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樹棍”導彈的性能如何?

窮極一生追尋的大伊萬


“橡樹棍”導彈是美國第二代反坦克武器系統,是一款輕型反坦克導彈,主要用於地面攻擊坦克和裝甲車輛,由戰鬥部、電子艙、發動機和尾段四部分組成。



“橡樹棍”反坦克導彈,彈長1.14米,彈徑152毫米,翼展290毫米,發射質量27公斤,最大射程3000米,破甲厚度500毫米。導彈採用目視瞄準、紅外自動跟蹤、自動指令制導方式,可以安裝在M551“謝里登”輕型坦克和M60A2坦克上。


“橡樹棍”反坦克導彈安裝在坦克上使用時,其發射制導裝置由坦克上的兩用火炮發射器和紅外指令制導系統組成。動力裝置採用單級固體火箭發動機,導彈發射是靠火炮外動力推動的,火炮推力把導彈推離炮口,發動機啟動點火,2秒的時間就把導彈的飛行速度加大到最大速度。此時,操作導彈的射手只需要將目標保持在望遠鏡瞄準器的十字線中心就可以了。與瞄準器相連的導彈跟蹤系統和指令系統,會及時進行導彈的飛行調整。

“橡樹棍”反坦克導彈可以有效擊毀各類裝甲車輛、步兵戰車以及工事目標,命中精度很高、射程也很遠,由於還可以發射火炮等彈藥,“橡樹棍”導彈也是一種坦克炮射導彈。一般情形下,坦克攜帶的彈藥基數為導彈10枚,炮彈20枚。

雖然“橡樹棍”反坦克導彈的性能如今不是太優秀了,但也是坦克與反坦克導彈進行炮射導彈研究的第一次嘗試,現今很多坦克使用反坦克導彈的發射方式都是使用的“橡樹棍”反坦克導彈發射方式。


科沁雜談


“橡樹棍”反坦克導彈、是美國60年代設計生產的典型二代反坦克導彈。
(“橡樹棍”MGM-51反坦克導彈)

這型反坦克導彈主要配套美國的反坦克導彈坦克1966年研發成功(工廠代號XM13)。
(M551謝里登導彈


坦克)

“橡樹棍”MGM-51反坦克導彈、彈長1.155米、重27Kg、戰鬥部重6.8Kg、射程200~2500米、理論最大垂直破甲厚度500mm、採取目視瞄準、紅外自動跟蹤、自動指令制導。
(M60A2導彈坦克)

MGM-51反坦克導彈
、主要裝備美國60年代的導彈坦克、利用原坦克152毫米兩用炮(既可發生穿甲彈、破甲彈)也可以發射MGM-51反坦克導彈。
(MBT-70殲擊/導彈坦克)

“橡樹棍”反坦克導彈主要裝備了這3型坦克、多用於訓練和實驗、該型導彈無法穿透蘇聯坦克正面裝甲、電子設備制導複雜、未能投入實戰檢驗。


孔乙己亂彈


說起“像樹棍”,滿滿的故事。

在“冷戰”焦灼的年代,T-54因其綜合性能優秀,使得西方世界的共主急火攻心,與西德合作MBT-70既不成,自已又搞了一款M60,給其配套的研製一款反坦克導彈,以增強火力。

想法沒有錯,其技術也稱為先進,如同坦克本身一樣,就是搞得過於超前了一點。那時就有了雙向穩定器,只是發射導彈時不準動,需要激光照射。就像點亮自已,也照亮了別人。“像皮棍”的射程只有2000米,飛出去730米,才能接收到它反射回來的信號,等接著也為時已晚,而且能見度差,溫度低,還接收不住信號,奧惱的美軍氣得跺腳直罵是個中看不中吃的樣子貨。

▲天氣好沒有問題

你要說它是一款反坦克導彈,也沒錯,只是只能專門用於坦克炮。如果專業的反坦克導彈弄成這揍性,還不只等著捱打呀。不光不能過於苛責,當年嘛,呵呵,就能大的本事,且稱為第二代,開始出現時被稱先進。

先進的當然不只“橡皮棍”,M60使用了太多很新的技術,新而不能使用,自裝備之日起,即被瘋狂吐糟不已,吐到最後,連自家也失去了精神,只造了500多輛,便接不到訂單。

即便是這樣,若不是當時受導彈萬能論影響,根本支撐不了6年。1973年的中東戰爭,打得以色列坦克找不著北,當時被認為坦克不加裝導彈就不能活,而1974年正式服役的M60正適應了這股風潮,所以才支撐了這麼久。


魂舞大漠


由美國飛歌一福特公司研製的“橡樹棍”輕型反坦克導彈,屬於第二代反坦克武器系統。它可以用紅外指令制導,直接瞄準射擊,還可以從火炮發射器中發射,是世界上最早用火炮發射酌導彈。該發射器不但能發射導彈,還能發射一般的火炮彈藥,這是極為罕見的。

早在上世紀50年代,蘇聯便於1957年提出第一代坦克炮射導彈的概念。美國從1958年開始研製坦克炮射導彈;並研製成功世界上最早的坦克炮射導彈“橡樹棍”,採用紅外製導。

20世紀60年代以後,坦克炮發射導彈的研究進入新階段。蘇聯研製了第一種“紅寶石”坦克炮射導彈。由於其空心裝藥戰鬥部威力不大,無線電指令制導系統也容易受干擾,這種炮射導彈最終沒成功。此後,它們主要對已大量生產的T-62坦克和T-64坦克做改進。為避免重蹈覆轍,改進時沒有采用炮射導彈,而是用發射軌進行發射。287號坦克發射“颱風”導彈,150號坦克發射“龍”式導彈。其中“龍”式的試驗獲得成功。

與此同時,西方國家也開始探討如何在坦克上採用反坦克導彈、法國研究了利用坦克炮直接發射的反坦克導彈,這就是有名的“阿克拉”導彈、它採用激光駕束制導方式,飛行速度500米/秒,最大射程3800米,單發命中概率接近100%。

1966年,美軍在M551“謝里登”坦克上裝備了MGM-51A“橡樹棍”導彈。

該導彈於1958年進行可行性研究,1964年生產出少量產品,1966進行定型試驗,於1967年裝備在美國陸軍的通用“謝里登”公司製造的AFV型裝甲車上。從1968年開始批量生產,並遠銷海外。到1971年共生產該型導彈88104枚。1972年,飛歌一福特公司又對該武器系統進行了改進。

這種導彈主要用於地面攻擊坦克和裝甲車輛。它可以裝備在M551“謝里登”輕型坦克和M60A2坦克上,也可以裝在MBT-70中型主戰坦克上。導彈的發射制導裝置是由坦克上的152毫米兩用火炮發射器和紅外指令制導系統組成。火炮安裝在坦克迴轉炮塔上。紅外指令制導系統由紅外信號發生器、信號數據轉換器、調製器、射手瞄準具/紅外跟蹤器、測試面板、電源、炮塔速率傳感器組成。這些裝置均裝在坦克車廂內。

“橡樹棍”導彈由戰鬥部、電子艙、發動機和尾段四部分組成。彈體呈圓柱形,頭部為球形,尾部帶4個微後掠彈出式尾翼。導彈長1.14米,彈徑152毫米,翼展290毫米,發射質量27千克,最大射程為3000米,破甲厚度500毫米。彈上的制導與控制系統包括:電子組件、陀螺儀、紅外接收器、燃氣噴氣反作用系統和曳光管等。動力裝置採用單級固體火箭發動機,而導彈的發射是靠火炮外動力進行的。當導彈飛離炮口時,發動機點火,工作時間約為2秒左右,可把導彈加速到最大速度。戰鬥部採用聚能破甲戰鬥部,重6.8千克。當導彈命中目標時,引信隨即將戰鬥部引爆。

導彈發射後,射手只需將目標保持在望遠鏡瞄準器的十字線中心即可。與瞄準器相連的紅外導彈跟蹤/指令系統能發現和校正導彈飛行的航線與目標瞄準線之間的偏差。“橡樹棍”導彈具有較大的火力,可以用來對付各種類型的裝甲車、步兵和工事等目標。美國貝爾公司曾將這種導彈在UH-1B直升機上進行過空地發射試驗,當時採用的是一種穩定瞄準器。

進入20世紀70年代,美軍用M60A2和“謝里登’,坦克發射的“橡樹棍”導彈準確擊中2000米的試驗坦克,此距離超過了當時主戰坦克的直射距離,引起世界各國極大關注。

該武器系統也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在低溫條件下,發動機的噴氣凝結影響紅外指令的接收,有時還出現早炸現象,從而降低了導彈的可靠性能。

因此,1975年開始研製改良型“橡樹棍”導彈,用激光導引頭與激光發射器取代原來的紅外製導系統。第二年,在改型的M551“謝里登”和M60A2坦克上試驗並獲得成功。改進型的“橡樹棍”反坦克導彈於1980年6月開始小批量生產。

由於該導彈射程遠、命中精度高,因而它又成為坦克和其他裝甲車輛的一種理想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