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在託管班比較聽話?

明年今日4562


不是家裡主場,靠山也不在眼前,只能縮著尾巴做人啦,哈哈。

言歸正傳。排除託班的不正規操作,比如恐嚇和過度懲罰,大多數小朋友出現在託班比較老實的現象是因為比較害怕陌生的環境。如果熟悉了,照樣有不聽話皮上天的小朋友。


嶽夏wh


因為孩子們和託管員的關係不同,

和父母有親情關係,

託管員和孩子是管和被管關係,

不聽話就會和聽話的孩子產生距離,

和託管老師產生距離,

自己就成了孤單人群,

每個孩子都想和大家成為朋友夥伴,

只有聽話才能快樂高興,

誰也不想脫離群體。

而家中父母,永遠也離不開孩子,

孩子們也知道父母愛他們,

會原諒他們的,導致孩子們把學校和外面的不愉快,會發懈到家長身上。


閻清平7979717422886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動,基本上在家裡無法無天,誰也管不住,出來後尤其在託管班比較聽話,我個人認為有一下幾個原因,僅供參考。

第一,孩子是最會見風使舵的人,不排除有些孩子家裡“小霸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過分溺愛,家裡人任由其行為,完全管不住,去了託管班在新環境新面孔下,在還不熟悉的情況下表現出謹慎行為,老老實實的。

第二,託管班不是一對一課堂,有些孩子天生比較文靜或者家教比較好,懂禮貌,在新環境下比較乖巧,剩下一部分孩子則在幼小的好強心理驅使下,表現得乖巧聽話。

第三,我認為很關鍵的一點,那就是託管班的老師們還是比較嚴厲的,我曾經問過家裡孩子,託管班老師可愛不,說不可愛,太嚴厲了,哈哈哈哈,不過有人能治住這群小霸王也是好事一件,省的他們無法無天,作業完不成開家長會時一頭灰。

孩子文靜並不代表好,孩子好動也並不代表壞,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家長不應該過度約束,但作為家長並不能過分溺愛,任期發展,經常聽到鄰居抱怨誰家樓上孩子晚上11點還在蹦跳,在這我想對家長囉嗦一句,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尤為重要,作為家長應該讓孩子在合理範圍內好動,多家約束,切莫過分溺愛,小時候不管,長大了就更難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