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輸入、防擴散、防輸出 雅安蘆山雙石鎮戰“疫”的14天

防輸入、防擴散、防輸出 雅安蘆山雙石鎮戰“疫”的14天

召開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推進會

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 雅安芦山双石镇战“疫”的14天

黨員群眾齊心協力開展場鎮環境整治

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 雅安芦山双石镇战“疫”的14天

服務隊進村入戶開展工作

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 雅安芦山双石镇战“疫”的14天

幹部們正在清點幫助群眾代買的藥品

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 雅安芦山双石镇战“疫”的14天

堅守在西川村寶靈場居家醫學觀察點的工作人員

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 雅安芦山双石镇战“疫”的14天

開展返鄉人員摸排登記

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 雅安芦山双石镇战“疫”的14天

醫務人員進入寶靈場居家醫學觀察點前互相消毒

1月28日,蘆山縣雙石鎮出現全縣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打破了小鎮百姓的平靜生活。經流行病學調查,與其有過密切接觸的群眾達84人,防輸入、防擴散、防輸出,疫情防控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人民高於一切,生命重於泰山。疫情發生後,蘆山縣委高度重視,迅速組織精幹力量深入防疫最前線,健全指揮體系、全面拉網細排、保障物資供應、加強重點管控、穩定社會秩序......全面打響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役。

自確診一例新冠肺炎病例以來,雙石鎮作為蘆山縣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區域,凝聚著全縣13萬黨員幹部群眾的目光,也牽動著全縣13萬黨員幹部群眾的內心。鎮上的鄉親們過得還好嗎?防疫戰士們是如何迎擊這場阻擊戰的?連日以來,記者蹲點在現場,記錄下了這不平凡的雙石鎮戰“疫”14天 。

迅速響應、一線集結 第一時間建立運行高效的作戰指揮體系

鏖戰當前,蘆山縣委第一時間成立了應急指揮部,設置綜合協調、醫療保障、衛生防疫、應急處突等12個工作小組,全面領導全鎮疫情防控工作,形成上下聯動、各司其職、相互協同的作戰指揮體系。

指揮部連夜召開會議,部署安排工作任務,要求黨員幹部要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用實際行動守初心、擔使命。

“當天夜晚,我們連夜梳理了陳某的運動軌跡,分類建立共同生活成員、密切接觸人員、間接接觸人員三本臺賬,並及時轉移與陳某某的密切接觸者28名,陳某所在的寶靈場小區13戶56人全部納入居家醫學觀察,聯合公安、衛生健康等部門在鎮域內7個出入口全覆蓋建立檢查點,盡最大努力防輸入、防擴散、防輸出。”雙石鎮黨委書記楊明軍說。

為了充實各村防控力量,指揮部建立疫情防控部門包片、組團駐村、村級負責三級網格,由4名縣級部門主要負責人對圍塔、雙河、西川、石鳳4個村疫情防控工作牽頭抓總,安排雙石鎮4名領導班子成員落實分片包乾,形成了條塊結合、推進有力的良好格局。

鎮不落村,村不落戶,戶不落人。隨後,指揮部迅速組織鎮、村、組和網格幹部力量,開展外返人員“地毯式”摸排,逐一建立《返鄉人員信息登記表》和《疫區來蘆人員信息登記表》,詳細記錄其基本信息、共同居住人員信息、回蘆前行程軌跡以及回蘆後活動情況。實行動態化精準跟蹤管理。

至此,一張防控大網正全面鋪開......

凝聚力量、一線聚合 全面覆蓋形成統籌協同的聯動攻堅體系

在守護安全的主戰場,一個黨員就是一面鮮紅的旗幟。蘆山縣委組織部及時印發《關於建立黨員“入格聯戶定責”機制組織黨員積極投身村(社區)疫情防控的通知》,引導廣大黨員全面參與到防疫工作中來。

楊永清,一個70歲的古稀老人,聽說要在西川村通往雙石鎮的路上設立臨時管控點,楊永清立即向雙河村黨組織申請主動到管控點開展工作,徵得同意後,楊永清便立即投入到工作中,登記來往車輛、記錄過往人員情況、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每一項工作他都不敢馬虎,用他的話說“國家有難,我是老黨員,我不可能置身事外,黨有需要,群眾有需要,我就要上”。

在發動黨員帶頭的過程中,雙石鎮創新實施編入一個防控網格、聯繫一個片區群眾、認領一個服務崗位“三個一”措施,按照就近就親的原則,組織220餘名黨員與全鎮2700餘戶群眾全覆蓋結成聯繫對子,實行外地返鄉、聚會聚集、感冒發熱“三帶頭、三必問、三必報”。

“絕不能讓疫情入侵我的組!”自疫情發生到現在,53歲的西川村九環地組組長便當起了29戶群眾的“代辦員”,東家缺鹽、西家缺米,他都一一用筆記本記下來,開著三輪車顛簸著到近3公里遠的小超市上採購後,挨家挨戶的送到村民家中,儘管查出有冠心病,他仍然帶病堅持義務幫助群眾,他說:“在這緊要關頭,大家都相信我,我不上誰上!”。

為了確保326名居家醫學觀察群眾無後顧之憂,雙石鎮還建立了一名醫生、一名民(輔)警、一名鄉(村)幹部“三個一”聯繫服務群眾機制,開展蹲點巡訪、健康監測、“紅色代跑”等服務,同時還建立了“組報告、村收集、鎮彙總、縣協調”四級協調機制,及時幫助解決群眾居家期間的各種生產生活困難。

全體動員、一線防控 集中發力形成廣泛參與的群防群治體系

只有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才能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徹底勝利。

1月31日下午3時,在距離圍塔村約3公里的村道上,有一個老人正扛著口袋艱難前行,這是該村5組74歲的“五保戶”馬文良老人,看到志願者們大冬天的在卡點上挨凍受餓的樣子,馬文良老人心裡實在不好受,就把家裡唯一還能拿的出手的一袋土豆給送過來了,想著讓志願者們烤來吃暖和暖和。馬文良對記者說,“國家養著我,大夥照顧著我,大災面前,我還是想盡一份力。雖然一袋土豆值不了幾個錢,但也是我的一點心意!”

雙石鎮堅持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實行“滯留幹部、黨員、農民工”三個就地報到,將12名縣級部門幹部、25名優秀農民工、136名普通黨員全部編入駐村工作隊,組織發動基層黨員、優秀農民工、熱心群眾、志願隊伍等90餘人組成12支群防小分隊,全面參與入戶宣傳、衛生消殺、交通管制等工作,極大緩解了幹部力量薄弱問題,對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了很好補位效果。

機遇與挑戰並存,雙石鎮借勢借力,抓住疫情防控時機,把疫情防控與生產發展、鄉風文明、基層治理等統籌推進,堅持上下結合,廣泛宣傳引導,充分組織動員,制定村規民約。

嚴明紀律、一線檢驗 壓實責任形成高效推進的監督落實體系

“我們從疫情防控一開始就明確了工作紀律,對黨員幹部不履職、不盡責,甚至違反工作紀律的情況,要從嚴追責問責,具體要做到‘三個一律’——對忽視自身防控,影響疫情防控措施落實的一律嚴肅處理;對不服從組織安排,無故不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黨員幹部一律嚴肅處理;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置身事外、畏懼退縮的黨員幹部一律嚴肅處理。”雙石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東介紹,有2名幹部因為工作作風不實,排查工作不細緻,受到鎮紀委談話誡勉組織處理。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雙石鎮嚴明工作要求、嚴肅工作紀律,採取“強化督查+強化問責”的方式,成立由聯繫縣級領導為組長的專門督查組,對開展排查、監測、環境整治、服務保障等工作進行全方位監督,確保了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

抗“疫”14天,累計20多次專項研究部署會議、3次全覆蓋動態大排查,檢查進出車輛700余車次,人員2300餘人,測量6000餘次體溫、發放9300份宣傳單、懸掛3000餘條條幅標語、開展18萬平方米防疫消殺、調運大米12噸、掛麵1.1噸、豬飼料35.6噸,深入開展26次實地督導檢查,幫助群眾代購上百種的商品、藥品等......通過上下齊心、共同努力,實現了疫情有效“控”起來、幹部隊伍“活”起來、群眾力量“動”起來、鄉村環境“靚”起來、長效機制“建”起來。

在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截至目前,除陳某某外,全鎮無新增感染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居家醫學觀察群眾全部解除醫學觀察,小鎮正以奮鬥的姿態蓬勃的幹勁迎接全新的挑戰!蘆組宣 記者 鄭雨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