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時期,茶業從業者生存解決方案探討

在馬爾克斯的筆下,霍亂時期仍然可以擁有一份動人的愛情。


而在現實的面前,新冠時期的我們是否可以守住我們的茶業?


事實上,這次新冠病毒疫情已經預示著國內眾多行業,不僅還沒從經濟凜冬中暖和過來,還將會遭遇更嚴峻的挑戰,而茶業深陷其中,概莫能外。


所以,與其在家中唉聲嘆氣、怨天尤人,倒不如主動思考一下自救的出路。在此,茶語網編輯特地將近期的一些思考和多年行業觀察進行綜合辨析,為各位茶行業從業者提出一些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應對這些問題的前瞻性論點。


讓我們一起直面疫情,接受最殘酷的相關挑戰!


面對新冠時期,茶業從業者生存解決方案探討

新冠時期茶業挑戰一:

線下茶空間可能半年內無法正常經營


面對新冠時期,茶業從業者生存解決方案探討


毋需多言,新冠病毒的傳染性可能以及國家對相關疫情的嚴格防控,將會使得線下實體經濟面臨一次巨大的挑戰:一方面是房租、人工、物業費等硬性支出,另一面則是門可羅雀的凋敝線下消費場景。


因此,國內絕大部分線下茶空間,在未來半年內幾乎都無法正常運營,面對即將到來的茶空間入不敷出財務狀況,茶空間老闆們必須要轉變思路、積極自救。


思路轉變的突破口在哪裡呢?首先,茶空間老闆需要改變自己以及店內茶藝師的工作職能,不僅要通過網絡保持與原有茶客的固定溝通,還需要將原有的線下話術進行整理和修正,使之成為適合在網絡端口傳播並影響購買行為的重要手段。


而微信、一直播、抖音、快手等社交軟件,則成為了茶藝師與茶空間老闆帶貨的渠道,雖然不是人人都能成為李佳琦,但現階段的實際情況,確實給更多茶藝師帶來成為“小李佳琦”的可能性。


另外,茶企和茶空間經營者還應該關注和使用企業微信,不僅可以為員工遠程辦公提供相當的便利,也可以打通原有微信的通路,從哪位茶藝師的渠道引入的客戶,企業方可以統一輸出信息、進行管理,並與茶藝師形成渠道分利機制,更可以為線上客戶資源管理提供有效解決方案。


同時,作為茶界資深垂直門戶網站與茶界排名靠前的社交媒體矩陣打造方,茶語現有的媒體傳播矩陣也做了好為更多線下茶空間提供幫助與合作的可能。


如果你擁有好的產品、熟練的話術、誠信的經營理念,茶語也可以為你提供一些線上傳播的渠道與流量支持,希冀我們都能報團取暖,共同度過這段歲月,有需求的茶友可掃描文末二維碼添加微信聯繫。


面對新冠時期,茶業從業者生存解決方案探討

新冠時期茶業挑戰二:

如何解決到店品鑑行為的缺失


面對新冠時期,茶業從業者生存解決方案探討


上一條我們說到了,茶藝師與茶空間老闆可以通過線上傳播的渠道,來解決傳統的線下空間茶葉產品銷售問題。但我們同時不能忽略的是,傳統線下茶空間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茶客在線下茶空間現場品鑑了茶葉產品以後,才決定的購買行為。


就如同汽車行業一樣,不管你在汽車信息網站比對了多少次參數和配置,要實現汽車購買行為,你最終還是會到線下的汽車4S店進行試駕以後,才會最終決定是否下叉。


那麼,當茶客無法到達線下茶空間進行現場品鑑茶葉產品的時候,又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解決呢?


可能很多人會說,你傻啊?寄點茶樣過去不就啥問題都解決了?資深茶藝師,在線發茶,這種方式看起來很簡單,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


茶客之所以選擇在品鑑了茶藝師沖泡的茶以後,購買這款產品,很多時候是因為茶藝師或者茶空間老闆比較精於沖泡或者對這款產品瞭解比較深入,從而能在開湯時,將產品的優點展現得淋漓盡致。


但如果只是將茶樣寄給潛客,由潛客由著自己的習慣來沖泡,是否還能凸顯這款茶的優點,很多時候都比較存疑。


那麼,這就給茶藝師及茶空間老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每款茶樣的配送和沖泡指南,都會成為決定潛客是否購買的重要指標,也是茶空間繼續生存的重要指標。儘快為自己空間內的所有產品整理一份實操性極強的傻瓜式沖泡指南,是非常緊要的事。


面對新冠時期,茶業從業者生存解決方案探討

新冠時期茶業挑戰三:

禮品茶消費比例大幅下降


面對新冠時期,茶業從業者生存解決方案探討


茶葉作為社交屬性極其強烈的產品,一直以來都由禮品茶佔據了不可忽視的消費構成。前些年雖然因為國八條的頒佈實施,給禮品茶帶來一定的發展桎梏,但仍然沒有給禮品茶的細分市場帶來傷筋動骨的打擊。


但這次新冠疫情的影響卻極為可能扼住禮品茶細分市場的咽喉。當出門走動和相互串門成為一種奢望以後,禮品茶自然成為屠龍之技。


這就提醒了茶商及茶空間老闆,可能需要將禮品茶產品在所有產品體系的佔比儘量壓縮,而擴大一些適合大眾品飲的、性價比更高的自飲茶產品佔比。在經濟下行與遭遇疫情的雙重影響下,大眾化的高性價比茶葉產品,或許是茶企、茶商能實現先活下去的一個重要手段。


當然,如果從另一個層面來分析的話,不串門或許並不一定能完全阻隔中國人禮尚往來的熱情,選擇從網絡銷售渠道購買茶葉產品以後,指定送到親朋好友的家中,或許也會成為非常時期的一種社交禮儀。


如果市場動向朝著這個方向有苗頭的話,茶企茶商們應該考慮的是,大部分中國人家中並沒有配套的茶具、茶器,那麼單純送茶可能不一定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是否可以考慮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茶生活功能禮包,將茶葉、器具,甚至茶席都考慮進去,從而實現功能完善的茶席打包方案。


言及於此,我們順便也談一下,其實茶語在幾年前就開發過一套線上送茶禮的購買系統,可以很好地為有送禮需求的消費者解決這些問題,同時也經歷了不少運營經驗。有興趣的茶葉經營者也可以掃描文末二維碼添加微信聯繫我們,進行更深入地交流。


面對新冠時期,茶業從業者生存解決方案探討

新冠時期茶業挑戰四:

線下茶會無法組織,該如何應對


面對新冠時期,茶業從業者生存解決方案探討


傳統的線下茶空間業態,往往會定期舉行一些茶會、品鑑會、賞析會,不僅為線下茶空間聚集了人氣和關注度,同時也是實現產品銷售的一種有效行為。


而新冠疫情對線下到店的影響,自然使得茶會、品鑑會的舉辦成為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時候,雲茶會自然成為了另一種解決方案。


事先在網絡渠道集客邀約後,將茶會需要品鑑的茶樣快遞分發以後,在約定時間通過直播的方式,舉行實時在線的雲茶會,不僅實現溝通無障礙,同時也能通過網絡傳輸技術對潛客進行沖泡指導,再一次打破了空間對於茶會的限制。


面對新冠時期,茶業從業者生存解決方案探討

新冠時期茶業挑戰五:

茶企的招商會、拿貨會怎麼搞?


面對新冠時期,茶業從業者生存解決方案探討


新冠時期對於茶企還有一大挑戰,便是傳統的招商會、拿貨會。每年的招商會、拿貨會,都是決定茶企當年經營目標的重大節點,如若不能成行,勢必會對茶企本年度經營帶來有極大的影響。


對此,我們給出茶語的解決方案:建議茶企在寄送完茶樣後,通過雲招商會、雲拿貨會、直播品鑑會,同步在線上直播品鑑,通過直播環境發佈企業優勢及產品優勢,充分運用網絡流量。


茶語在此,也提出對茶企的雲招商支援方案,通過茶語平臺的看點直播和場控支持,既在線上完成茶樣寄送,又通過雲招商把線下原來跟茶企沒有太多接觸的經銷商實現渠道聚合,有興趣深入交流的茶企,可以掃描文末二維碼添加微信聯繫我們。


面對新冠時期,茶業從業者生存解決方案探討

新冠時期茶業挑戰六:

少許顧客上門到店,該如何做好應對


面對新冠時期,茶業從業者生存解決方案探討


儘管新冠疫情值得大家警惕,但我們也看到有不少在家中憋了很久的人早已不堪忍受這種禁足。所以,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相關部門解除對市民的嚴格管控後,相信也會有一部分茶客會走出家門,再次踏足線下茶空間。


只是茶空間老闆需要考慮的是,經過疫情的洗禮,線下茶空間需要在線下服務上提出更為嚴格的衛生安全標準,為店內消毒步驟做更高安全級別的升級。


不僅需要督促店內工作人員每天勤洗手、檢測體溫、佩戴口罩,更需要在店內提供紫外線或高溫消毒櫃,嚴格為到店消費者提供優質衛生放心的消費環境。


面對新冠時期,茶業從業者生存解決方案探討

新冠時期茶業挑戰七:

春茶季在即, 大型茶企如何應對新冠的影響


面對新冠時期,茶業從業者生存解決方案探討


冬去春來,每年熱火朝天的春茶季已經近在咫尺,但疫情面前,茶企又該如何應對呢?首先我們認為茶企應該做好茶企內部員工防疫工作的把控,在積極響應政府相關管理部門的基礎之上,積極應對疫情,為員工做好防疫知識培訓及安全生產把控。


同時,茶企需要及時獲得春茶產區疫情防控動向,及時瞭解產區採摘工作是否能按照原有進度執行,或者延遲後的應急機制。同時也要關注傳統春茶銷區的市場動向,及時從經銷商處獲得市場信息反饋,做好排兵佈局和備貨思考。


也就是說,在抓安全的基礎上控生產,再在此基礎上搞經營,全盤佈局、層次遞進。


面對新冠時期,茶業從業者生存解決方案探討

新冠時期茶業挑戰八:

春茶還沒開始,秋茶怎麼辦?


面對新冠時期,茶業從業者生存解決方案探討


春茶季自然是每年國內茶企的重中之重,但大家千萬不要忘記,每年的秋茶季對於鐵觀音、普洱、紅茶企業來說,也是非常重的戰場。


這也提醒了我們的茶企,不能只想著應對眼前的市場變化,還要有全盤思維,在認真蒐集春茶季市場動向並及時應對的同時,相關茶企還應該針對這些市場信息,以及疫情動向,對秋茶季的市場行情做一個數據推演,在充分掌握數據及推演結果後,把更大的精力放到秋茶季的戰場。


畢竟,這可能是今年最後一個彌補上半年損失的機會,甚至有可能是救命稻草。


面對新冠時期,茶業從業者生存解決方案探討

新冠時期茶業挑戰九:

面對PHEIC,外銷茶企如何應對?


面對新冠時期,茶業從業者生存解決方案探討


因為此次疫情,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在日內瓦舉行新聞發佈會,說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


被列入PHEIC後,首先影響的是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在疫情結束前,中國出口的貨物有可能面臨額外的檢疫,這肯定會增加額外的成本,降低效率,不利於出口。


而我國一些進行茶葉外銷的茶企,無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在應對方面,我們認為,首先外銷茶企應該跟普通茶企一樣,先抓企業員工防疫工作,再抓安全生產,不僅需要與國外銷區經銷商建立緊密市場信息蒐集。


更要在生產環節做到比之前更為透明和嚴格的衛生安全標準,並且需要通過國外經銷商將這些把控衛生安全的信息在銷區進行有效傳播,提振銷區客戶對產品的信心。


此外,外銷茶企也可以考慮兩條腿走路,與在傳統國內經銷系統有成熟構架的茶企進行深度合作,共同推出性價比高的自飲茶葉產品,一同度過難關。


最後一點,是我們的希望:

疫情嚴峻,我們不僅希望每位茶人都能健康平安地順利度過本次疫情,也希望我們整個行業都能平穩度過這次劫難。


因此,茶語網提出了以上幾點不甚成熟的思考和論斷,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幫助。同時,我們也希望茶界的各位大神,如果您有更好的應對經驗可以跟同行進行分享,可以在文末評論區留言指教,有詳細指導方案的茶友,可以掃下方二維碼添加微信交流(ID:zgcybxiaohao),我們還能免費對您進行詳細訪談,然後形成文章,以給茶界同行們分享經典案例。


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盼望諸位安好,盼望中國茶業順遂!

茶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