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技话题:长征五号B、燃料、新冠肺炎、“最怪”病毒、大脑视觉皮层、太阳轨道飞行器


1

长征五号B发射场任务全面展开 力保首飞成功


今日科技话题:长征五号B、燃料、新冠肺炎、“最怪”病毒、大脑视觉皮层、太阳轨道飞行器


从航天科技集团了解到,长征五号B型运载火箭抵达海南文昌发射场后,试验队迅速投入工作状态。目前,发射场任务已全面展开,全力保障首飞任务圆满完成。


长征五号B遥一火箭计划于4月中下旬搭载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执行首次发射任务。目前,正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央视新闻


2

延长使用寿命 让卫星高效利用每一滴燃料


燃料是影响卫星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卫星对燃料利用得高效、彻底,将能使其工作时间得以延长。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了解到,在近日首飞成功的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上,该所自主研发的卫星燃料高效利用技术在轨表现出色。


502所卫星燃料高效利用技术包括新一代板式表面张力贮箱、高精度空间超声波流量计、燃料高精度平衡排放技术等 。在东方红五号平台首发星上,新一代板式贮箱实现了对燃料的“全管理”,燃料挤出效率达到99.85%,而此前国际最高水平为99.5%。同时实现了国际首次卫星燃料流量在轨直接测量;燃料平衡排放控制精度优于0.5%。这些都是实现卫星燃料高效利用的关键。作为通用技术,其对于提升我国航天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日报》


3

新冠肺炎AI辅助医学影像诊断系统研究取得进展


2月11日,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电信学院联合华为云等团队,研发并推出了新冠肺炎AI辅助医学影像量化分析系统。


根据2月4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当前“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已被纳入湖北省临床诊断标准,由此可见CT影像是诊断与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然而,由于患者数量多、肺内病灶多、进展变化快、短时间内需要多次复查等原因,影像医生的精准诊断、量化分析面临巨大的挑战。


——《科技日报》


4

科学家发现无可识别基因“最怪”病毒


今日科技话题:长征五号B、燃料、新冠肺炎、“最怪”病毒、大脑视觉皮层、太阳轨道飞行器

▲Yaravirus(暗斑)感染阿米巴虫。图片来源:MICROSCOPY CENTER UFMG-BELO HORIZONTE


病毒是地球上最神秘的生物之一。它们是世界上最小的生命形式,由于没有宿主就无法生存和繁殖,一些科学家质疑它们是否应该被视作生物。


据《科学》杂志报道,现在,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没有可识别基因的病毒,使其成为所有已知病毒中最奇怪的一种。同时,另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在几十种动物的组织中发现了数千种新病毒。


——《中国科学报》


5

新发现:偏头痛患者大脑视觉皮层“过度兴奋”


常见的偏头痛成因复杂。2月10日公布的一项英国新研究显示,偏头痛患者的大脑视觉皮层似乎“过度兴奋”。这方面的更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找到更好的方法预防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头痛类型,很多时候声音和光的刺激会加重症状。此前一些观点认为这可能与脑部神经或血管等的变化有关系,但医学界对偏头痛成因尚无定论。


伯明翰大学与兰开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神经影像学:临床》上报告说,他们招募60名志愿者参加了相关试验,其中有一半人患有偏头痛。试验中研究人员向志愿者展示了条纹栅格测试图,并让他们回答看后是否感到不舒服;进一步的测试中,还让他们在看图的同时接受脑电图测试。


——新华网


6

太阳轨道飞行器升空 将近距离拍摄太阳两极


今日科技话题:长征五号B、燃料、新冠肺炎、“最怪”病毒、大脑视觉皮层、太阳轨道飞行器

▲太阳轨道飞行器(左)和美国宇航局的帕克太阳探测器将同时观测太阳(艺术图)。图片来源:ESA/NASA


2月9日晚间,美国宇航局(NASA)和欧洲空间局(ESA)合作开发的“太阳轨道飞行器”被成功送入太空,后者将首次在太阳较高纬度为其南北两极拍照。


太阳轨道飞行器装载了10种仪器,将在任务第一阶段进入水星轨道 。“此前,没有人能够在如此近的距离拍摄太阳图像。”负责管理磁强计仪器的伦敦帝国理工学院Helen O’Brien说,“我们应该能够看到一些美丽的画面。”


——《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习近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