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技話題:長征五號B、燃料、新冠肺炎、“最怪”病毒、大腦視覺皮層、太陽軌道飛行器


1

長征五號B發射場任務全面展開 力保首飛成功


今日科技話題:長征五號B、燃料、新冠肺炎、“最怪”病毒、大腦視覺皮層、太陽軌道飛行器


從航天科技集團瞭解到,長征五號B型運載火箭抵達海南文昌發射場後,試驗隊迅速投入工作狀態。目前,發射場任務已全面展開,全力保障首飛任務圓滿完成。


長征五號B遙一火箭計劃於4月中下旬搭載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執行首次發射任務。目前,正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開展發射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央視新聞


2

延長使用壽命 讓衛星高效利用每一滴燃料


燃料是影響衛星壽命的重要因素之一。衛星對燃料利用得高效、徹底,將能使其工作時間得以延長。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瞭解到,在近日首飛成功的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上,該所自主研發的衛星燃料高效利用技術在軌表現出色。


502所衛星燃料高效利用技術包括新一代板式表面張力貯箱、高精度空間超聲波流量計、燃料高精度平衡排放技術等 。在東方紅五號平臺首發星上,新一代板式貯箱實現了對燃料的“全管理”,燃料擠出效率達到99.85%,而此前國際最高水平為99.5%。同時實現了國際首次衛星燃料流量在軌直接測量;燃料平衡排放控制精度優於0.5%。這些都是實現衛星燃料高效利用的關鍵。作為通用技術,其對於提升我國航天器性能具有重要意義。


——《科技日報》


3

新冠肺炎AI輔助醫學影像診斷系統研究取得進展


2月11日,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電信學院聯合華為雲等團隊,研發並推出了新冠肺炎AI輔助醫學影像量化分析系統。


根據2月4日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當前“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已被納入湖北省臨床診斷標準,由此可見CT影像是診斷與評估的重要依據之一。然而,由於患者數量多、肺內病灶多、進展變化快、短時間內需要多次複查等原因,影像醫生的精準診斷、量化分析面臨巨大的挑戰。


——《科技日報》


4

科學家發現無可識別基因“最怪”病毒


今日科技話題:長征五號B、燃料、新冠肺炎、“最怪”病毒、大腦視覺皮層、太陽軌道飛行器

▲Yaravirus(暗斑)感染阿米巴蟲。圖片來源:MICROSCOPY CENTER UFMG-BELO HORIZONTE


病毒是地球上最神秘的生物之一。它們是世界上最小的生命形式,由於沒有宿主就無法生存和繁殖,一些科學家質疑它們是否應該被視作生物。


據《科學》雜誌報道,現在,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沒有可識別基因的病毒,使其成為所有已知病毒中最奇怪的一種。同時,另一個研究小組日前在幾十種動物的組織中發現了數千種新病毒。


——《中國科學報》


5

新發現:偏頭痛患者大腦視覺皮層“過度興奮”


常見的偏頭痛成因複雜。2月10日公佈的一項英國新研究顯示,偏頭痛患者的大腦視覺皮層似乎“過度興奮”。這方面的更深入研究將有助於找到更好的方法預防偏頭痛。


偏頭痛是一種常見頭痛類型,很多時候聲音和光的刺激會加重症狀。此前一些觀點認為這可能與腦部神經或血管等的變化有關係,但醫學界對偏頭痛成因尚無定論。


伯明翰大學與蘭開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神經影像學:臨床》上報告說,他們招募60名志願者參加了相關試驗,其中有一半人患有偏頭痛。試驗中研究人員向志願者展示了條紋柵格測試圖,並讓他們回答看後是否感到不舒服;進一步的測試中,還讓他們在看圖的同時接受腦電圖測試。


——新華網


6

太陽軌道飛行器升空 將近距離拍攝太陽兩極


今日科技話題:長征五號B、燃料、新冠肺炎、“最怪”病毒、大腦視覺皮層、太陽軌道飛行器

▲太陽軌道飛行器(左)和美國宇航局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將同時觀測太陽(藝術圖)。圖片來源:ESA/NASA


2月9日晚間,美國宇航局(NASA)和歐洲空間局(ESA)合作開發的“太陽軌道飛行器”被成功送入太空,後者將首次在太陽較高緯度為其南北兩極拍照。


太陽軌道飛行器裝載了10種儀器,將在任務第一階段進入水星軌道 。“此前,沒有人能夠在如此近的距離拍攝太陽圖像。”負責管理磁強計儀器的倫敦帝國理工學院Helen O’Brien說,“我們應該能夠看到一些美麗的畫面。”


——《中國科學報》

中國科協各級組織要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推動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科協組織建設。接長手臂,紮根基層,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創新爭先行動,促進科技繁榮發展,促進科學普及和推廣,真正成為黨領導下團結聯繫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習近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