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這次疫情中,日本支援物資上的古詩文?

王-_-子


日本在這次我同疫情中捐了很多物資是很受歡迎的。但是在物資上寫上一些中國古文字類就不正常了。大意是;中日本是一家人,一國親。這些內容我們須要高度警惕的。黃鼠狼永遠改不了真實面貌


愛我中華166893080


中國傳統文化在日本社會影響極深,日本自中國唐代就來中國學習交流,日本的很多建築及文化習俗都保持著唐風漢味,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全面西學,走上工業革命的西方模式,經濟高速發展,傳統文化在日本依然原汁原味,而我們的年輕人卻在一步步丟失自我,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是民族之本,不能丟。日本人民對中國疫情舉國捐獻,尤其是捐贈箱上的古詩詞,更令國人感動,我們有幾千年的友好歷史,雖然歷史上的日本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傷害,但是我們也要面向未來,不忘歷史,共同維護世界和平。


追夢153902753


無論是用“風月同天”,還是用“加油”,其實表達的都是同一個意思。

也就是說祝福與祝願。而且要並肩與病毒和困難作戰的意思。

日本用古詩詞,顯得意境很美,會更觸動人的心靈,這是日本比較聰明和討巧的一種傳播方式和技巧。

因為古詩詞和古漢語,乃至古典文化,是2000多年來溝通兩國之間的橋樑和紐帶。即使歷史上存在多次戰爭,但是文化交流卻沒法斷絕。

比如這次日本援助上還有一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甚至是出自春秋戰國時代的《詩經》。

可見日本的這種利用文化精神來進行加油鼓勁的態度,確實不容易,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對這點,我們應該感謝,應該給予肯定。

畢竟援助是人家的人情,即使不援助也是他們的本分,你不能強求人家一定在你困難的時候幫助你。

只要幫忙,哪怕像非洲窮國科摩羅一樣只給了100歐元,這也是人家的一片心意,我們要懂得感恩。

更何況日本的援助至今還是源源不斷,不只是日本政府,連日本的普通老百姓,大街上的普通藥妝店都在寫加油和祝福的話的時候,更應該感謝人家了。

甚至日本執政的自民黨已經從全員扣除了5000日元的費用作為救災的援助,要發給我們。

可以說,日本不僅是從物質上傳遞了自己的愛心,也是從文化上傳達了自己的祝福,更是在對外關係上表現了從上到下,全社會集中應對的一種全員動員的強力和能力。

這樣的日本,可能和很多人意識當中的日本不一樣。

但這或許才是更真實的日本。


木春山談天下


從字面意思理解,雖地理位置不同,都生存在同一天下。歷史和現實,言論和行動是有區別的。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冷靜看待分析事物的本質。


步蘭香407


無論悲歡,生活中總有一句暖暖的詩句 溫情脈脈、砥勵前行

正當武漢遭受新冠狀病毒侵襲,全國各地支持抗疫時,從遙遠的東瀛伸來一支支援助的手,隨著援助物質同來的還有一句句帶著溫度的詩。

日本捐武漢: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日本捐湖北: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日本舞鶴捐大連: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似乎哪一句,在此運用都是在傳成經典。感激之餘,更多的是對我們教育的沉思!在我們拼命追趕現代化的路上,是不是要認真想想,我們是否丟掉了一些不該丟掉的寶貴遺產?忘記了那些不該忘記的文化傳統?

日本捐助中國武漢物資上的古文詩句出處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繡袈裟衣緣

[唐] 長屋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詩句來源於1300多年前中日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話。根據記載鑑真事蹟的歷史典籍《東征傳》,公元八世紀,日本長屋親王曾在贈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繡上十六字偈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鑑真大師被此偈打動,由此六次東渡日本,弘揚佛法,成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最具標誌性的偉大實踐之一。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出自《詩經·秦風·無衣》,是一曲秦軍戰士出征前的慷慨戰歌,表現戰士們的高昂士氣,互相鼓勵,捨生忘死,英勇無畏。

秦風·無衣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這句詩出自王昌齡的七言絕句《送柴侍御》,其中蘊涵的正是人分兩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誼,用在此處不可謂不恰當。

送柴侍御

【作者】王昌齡 【朝代】唐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詩詞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一張名片,古詩詞的力量真的可以魅力四射,而且又讓你流連忘返。一個仍要被髮揚承繼的一個文化符號,一個時代印記。

當我們遇到同樣不順心的人時,可以詠歎“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當我們碰到天降好事時,可以呤誦”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詩詞中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佳作,起於生活,源於生活,讓讀者如置身其中,猶如和詩人二體合一,你能領略詩人的情懷、你能聆聽詩人的訴說、你更能體會詩人的遭遇。

讀一首詩詞,就像降臨一場甘霖,可以澆灌乾涸的貧瘠的心的沙漠。

讀一首詩詞,就像和一位智者交談,可以澄澈迷茫的無向的心的旅途。

讀一首詩詞,就像黑夜裡的一盞照明燈,可以照亮急切的歸途的遊子。

這就是,文化文字的魅力,詩詞的力量所在。要把詩詞給撿起來,不能丟掉這個文化基因片段,否則文化基因就是不完整的。雖然現在是信息簡化簡約的白話文年代,但那些經典詩詞句,也不能被遺落在文化的廢墟里被埋沒,我們應該讓這一文化瑰寶熠熠生輝。


油氣話壇


中國五千年文明史,催生出了豐富燦爛的中國文化。中華詩詞浩如煙海,名篇佳作不勝其數。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不僅閃耀著中華智慧,透射出中國文化的熠熠光輝,讀起來也給人以啟迪、感悟和美的享受。

日本是中國臨邦,一衣帶水,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從唐代鑑真東渡到近現代各種人文交流,中國文化和中國詩詞都源源不斷地傳往日本,培養和滋潤了日本文明。日本人又謙恭好學,善於吸收,使中國文化在日本和日本民間落地紮根,並得到發揚傳承,這是不爭的事實。

如今,在日本援助中國武漢的一些醫療物資包裝上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這些古詩名句,也恰恰說明了中國文化在日本的影響之深,範圍之廣,傳承之優。

縱觀我國,由於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對於本國古漢語、詩詞的學習和傳承多少有些淡化。尤其是在年輕一代的培養和教育方面投入不足,重視不夠,也導致了人們對中國詩詞文化的淡忘、遺棄和漠視。

這次通過日本朋友的援助語句,忽然給我們提了個醒,中國文化才是最美的文化,文詞優美,內涵豐富,光彩照人。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短短數語就將相隔千里之外的兩國人民的心緊緊地拉在了一起。“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寥寥簡句,就勾起了人們情同兄弟的患難情懷。這種撼人心腑的力量是世界上任何一種文化不可比擬的。

所以,這次日本人也給我們當了一回老師。我們要靜下心來,虛心學習中國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學,把中國文化發揚光大,使其永續傳承,讓中國文化和中國詩詞的光輝照耀世人,萬代不衰。


香山論語


在這次疫情中,日本在捐贈的物資包裝箱上,寫著1300年前的日本長屋王偈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還寫有我國古代《詩經》中詩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和唐代詩人王昌齡的詩句“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表達了日本人民真摯細膩的情感,不是呆板的外交辭令,不是標語口號,意蘊深厚溫馨感人。

在地緣上,我們與日本是“一衣帶水”的近鄰;在文化上,日本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形成了日本儒學。歷史上,有過友好往來,也有過日本軍國主義對我們的傷害。

今天,在中國人民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的戰疫中,從日本捐贈物資細節裡的古詩句中,感受到了深深的暖意,體會到中日友誼源遠流長。




閒雲一片之每文


這次日本的行動,讓國人又重新認識日本現在外交的態度,但是歷史不能遺忘。在古詩句的運用上,更讓我看到了歷史文化的淵源,更警醒我們這些文化他國用的更加明顯,我們在挖掘學習上,以後要有更多的思考,不能把古人的文化沉底,要把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發揚光大,不希望看到自己的知識產權成為別人的。


海螺大浩


第一眼看到日本捐武漢高校的物資箱子上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我就知道中國人必須學習古文化了!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就是沒有人好好學習,現在社會發展快,經濟第一,哪裡有人能沉下心來學習古文化?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文化是需要沉積的,需要傳承的,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當下,只有靜下心來,才能把一切都能做好!

為什麼日本的產品受歡迎?不要罵國人腦殘,看他們的質量再說話吧!

這次疫情,日本非常積極向上,作為國人,還是真心感謝🙏他們!過去的就過去吧!願以後能世代相傳,友誼長存!






永恆的傳奇


山川異域,日月同輝。非常貼切的古詩詞語言,實用而且不失立體感[贊][贊][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