪換也將陸續啟動,市場糧源供應有保證。

這期間,在不考慮2014-2016年產託市小麥拍賣底價下調的情況下,市場部分餘糧、儲備輪換糧源和拍賣糧,共同競爭,市場價格也將圍繞在拍賣成本價附近小幅偏弱運行。而隨著新麥收穫上市之後,小麥市場價格走勢一方面要看上半年主產區的天氣變化對新麥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另一方面要看2020年託市小麥收購預案怎麼執行,畢竟根據前期公佈的通知來看,2020年託市小麥收購要實行定量。

三、託市小麥拍賣底價和託市收購執行情況,依然是主導2020年小麥市場價格的關鍵因素。

小麥和稻穀,是被確定為必保的糧食品種,是口糧。2020年,國家一方面繼續在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且託市收購底價保持不變,國標三等1.12元/斤。只不過對收購數量進行了調整,不再是敞開收購,而是明確了收購總量為3700萬噸,其中第一批收購數量為3330萬噸,不分配到具體主產省;第二批的數量為370萬噸,視收購需要具體分配到省。這意味著,雖然有託市繼續支持,但市場化的成分可能更高,3330萬噸的收購量很可能是作為一個調節的手段,新麥收購將會更多的依賴市場化收購。

另一方面,根據行業機構中華糧網的統計,截至目前2014年產以來的託市小麥庫存達到9000多萬噸,其中2014-2016年產的還有4500萬噸。根據目前的拍賣底價,各年份國標三等都是1.145元/斤。但這4500多萬噸的託市小麥存儲時間長、當時收購時沒有檢測衛生指標、質量相對較低等,使得銷售較為困難,競拍採購意願比較低。2019年市場一直在傳言的這部分小麥拍賣底價可能會下調並沒有落地,但糧小咖認為不排除2020年會進行調整,那麼這也將會影響小麥市場價格的走勢。

綜上所述,對於未來小麥市場價格走勢,應該說總體上壓力依然比較大,供需基本面保持寬鬆,再加上口糧的特性,都會影響小麥價格的漲跌幅度。從小麥生產、到貿易、再到加工,每個環節的利潤其實都不太高,屬於“如履薄冰”的在進行著,為了保證國內小麥產業的穩健發展,從上游生產端來說,建議國家應儘早明確生產者補貼,畢竟東北的大豆和玉米,還有水稻品種,都已經實行了生產者補貼。(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糧小咖


去年已經公佈了,保持2019年價格不變。

但各地方的糧食加工企業對優質專用小麥價格很可能會上調,但這要看小麥供應市場,如果市場小麥供應很充足,形成了賣方市場,價格也極有可能是下降。國家有託收保底價,估計不會降低太大。

現在的市場一直都是糧食增產,糧農減收,這是因為豐收了,糧食多,市場供應過求,就降價,減產了,市場供應吃緊,就漲價!

一個永遠攻不破的怪圈!


cen岑生文睿


隨著新小麥價格不斷逼近拍賣糧到廠價,新小麥價格優勢逐漸減少,貿易商和農戶惜售心態有所鬆動,企業到貨量明顯增加,階段性的供應格局寬鬆利空行情,企業試探性下調收購價格,小麥價格開始滯漲回落。2020年小麥價格行情如何?下面就和火爆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小麥價格

陝西寶雞市鳳翔縣混合小麥1.18元/斤;山東菏澤市鉅野縣癟小麥0.73元/斤;甘肅張掖市民樂縣永良4號1元/斤;四川廣元市劍閣縣農大37531.15元/斤;安徽阜陽市潁上縣混合小麥1.16元/斤;河南南陽市臥龍區混合小麥1.13元/斤;安徽滁州市明光市普通小麥1.35元/斤;江蘇徐州市邳州市黑小麥1.17元/斤;遼寧大連市普蘭店區普通小麥0.88元/斤;安徽亳州市利辛縣混合小麥1.18元/斤;江蘇南通市海安市次小麥0.73元/斤;湖北荊門市鍾祥市鄭麥90231.12元/斤;河南新鄉市延津縣豐德存麥5號1.3元/斤;黑龍江黑河市嫩江縣白麥0.85元/斤;甘肅金昌市永昌縣紅麥1.15元/斤;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牙克石市龍麥351.1元/斤等,以上價格僅供參考,小麥價格會根據地區、時間、季節、市場行情等的不同或有上下浮動。

12月份小麥價格行情走勢分析

目前國內各地面粉企業小麥價格大多持穩,局部偏弱調整。河北地區麵粉企業小麥收購價格為1.18-1.21元/斤,較上週五跌0.003-0.01元/斤。山東地區麵粉企業小麥收購價格為1.18-1.21元/斤,較上週五跌0.005元/斤。河南地區麵粉企業小麥收購價格為1.18-1.22元/斤,較上週五持平。江蘇地區麵粉企業小麥收購價格為1.15-1.21元/斤,較上週五持平。安徽地區麵粉企業小麥收購價格為1.15-1.22元/斤,較上週五持平。湖北、陝西小麥收購價格為1.16-1.20元/斤,較上週五漲0.003元/斤。

從生產企業的角度來看,接下來採購會有所下降。一方面由於春節前備料已接近尾聲,即使部分企業購貨,數量也比較有限,對行情拉動不大。另一方面加工企業利潤偏低,生產積極性受到影響,由於近一段時間小麥價格不斷走高,麵粉企業原料成本增加,只能提升麵粉價格,然而下游經銷商接受程度低,走貨有受到影響,目前60粉每袋主流價74~75元/袋,標粉60~62元/袋,與11月上旬基本持平,利潤受到擠壓,影響生產積極性,收購意願不強。

總體感覺未來小麥價格上漲無望!


趙磊35022480


對於小麥品種來說,大勢還是可以說說的。小麥是我國最主要的口糧品種之一,十多年來,在託市等支持下,小麥生產和市場都總體保持了穩定發展勢頭,除了個別年份受到不利天氣等影響導致減產或質量下降之外。2019年,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全國小麥播種面積為3.56億畝,總產量達到13359萬噸,平均單產為750.7斤/畝,可以說在面積繼續略有下降的情況下,取得了產量增、品質優的好年景。但從市場價格來看,總體表現平穩,新麥上市以後價格雖然總體走高,但幅度有限,更多的是成本在推動。那麼未來的走勢,糧小咖認為小麥後市依然面臨比較大的壓力。

一、國內小麥供需格局保持寬鬆,基本面不支持後期小麥價格走高。

小麥作為口糧,消費途徑以制粉需求為主,有少量的飼料及工業用糧。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等權威機構的數據,這幾年小麥的年度制粉用量在9000萬噸水平(本年度預計是9230萬噸),飼料用糧和工業用糧加在一起約在2500萬噸的水平,相比於全年1.3億多噸的產量,年度內的結餘量在2000萬噸左右。雖然個別年份小麥產量下降,但總體上這些年來,國內小麥大多保持產大於需的格局,進而使得期末庫存不斷增加。這也是為什麼國家連年啟動託市收購,而且託市小麥庫存比較高的主要原因。在這個基本面之下,如果沒有託市收購底價上調的加持,小麥市場價格總體走勢是不樂觀的,特別是在下游需求偏弱、麵粉行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靠市場化的帶動麥價上漲,更是動能不足。

二、需求逐漸趨弱,供應保持充足,後期看麥價短期穩中趨弱,下半年看新麥產情。

距離2020年春節只剩下半個月時間,國內小麥市場購銷將逐漸進入停滯狀態,放假的氣氛越來越濃,年前小麥價格也將保持在目前的水平上。過了春節,在供需格局寬鬆的大形勢下,雖然2019年產小麥糧源逐漸消耗減少,但糧小咖認為小麥價格在上半年預計將保持平穩趨弱的走勢。

究其原因,一方面,從消費需求來看,麵粉消費除了在春節後學校開學、民工返城的時期有一段時間的集團性需求之外,隨著氣溫的升高,下游需求逐漸進入淡季,麵粉加工企業的開工率也將逐漸下降;而小麥直接用於飼料的性價比,在2020年上半年依然體現不出來(預計麥價在1.18-1.22元/斤、玉米價格0.85-1.05元/斤)。另一方面,從供應來看,雖然2019年產質量比較好的小麥,隨著消耗而不斷減少,但每週還有300萬噸的託市小麥拍賣,再加上1月份之後,各級儲備小麥輪換也將陸續啟動,市場糧源供應有保證。

這期間,在不考慮2014-2016年產託市小麥拍賣底價下調的情況下,市場部分餘糧、儲備輪換糧源和拍賣糧,共同競爭,市場價格也將圍繞在拍賣成本價附近小幅偏弱運行。而隨著新麥收穫上市之後,小麥市場價格走勢一方面要看上半年主產區的天氣變化對新麥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另一方面要看2020年託市小麥收購預案怎麼執行,畢竟根據前期公佈的通知來看,2020年託市小麥收購要實行定量。

三、託市小麥拍賣底價和託市收購執行情況,依然是主導2020年小麥市場價格的關鍵因素。

小麥和稻穀,是被確定為必保的糧食品種,是口糧。2020年,國家一方面繼續在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且託市收購底價保持不變,國標三等1.12元/斤。只不過對收購數量進行了調整,不再是敞開收購,而是明確了收購總量為3700萬噸,其中第一批收購數量為3330萬噸,不分配到具體主產省;第二批的數量為370萬噸,視收購需要具體分配到省。這意味著,雖然有託市繼續支持,但市場化的成分可能更高,3330萬噸的收購量很可能是作為一個調節的手段,新麥收購將會更多的依賴市場化收購。

另一方面,根據行業機構中華糧網的統計,截至目前2014年產以來的託市小麥庫存達到9000多萬噸,其中2014-2016年產的還有4500萬噸。根據目前的拍賣底價,各年份國標三等都是1.145元/斤。但這4500多萬噸的託市小麥存儲時間長、當時收購時沒有檢測衛生指標、質量相對較低等,使得銷售較為困難,競拍採購意願比較低。2019年市場一直在傳言的這部分小麥拍賣底價可能會下調並沒有落地,但糧小咖認為不排除2020年會進行調整,那麼這也將會影響小麥市場價格的走勢。

綜上所述,對於未來小麥市場價格走勢,應該說總體上壓力依然比較大,供需基本面保持寬鬆,再加上口糧的特性,都會影響小麥價格的漲跌幅度。從小麥生產、到貿易、再到加工,每個環節的利潤其實都不太高,屬於“如履薄冰”的在進行著,為了保證國內小麥產業的穩健發展,從上游生產端來說,建議國家應儘早明確生產者補貼,畢竟東北的大豆和玉米,還有水稻品種,都已經實行了生產者補貼


相扶到老漫漫人生路


未來小麥價格高低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如國際形勢就影響很大。

說一下當今我國糧食生產由於是小面積散戶種植,產量較低成本也比較高。畝產約在700斤上下,而國外的大農場小麥畝產是咱的1倍以上。我國很多糧食要進口,進口的糧食又比較廉價;小麥的價格會直接影響到所有的物價,所以小麥價格應是平穩的走勢!


神禾農科


2020年,國內小麥市場調控將依舊將圍繞“去庫存”、“市場產業結構”的大方向調整,從2019年小麥發佈的政策來看,政策的制定還是主要圍繞小麥市場供需平衡方面的因素來調整,貼近市場也具有靈活性。在國內小麥供應充裕的條件下,小麥價格出現大幅調整的幾率不大。且後期市場發揮的主角仍舊會是優質小麥,明年小麥價格預計還是整體維持今年的大致走勢。

一方面,2020年國家繼續在小麥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綜合考慮糧食生產成本、市場供求、國內外市場價格和產業發展等因素,經國務院批准,2020年生產的小麥(三等)最低收購價為每50公斤112元,保持2019年水平不變。

另一方面,近年來國內小麥年產量超過需求量的態勢一直保持不變,其結轉庫存量增加,特別是政策性小麥庫存量增加。 國家加大了政策性小麥“去庫存”“降低成本”的力度,但制粉需求總量平穩,小麥降價幅度有限,難以打開新的需求增長點的情況下,市場糧食來源和政策性糧食來源競爭激烈,政策價格成為國內小麥的“價格首位”。 隨著國內主產區流通市場小麥供應量的增加和麥價流動的減弱,國家儲藏小麥周產量下降,糧源基本底價成交,地區間成交持續分化。

而且,從麵粉需求來看,從近年來的麵粉需求狀況統計來看,麵粉的下游需求一直處於穩定狀態,麵粉最盛期的惰性特徵比較明顯,節日對面粉振動的影響不明顯。 我國小麥市場供求結構整體緩慢,尤其是多年積累的政策性小麥庫存較高的企業,即使局部減產也不易影響供求大局,市場不會出現糧食短缺。 國內專用粉與通用粉市場差異明顯,優質專用粉需求較好,制粉企業積極收購優質小麥,市場優質小麥價格一直處於高位。 2020年優麥普麥需求量的差距也將持續。

最後,從冬小麥生產來看,自2019年秋播以來,冬小麥生產區光照溫度較好,土壤溼氣適中,冬小麥整體生長狀況良好,僅河南南部、安徽北部等部分麥田溼氣持續不足,生長狀況較去年差近5年同期。 目前華北、西北地區東部等大部分冬小麥進入越冬期,處於停止生長階段的黃淮冬小麥處於分櫱期,尚未開始越冬,越冬開始時間明顯晚於前年,局部地區出現旺盛現象的江淮、江漢和西南地區東部冬小麥處於三葉分櫱期,西南局部地區摘節。



健談贏銷


我們預計在我們中國傳統的春節到來之前,小麥的價格由於消費端的需求較為旺盛,我們的小麥存儲也會存在一定的消耗,小麥的價格會有一波較大的波動。春節之後開學上班,小麥價格會堅挺一段時間,隨著新麥即將收穫小麥價格又會進入低谷期。這是一般的小麥價格漲跌規律,至於明年的小麥價格是否會遵循這個規律,我們有不同的看法。

我們知道今年的小麥豐收,農民實際來說並沒有增收。很多的小麥種植戶對於小麥的收益降低已經達到了忍耐的極限,有很多的種植戶表示來年不再種植小麥,而是種植其他的農作物。所以我們預計2020年的小麥種植面積會有所下降。我們看國家的意圖也是有意減少小麥的種植面積,因為小麥的產量實際來說是過剩的。那麼在政策的有意引導以及種植戶減少小麥種植面積的雙重作用下,來年的小麥面積有望減少,供需關係將會出現新的平衡。


波波的幸福人生


小麥未來價格一定是平穩上漲,小麥主要產自北方,根據近兩三年的小麥價格來看,小麥價格在平穩增長只是漲價不是太高,我們國家是個人口大國大多數人都是依麵食為主,未來的小麥價格只會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