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需要哪些心理學知識來維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高敏崇


多讀聖賢書吧。

儒、釋、道、兵、墨、法等包涵著有效而可操作的心理學。

①包容錯的,錯的減少——就是仁者愛人。

②讚美對的,對的放大——就是因勢利導。

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以建設良好的人際關係,完善人的社會屬性。

④臨事而懼,好謀以成——接納恐懼,為所當為。是應對煩惱的最近手段,又可以療愈神經症。

⑤遇喜則喜,遇憂則憂——情緒由自主神經主動,不能被主觀意志所控制;言行可以控制,積極的言行可以創造快樂的情緒。

⑥艱難困頓是鍛造英雄的一副爐錘——減壓是偽命題

——認為壓力不好的人,極力擺脫而不能,卻會帶來失望和絕望,心境惡劣,免疫力下降,損害生活質量、工作績效、壽命。

——認為壓力好的人,不去抵抗和逃避壓力,就可以全力以赴地把力量投入到建設性的生活,就可以“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就可以創造無限的成就、快樂、幸福,構建最佳的心境,免疫力好而長壽。

⑦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帥帥垂範——可以解決教育的困境。

⑧以利己之心為動機,以利他之行為手段,實現合作雙贏——這是德育機樞。

⑨欲速不達——儘量少的信息,又要有趣,是激發內動機的條件。

⑽勞其筋,骨苦其心志——意志在肌肉中,充分開發身體,智力才能為己所用。


張鐵軍158


建議多讀一些人性解讀這方面的書,當你對人性足夠多瞭解的時候,任何想不開的事,都可以套用人性的本能來解讀,很多東西就會恍然大悟,不再去鑽牛角尖,就會看開,放下,不再痛苦,從而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和精神,去應對這痛苦重重的坎坷人生路。


芳華啊芳華


1.瞭解自己的性格

2.瞭解關係是如何互動

3.瞭解關係中會帶來哪些情緒

4.不同情緒背後的本質是什麼


茶愈


每個人都需要心理學,每個人都在用心理學,心理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1、九型人格,首先要了解自己是哪一種人格。有什麼特點,適合從事的職業。

2、怎樣才擁有一個好的心態,健康的心理。俗語到:笑一笑,十年少。愉悅的心理

3、積極樂觀,寬容大度,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4、有感恩之心,助人為樂。好的心態是工作,學習的原動力。

總之要積極陽光,順其自然的去面對現實生活。





心理小精靈


換位思考!


沒錯就是拽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積極心理學》,第二個是《心理學與生活》,如果真的讀懂運用自如,相信會對你有很大幫助, 另外如果真的有比較重的抑鬱傾向,長期無法排解,建議還是可以考慮就醫,更有實際益處(現實中的例子)。




海誠日記


從來沒見過哪個知識能保持心理健康的。

我見過太多學心理的,學了幾年到十幾年的,心理學知識絕對不少了吧。

該出問題還得出,和醫生一樣,當醫生就不生病了麼?一樣生病。

說幾個心理學知識技巧讓你心理健康,這都是騙人。到那一刻你心理能否保持健康和你學了多少技巧沒關係,還得靠自我修養。沉不沉得住 穩不穩得起。

一次出差在高鐵上遇到一個心理學研究生一家人。妻子因為一些小事說了他一句,於是高傲自尊心就受不了了。

在車上大聲斥責怒吼自己妻子,妻子手上三歲的孩子被驚著了,趴在媽媽懷裡不停的哭。

學富五車了吧,但是自己情緒都控制不住,不傷害最親近的人都做不到。

你讓他給你講控制情緒的方法可能給你說的頭頭是道,能給你理出方案一,方案二,還可以為你量身定做最佳的方案max2.0。

想心理健康正向去看待這個世界,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提升自己智慧才是根本解決辦法。

想速成?

也行的。解決一個“信”的問題。佛家講究信願行,淨土以此為宗。

樹立一個積極信念,相信他真實存在。

發出願望不墜前行。

不斷踐行,去做善事。

然後不要想雜七雜八的東西,清心寡慾你就能心理健康了。


博雅思學教育趙小明心


對普通人來講“情緒管理”是容易入手,最實用,也有著大量優質成果如圖書可供參考的心理學版塊。瞭解情緒的發生,懂得情緒管理的人就會更好地瞭解自己與理解他人,這也會為我們帶來良好的人際關係,包括家庭,親子和職場關係。


晴日斂春泥


1)情緒管理

2)壓力釋放

3)人際管理

4)親密關係


一尚團體心理


普通人需要的是健康的生活來維持心理健康!沒有書本知識可以做到,因為你過的是人生,不是考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