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什麼行業最賺錢?

戰兲謸刄


宅字或許會是今後一段時期的主旋律,那麼與相關的行業有哪些呢?那些行業會旺起來呢?見人見智吧,分享一些給大家。

1‬、受影響最大的行業餐飲、娛⁠樂、健身⁡、酒店和旅⁢遊等;

2、商鋪、實體⁢店⁢鋪更加艱⁠難;

3、⁠口罩⁠和免‬手‬洗消毒液及噴劑會成為人手必備的產品;

4、保健行業迎來新的機遇,特質化更加突出;

5⁠、宅商業宅‬辦‬公的集體高潮,以移動電商和虛擬社⁡交⁡、遊戲、視⁢頻、直播、導流為代表的一批網絡⁡宅商業‬受益;

6、無人零售餐飲配送、農產品⁡產地直接配送小區或許都會興盛;


海闊天空一步


普通人幾乎永遠都趕不上風口,其實說白了,有錢人幹啥你幹啥,你就能賺點兒錢的。

我一直在堅持做支付,當副業來做,但是付出的比給老闆打工付出的多多了。

疫情期間對於我來說幾乎沒啥影響,支付行業只要交易不止分潤不止。


拼命的Li先生


疫情過後什麼行業最賺錢?

疫情什麼時間能過去不好說,但是這個期間培養起來的習慣卻會被大眾保留下來,所以,接下來會有這麼兩種行業是會賺錢的,分為短期和長期:

1、短期:疫情過後,大家都憋在家裡的時間太長了,每個人心中都憋著一股勁,都憋著一股消費、出門、放肆的勁兒!所以疫情過後必然會有一波報復性消費!那麼哪些行業會在報復性消費之列呢?首當其衝的就是服務業,比如餐飲、KTV、迪廳、商超等。可以片面的理解為現在什麼行業最慘,那時候就會報復的最恨。

2、長期:疫情期間,大家的消費習慣將被保留,我們發現外賣真好用,不用出門買菜買藥都可以;我們發現快遞真關鍵,沒有快遞怎麼也不舒服;我們發現線上辦公也不錯;我們發現在線教育也可以接受等等。同樣可以片面的理解為,現在培養起來的消費習慣,將繼續影響大家的行為。外賣、快遞業、在線教育、在線辦公等會繼續被髮倔。


歡迎一起討論,記得留言關注。


7簡單不簡單7


目前的經濟是全球化時代,同時也是科技創新發展的時代,這一次的疫情不僅給原有的經濟結構帶來衝擊,同時衍生了很多新的行業和行業領頭羊。

個人認為以下幾個行業會賺錢:

⭐️1.像盒馬鮮生、叮咚買菜、每日優鮮這樣的平臺及平臺操作者。

由於疫情狀況,大部分都是在家,但又要維持食物供應,所以肯定會選擇這些平臺,每天只要稍微晚一點都會搶不到新鮮食材。

⭐️2.線上教育平臺。

這次疫情導致很多學校推遲開學,但又有每學期的課程安排,這時候線上教育就發揮了極大的優勢。

傳統的教育模式是在一個課題里老師只能面對幾十或幾百個學生,而現在,老師通過在線教育,可以同時面對幾萬甚至十幾萬人,而且不用擔心學生開小差而錯過關鍵知識點,學生可以選擇課程回放來進行課後複習。

線上教育改變了傳統教育的各種受限,也使教育更加全民化、平民化、普及化。

⭐️3.線上辦公軟件

由於疫情的爆發,年前回鄉和年後返程人員都要進行居家隔離,為了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此時,線上辦公軟件就發揮了重要作用。

線上辦公代替了傳統辦公的寫字樓租金貴、業務所需人員工資高等一系列難題,線上辦公不再那麼需要傳統的辦公室,也讓工作者不再受時間或者空間地限制自由辦公。

同時,通過線上交流,也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和人財物力,更加便利的同時也更加實惠。


藏於南山再與回


身處疫情之中有必要談談這個問題

首先現在這個時代往自媒體方向靠,也就是個人經濟時代,當然經濟的流向依然是像字節跳動這樣的大型信息載體,簡單說接近壟斷市場,如果字節跳動類似公司能把用戶的體驗,生活做好相對公平自然可以成為一個壟斷的載體,就像國內的支付行業,支付寶算是瓜分大市場自然也沒有罵名,反而大家歌頌著呢!

前沿講完講正題,細分來說,傳統國字號企業不談,繼續維穩。其他行業以信息類發散,小視頻,人物和遊戲直播,網購,物流,動漫,外賣為主,在文明進化到不需要考慮溫飽的時候精神時代就站出來了,尤其是長達半個月全國人民在家的思考,尤其遊戲和直播最為火,所以這是這時代的極其堅固的行業未來也會市場翻倍,值得說的一點是動漫,早在10年前說動漫和遊戲行業未來會火,但是許多年後遊戲的確和直播捆綁火了起來,但是動漫卻沒有,直到近兩年動漫終於有了起色,優質小說改編的動漫加強優秀的動漫引擎,讓國漫走向了一條上升的道路,當然動漫這方面也是一家獨大以前是騰訊了,不過行業的崛起並不怕任何的壟斷,只有服軟的壟斷可以接受,不然只會漸漸消亡,畢竟新時代的人需要在這些崗位一個蘿蔔一個坑。

新號碼字實屬不易,經驗可貴,求關點贊👍[耶]


國內第38帥大爺


非典過後電商行業突飛猛進迅速發展。現在看來那些投入少,成本低,不需要多人協作,的行業在面對突發事件時,能夠更好的規避風險,再傳統行業大受打擊的時候,這些靈活性小成本行業,顯示出強大的抗打擊能力,不但沒有收到衝擊,甚至在另一個渠道迅速發展,迅速吸引流量,爆出一個個個人大神IP,很快搶佔了大眾的眼球。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個人覺得,自媒體行業會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吸引更多的流量,流量就是金錢。在這個行業更注重大眾需求,垂直領域首重更精準,變現能力更強。可能很多人會說自媒體紅利時期已經過去,在我看來,指示剛剛開始,開始變得個人化IP話。以前的團隊搬運,二次加工逐漸會退出舞臺,具有個人化,風格話的內容,更會被每個小眾人群接受。也許很難出現那種百萬千萬粉絲的大神,但是會出現更多小眾群體,遍地開花。



唐叔個人細節創業


醫藥衛生類最賺錢。我國國民大多沒有出入公共場合佩戴口罩的習慣。受疫情影響,大家更注重健康,也瞭解何為飛沫以及飛沫的傳播及危害。在疫情結束後,相信很多人會購買很多口罩放在家中,也會有很多沒有佩戴口罩習慣的人在公共場合選擇佩戴口罩。同時,網傳某明星某子怡已經將口罩製作生產劃到自己名下公司經營範疇。受疫情影響,許多公司不開工,甚至破產。但各大醫藥衛生類股票直線上升,可見醫藥衛生類前景一致看好。因此我認為疫情過後,醫藥衛生類最賺錢。



研究生北漂奮鬥女孩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以始料未及的速度和規模打亂了民宿、旅遊等行業的發展節奏,原本一房難求的春節檔轉眼間變得門可羅雀,不少房東的訂單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凡事都有兩面性,這場疫情對民宿業來說未必不是一場鳳凰涅槃的契機。

一方面,挺過這段時期之後,民宿業將迎來井噴式消費。以2003年非典為例,數據顯示在疫情過後會出現報復性消費,這種反彈可達到正常消費的2-3倍。另一方面,民宿業的整體環境以及安全衛生意識等方面將實現突飛猛進的進步,民宿業的整體水準將得以大幅提升,正向促進行業的品質升級。等待武漢疫情過之後,預測2020年民宿市場會出現以下七大趨勢性現象。

一、安全和標準化規範提升

本次疫情期間,包括食品衛生隱患的消除、口罩有效性的識別、酒精消毒的安全注意事項等在內的自我安全意識得到了一次全方面的普及,這些影響都會在各地即將出爐的行業政策中得以體現,甚至會對已有政策條例進行修訂,進而提高整體行業的安全和標準化規劃。

2019年12月,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發佈《關於促進鄉村民宿發展的指導意見》和《京郊精品酒店建設試點工作推進方案》,明確規定鄉村民宿經營者需依法辦理一照、兩證、一系統,即營業執照、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食品經營許可證(如經營餐飲),安裝使用公安機關的信息採集系統。既解決了以往民宿遊走於灰色地帶的身份問題,又明確了鄉村民宿的經營主體、生態環境、公共安全、從業人員、規範經營等有關事項,促進民宿向標準化配套改進。

從長期來看,其他省市勢必將會陸續推出類似的指導政策用以規範和指引當地民宿行業的發展,在保留民宿個性化特色的基礎上,規範行業普世化標準,完善民宿的基礎屬性。這種做法也部分參考了行業頭部企業的自律行為規範。2017年,木鳥民宿率先提出四木房源的概念,從房間軟硬件設施到房東服務均對標四星級酒店,隨後愛彼迎和途家民宿分別推出了自身平臺的優選房源,為用戶提供更高標準的民宿服務。這就使得民宿行業的進入門檻進一步提升,酒店業的安全/衛生標準和民宿業的個性化推薦相結合,未來將成為民宿業的通用玩法。

二、線下房產運營更加規範化

在房源供給端,除了個人或機構房東之外,還有一部分平臺自運營或代運營的房源,統稱為線下房產運營。針對部分房東對行業不熟悉、時間精力受限、管理能力缺失等問題,提供系統性的服務支持,包括但不限於布草、房源維護/保潔、渠道管理、服務優化等內容。鑑於線下房產運營中服務性質的工作比重較大,很難採用瑞幸式的快速增長模式進行簡單複製、大規模開店。

一個可供佐證的例子是,以不收加盟費為核心賣點的經濟型酒店管理公司OYO,在經歷了短期大規模擴張後,近期已經撤出了全球200多座城市,業務急劇收縮,隨之而來的是裁員、減少房源、降低管理費用與銷售費用、取消加盟店保底等措施。由此可見,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前提下穩定擴張是目前的最優解。其中,在此次疫情中表現優秀的線下運營服務品牌將獲得更多房東的青睞。

三、智能加碼、科技向上

在儘量減少人員外出流動的現階段,可以遠程操控、管理民宿的智能設備就起到了積極向上的示範作用,有效避免了人員交叉感染的風險,方便了房東的管理。刷臉開門、智能調節房間溫度、遠程控制家電……智能家居的概念並不新鮮,阿里、華為、小米、蘋果等互聯網企業早在2014年就有所涉獵。StrategyAnalytics研究報告預計,到2023年智能家居市場將增長至1570億美元,基本相當於一個萬億級人民幣的廣闊市場。

但其真正得以落地、大規模推廣的契機得益於AI的不斷完善和民宿的大範圍興起。AI的不斷完善帶來了智能家居大腦的升級,使得其反應速度更快、應答更人性化。而民宿的大範圍興起,則為智能家居的落地提供了足夠量的樣板間和反饋數據,畢竟現有環境下,讓個人承擔全套智能家居的改造,並不是一件物美價廉的事情。目前來看,消費者智能門鎖、智能攝像頭、智能音箱、投影儀、遠程智能控制是民宿行業需求最旺盛的幾個關鍵節點,而AR、VR等設備也表現出了快速增長的勢頭,並不斷有新的黑科技參與進來。

2019年12月,木鳥民宿宣佈和京東小白信用租賃平臺京小租展開戰略合作。一方面,為住戶和房東雙方提供住宿信用支持;另一方面,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民宿場景中,用戶與商家之間的租賃協議、訂單數據、租賃流程數據都將實現"上鍊",確保及時解決租賃過程出現的糾紛問題。未來隨著AI技術的進一步成熟,智能家居成本將持續下降,或將成為民宿行業的標配。

四、海外房源佔比提升

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水平和消費意願都出現了明顯增強,海外旅遊佔比不斷增加,對民宿的住宿需求也更加迫切。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顯示,僅2019年上半年,中國境外旅行支出就達到1275億美元,超五成旅行支出發生在亞洲地區。此次武漢疫情過後,井噴式的報復性消費也將進一步促進各大民宿預訂平臺的海外房源拓展。

同時海外支出的消費結構,已經從前幾年一家獨大的購物,轉變為購物、留學、醫療、住宿、餐飲等更加多元化的局面。包括途家、木鳥等在內的國內民宿預訂平臺,均有意對海外房源市場打造新的擴張計劃,一方面滿足國內民宿用戶的海外住宿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藉此優化自身房源種類的構成比例,鞏固自身特色優勢。

五、冰雪季主題集中發力

受益於2022冬奧會申辦的成功,北京、河北、黑龍江等多地已經推出了產業聯合、重點推廣、政策扶持等多重利好消息。張家口編制了《張家口市空氣質量提升規劃實施方案(藍天行動計劃2016-2022)》,2019年市PM2.5平均濃度降至25微克/立方米,提前兩年達到2022年冬奧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黑龍江大力支持哈爾濱、齊齊哈爾冰雪產業園區建設,重點打造以運動休閒特色小鎮、體育綜合體為代表的冰雪產業。

多方發力之下,相關區域的冰雪主題活動明顯增多,同時也促進了冰雪季主題民宿的大範圍擴張和建設,經過一年的沉澱和建設週期,2022年前後民宿行業將迎來冰雪季主題的大爆發。

六、跨界/IP合作增多

對民宿行業來說,無論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小資情懷,還是帶有圓夢、親子情節的個性化主題房,民宿天然自帶主角光環,和各行各業的聯合推廣契合度都很高。由此衍生出了數量眾多、類型豐富的主題房,如以米奇、黑貓警長等為主題的二次元主題房,以波點、博物館等為主題的藝術之旅主題房,以滑梯、婚紗、漢服、火烈鳥、冰雪季等為主題的網紅主題房,以英雄聯盟、第五人格等為主題的遊戲主題房,以樂高等為主題的企業合作主題房等等。

對於用戶來說,形式多樣的主題房增加了出遊住宿期間的新鮮感和驚喜感;對於房東來說,新式新穎、裝修出彩的主題房收益更高,還可以有效控制淡季的空房率;對品牌來說,密閉空間的品牌曝光效果更直接,且天然具有排他性;對於民宿預訂平臺來說,更優質的主題房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輕用戶和房東加入,增加自身的市場話語權。木鳥民宿預訂平臺上的90後年輕用戶佔比已經達到了48%,00後佔比超過20%,這個比例還在不斷攀升。

預計未來幾年,類似的主題房還將不斷推陳出新,對各方來說均是一個利好的消息,這是一個多方共贏的局面。

七、和短視頻結合更緊密

如同摔碗酒捧紅了西安、不倒翁小姐姐帶紅了大唐不夜城,年輕用戶對於短視頻、直播等視頻形式的熱愛有增無減。以李佳琦、薇婭為代表的電商直播大咖紛紛出圈,無論接沒接觸過電商直播的消費者,都或多或少聽到過他們的名字。小紅書等種草平臺也紛紛加碼直播、短視頻領域。蘑菇街的公開財報數據顯示,其直播業務GMV達16.29億元,同比增長115.2%,為去年同期的兩倍。

個性化的民宿或是因為顏值出眾,或是因為房東熱情好客,或是因為上山挖筍、下海捕魚的獨特體驗,和短視頻結合之後,衍生出了試睡、探店、打卡等多種合作形式,既滿足了年輕用戶的新鮮感和獵奇屬性,又埋下了刺激消費的種子,建立了種草-拔草的良性循環機制。

尤其是疫情期間,線上交流增多,短視頻、會議直播等新媒體形式在民宿、教育等多個領域都得到了普及,進一步拓展了受眾基數,也讓更多的潛在用戶瞭解、接受並開始嘗試短視頻等形式,這對民宿業來說也是個利好。

行業發展日新月異,黑科技也層出不窮,未來民宿行業還有更多可供挖掘的閃光點。雖然當前疫情對民宿業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衝擊,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眼前的困難一定會被我們克服,齊心協力挺過這一波,未來民宿行業會更加蒸蒸日上。

一起加油!











司令牟


疫情過後,以下行業最有奔頭!

1,電商行業

如淘寶、拼多多、京東等電商平臺。紅利期還有,競爭大了,後續也會掘起更多的電商平臺,它將涵蓋大部分衣食住行等各個領域的消費產品。

2,人工智能行業

比如京東機器送快遞車,一些製造大廠的機器手,以及機器人陸續也會加入到生活,加工製造等方面普及到我們的生活當中。



(圖片來源網絡)

3,5G網絡高速衍生的行業

比如家庭辦公的全面普及,教學的效率提升,公司會議的效果等等都由5G網絡帶來新的商機。


(圖片來源網絡)

4,環保和新材料、能源行業

這個是每個時代最搶手的商機,只要有能力,在這領悟找到商機,肯定是有賺頭。

(圖片來源網絡)

這就是我想到的,在疫情發生後最賺錢的行業。當然還有健康這塊也是可以的,我不排上去是因為賺不賺錢不好說。


鈺鈺媽咪


疫情過後“宅經濟”將迎來爆發期,很多人一開始都以為“宅經濟”可能只是疫情期間的小插曲,畢竟居家辦公和在線教育第一感覺都不太靠譜。

但是隨著疫情的持續,“宅經濟”開始發揮自身的一些威力,把時間拉長看,2020年有可能會成為“宅經濟”的一個分水嶺。

疫情就是“宅經濟”催化劑,用力推了一把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的生活習慣工作方式也一直在變化,不管是在線教育還是遠程辦公都不是疫情期間才出來的新鮮事。在線教育在過去幾年都在快速發展,從2016年的2218億市場規模到2019年的4041億規模,幾乎每年的增長率都在20%以上。

一個2000億已經是一個初具規模的市場了,只不夠相比較中國2-3億的學齡兒童,這個規模依然屬於剛起步。

遠程辦公的情況也是類似的:從2005年開始,我國就已經在遠程辦公領域有了萌芽,只是當時的使用人數很少不到200萬,直到2018年才增長到接近500萬。

在疫情發生之前,選擇在線教育和遠程辦公的人都是主動選擇的,通過新科技提高自身效率。在疫情發生後,選擇在線教育和遠程辦公的人都是被動選擇的,學要上活要幹,不通過“宅經濟”轉移沒有第二種選擇。

被動選擇是個效率發現的過程,好習慣會保留

疫情導致的在家封閉時間出乎意料,有可能會長達1-2個月。最開始的時候,很多人會因為不熟悉等願意不習慣在網上辦公或者學習,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都會慢慢習慣。而且,參與人數的增加會加速工具的進化,會出現更好的軟件來提高效率,改善用戶體驗。

可能也就2,3個月時間,所有人都會發現,原來通過網絡進行辦公和學習是一種不錯的方式,雖然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線下的方式,但是在效率提升上的幫助很明顯。

等到疫情結束,這種更新更高效的工作與學習方式會被保留下來。

對於企業來說,有了遠程辦公的幫助,節假日可以分散得更開,沒必要都集中到一起放假。有些人可以在4月出行,只要在異地完成基本的工作就行。甚至辦公室的面積也可以縮小,降低成本。

從國家層面,“宅經濟”帶來的正面溢出效應可以降低集中出行帶來的角度擁堵。

“宅經濟”的投資機會也會集中在少數巨頭公司裡

就像此前的所有經濟類型一樣,"宅經濟"的受惠群體也很侷限。

以遠程辦公為例,最大的受惠者是阿里巴巴的“釘釘”和騰訊的“騰訊會議”,其他的遠程辦公方式被帶動的情況不大,而這兩款軟件甚至在在線教育上的應用也是突飛猛進。就像微信統領了社交軟件,支付寶佔據了第三方支付的壟斷地位一樣,互聯網形式的經濟最終的形態都會是寡頭壟斷。

比起來,在線教育會稍微好一點,畢竟教育的涉及面更廣,有課後輔導,職業教育等等,市場足夠大,能容納更多的選手,會出行更多一些的巨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